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規則從未改變——被走捷徑毀掉的翟天臨,太可惜!

世界的規則從未改變——被走捷徑毀掉的翟天臨,太可惜!


01

1987年2月15日出生的翟天臨,剛剛結束了春晚演出,由於深陷“學術門”,成為熱搜。

翟天臨出生于山東省青島市,翟天臨的父親早年間是做房地產生意的,家裡條件十分優越。

原本過著富足生活的他,因為父親被騙舉家前往日本打工。他在日本橫濱上小學,後轉學去了東京。沒過多久,父母的工作又被調到了橫濱,為了避免再度轉學,父母只好留翟天臨獨自在東京上學。當時還沒有語言基礎的他,便要開始學會在異國他鄉生活自理。

世界的規則從未改變——被走捷徑毀掉的翟天臨,太可惜!

翟天臨今年春晚演出


13歲時,回到山東老家讀初中的他被《少年往事》片方選中,出演該電影的男主,隨後跟著《少年往事》劇組參加了金馬獎及法國南特電影節。

16歲時,考上青島分數最高的高中;2006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本科班;2010年讀研究生班;2014年考取北京電影學院電影學專業博士研究生。


世界的規則從未改變——被走捷徑毀掉的翟天臨,太可惜!


2018年6月,翟天臨獲得北京電影學院博士研究生學位。2019年1月10日,被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錄用為工商管理學博士後。

2012年,主演醫療劇《心術》被觀眾熟知,並憑藉該角色獲得第二屆搜狐視頻電視劇盛典最佳男配角、最佳新人和華鼎獎電視劇最佳新銳男演員提名。


世界的規則從未改變——被走捷徑毀掉的翟天臨,太可惜!



2013年,憑藉在《蘭陵王》獲得國劇盛典演藝偶像獎。2014年,主演年代勵志傳奇劇《大當家》,獲得第19屆亞洲電視大獎最佳男主角。

2017年主演年代劇《白鹿原》,獲得第4屆亞洲彩虹獎最佳電視劇男配角獎,提名第24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男配角。

2018年,憑藉《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獲得第五屆文榮獎最佳男配角獎。


世界的規則從未改變——被走捷徑毀掉的翟天臨,太可惜!



無論是求學經歷還是演藝事業,這都是一份漂亮的履歷。

年輕的翟天臨,在文化素養普遍低下的娛樂圈,成為了學霸級別的代表人物。前途一片光明。

02

學術門

2019年2月8日,翟天臨因在直播中回答網友提問時,不知“知網”為何物,其博士學位受到質疑。

2019年2月9日,有網友將翟天臨的論文《談電視劇〈白鹿原〉中“白孝文”的表演創作》一文在知網上進行了查重。結果顯示,文字複製比達40.4%,而這篇論文的篇幅不過2700餘字。也就說,重複字數高達1125字。

隨後,北京電影學院、北京大學光華學院啟動相關調查。2019年2月14日,翟天臨因學術事件後致歉,申請退出北大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工作。


世界的規則從未改變——被走捷徑毀掉的翟天臨,太可惜!



在昨天的道歉中,翟天臨說,我參加了一系列影視作品的拍攝,並有幸取得了一點成績。從那時起,我內心開始飄飄然,開始吹噓白己,這種不良心態還被我帶入到論文寫作過程中,這促使我內心始終心存僥倖,忘記了初衷。

娛樂圈明星文化素質普遍不高是事實,難得有翟天臨這樣的“學霸”,這麼快人設崩塌了。對翟天臨本人而言,那就是虛榮心作祟。

浮躁的大環境下,有幾個人能甘守寂寞?

03

要始終相信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這個世界,充滿了各式各樣的誘惑,最普遍的一種,就是走捷徑。

這個世界,節奏太快,快得讓人恐慌,再慢一步就會被世界“拋棄”。

如果說張愛玲說的“成名要趁早”,還帶著一點文藝腔;那麼現實告訴你要爭、要搶、要短平快地賺錢、賺名、賺利,就是赤裸裸的了。

走捷徑,因為捷徑太誘人。當到達山頂的近路就在眼前,並被人爭先恐後地擠著、搶著從你身邊掠過,你還在原路上老老實實地走,你流的汗都會被當成是腦子進的水。

山路上的捷徑,可能會是探險,生活中的捷徑,註定底下是懸崖。


世界的規則從未改變——被走捷徑毀掉的翟天臨,太可惜!



物慾橫流的社會,沒有人能完全做到獨善其身、自得其樂,人都得在社會上生存。

世界太繁華,誘惑足以讓人眼花繚亂;現實太殘酷,容不下人自怨自艾。太多人放棄了原則,放棄了腳踏實地,只管眼前利益,今朝有酒今朝醉。

世界的表象在變,它已經不是曾經的那樣淳樸、善良;人們在變,變得急躁、功利。但你會發現,世界的規則從來就沒改變——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世界的規則從未改變——被走捷徑毀掉的翟天臨,太可惜!



04

走捷徑的翟天臨,原本不至於“罪不可赦”,然而他的“高調”觸動了學術界脆弱又黑暗的領域,讓人無法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看著你被放過。

學歷摻水在中國並非個例,我們不能把這個問題做中國大學的學歷都很水的誇大,也不能將這種現象輕描淡寫。

“翟天臨事件”所涉及的話題,遠遠不止是學術不端,更有超越學術本身外的教育質量、教育公平問題。隨著北影和北大都相繼表態發起調查,我們相信會有公允的結論。

同時也期待,這件事能在更大程度、更大範圍上引起人們對高等教育的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