8旬老人輕信困難補助騙局 被騙子忽悠走1500多元錢

80歲的董大爺家住西崗區北海街,2017年3月下旬的一天,他突然接到一名女子的電話,對方自稱叫楊梅(音),是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說是政府對部分遼寧地區生活困難的家庭有補助,董大爺非常幸運地被選中了。

8旬老人輕信困難補助騙局 被騙子忽悠走1500多元錢

楊梅表示,這種補助按月發放,每月680元錢,如果董大爺同意領取補助,需要填寫登記表,一切順利的話從5月1日開始,就可以按月領取補助了。這種好事,董大爺沒有拒絕的理由。“對方知道我的姓名,也知道我的家庭住址,我就相信對方了。”董大爺說,沒過兩天,一名男子敲響了他家的門,對方自稱是快遞公司的,將一份困難補助申請表給了董大爺,然後收取了280元報名費。

隨後,董大爺按著表格上面的要求填寫了相關信息。楊梅提醒董大爺,這張表他自行保管好就可以了,還說過兩天會將存摺寄給他。

4月上旬,又有快遞人員上門了,這次對方果然給了他一張“存摺”,同時對方表示需要收取1280元的費用,董大爺當場把錢給了這名男子。

所有的手續全都辦完了,董大爺便靜待按月領取補助款,今年5月初,董大爺的老伴拿著“存摺”到銀行諮詢,結果銀行的工作人員表示,根本就沒有這種存摺,“存摺是綠色的,上面有客戶積分卡字樣。”此時,董大爺這才意識到自己受騙了。

點評:

補助騙局多變種 具有更強針對性

購車補助、喪葬費補助、貧困補助、殘疾補助、家電下鄉補助……近年來,全國範圍內以各種補助名義進行詐騙的情況屢見不鮮,由於騙子掌握了當事人的姓名、家庭住址等個人信息,以及購買房車家電等活動信息,使得騙局具有更強針對性和更高欺騙性,導致很多市民深受其害。

專家提醒市民,政府各部門提供的補助均需要憑藉市民個人身份證、戶口及相關憑證進行申領,以公平公正公開的方式通報,行政單位工作人員不會私下聯繫市民;政府的補助金髮放不會要求市民將錢轉至指定賬戶、安全賬戶等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