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牌王”带病申请复牌被否 一大波躲跌“钉子户”复牌悬了

停牌三年之久的*ST新亿(600145)带病欲复牌,交易所则开出了一串条件。在上交所的问询函中,直指公司存在多笔“陈年旧账”未清理,包括公司目前仍涉及重大违规事项的立案调查、破产重整的再审审查等问题待解决,并表示明确投资者预期后,*ST新亿方可再申请复牌。新规发布后,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上市公司不再敢随意停牌,长时间停牌的“钉子户”数量也在不断减小。特别是对部分蓄意停牌的公司,本来只是规避风险的临时措施,后来却转变成躲跌的招数,待市场回暖后再伺机复牌。

“停牌王”带病申请复牌被否 交易所问询其“陈年旧账”

已停牌超过三年的*ST新亿最近复牌被否。上交所2月14日对公司下发《监管问询函》,直指公司存在多笔“陈年旧账”未清理,包括公司目前仍涉及重大违规事项的立案调查、破产重整的再审审查、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不振、公司治理不健全以及资金往来情况不明等重大不确定性事项。

上交所直言,公司应认真落实前期监管工作函以及本问询函提出的监管要求,消除相关事项重大不确定性,明确投资者预期后,再申请复牌。

具体来看,上交所14日下发监管问询函,再次提出了五大问题,亦可视为复牌要求:一是公司仍处于立案调查中,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二是人民法院正在对公司破产重整事项进行再审审查,公司应当核实再审审查进展情况;三是关于持续经营能力,相关方要明确推动公司完成利润承诺的实现方式、承诺方的履约能力;四是关于公司治理,前期,公司董事会选举中存在控股股东万源汇金和部分重整投资人争夺董事席位的情况,公司控制权不稳定。五是关于资金往来,公司长期向相关贸易公司支付大额预付款项,相关业务未能履行,资金被交易对方占用。

2018年半年报显示,*ST新亿的《重整计划》实质上已执行完毕,但76名中小投资者不服法院作出的裁定,向新疆高院申请了再审。新疆高院对重整立案审查后,尚无核查结论。这也使得*ST新亿计划的关联方资产注入不能执行,无法进行正常生产经营。此外,因涉嫌信披违规,*ST新亿已于2015年12月28日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2016年4月28日,*ST新亿年度审计报告中明确公司存在三项重大不确定性:一是公司正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存在暂停上市的风险;二是最高人民法院将股民的投诉材料转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要求其立案对*ST新亿破产重整一案进行核实和查明,相关核查结论尚未形成;三是公司当期无主营业务收入,公司大股东或其关联方向公司注入资产存在不确定性,导致公司未来持续经营能力具有不确定性。

*ST新亿公司治理乱象

此前,*ST新亿破产重整时共注入资金14.47亿元,其中清偿债务8亿元,留在公司账上资金6.47亿元。然而去年一季报显示,*ST新亿账面货币资金3.51亿元,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仅剩100万元,半年时间便“蒸发”了97%。

那么,这些货币资金去了哪儿?记者查询其财务数据发现,与货币资金大幅“消失”形成对比的是预付款和应收票据的“飞越式”增加。这些预付款的对象们也颇为引人关注。

2016年*ST新亿与上海聚赫、深圳快成达科技及深圳诺普鑫科技签署了三份电解铜产品购买合同,交易总价3亿多元,预付款1.3亿元。然而记者查询这三家公司信息,发现并无经营电解铜的资质。国家规定经营电解铜企业营业执照上须注明“有色金属销售”或者“金属制品”等字样。

“钉子户”为躲跌长期停牌 新规将强制复牌

2018年11月6日,为规范上市公司停复牌行为,证监会发布《关于完善上市公司股票停复牌制度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包括了确立上市公司股票停复牌的基本原则,最大限度保障交易机会;压缩股票停牌期限,增强市场流动性;强化股票停复牌信息披露要求,明确市场预期;加强制度建设,明确相应配套工作安排等四个方面的内容。被称为“史上最严停复牌制度”。

新规发布后,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上市公司不再敢随意停牌,长时间停牌的“钉子户”数量也在不断减小。2018年11月19日晚间,深交所上市公司银亿股份(000981)甚至直接被交易所强制复牌,成为新规后首例。

截至目前, A股还有5家“停牌钉子户”,停牌时间超过了100个交易日。分别是*ST新亿、深深房A(000029)、信威集团(600485)、金亚科技(300028)和*ST百特(002323)。

其中,信威集团的停牌被解读为躲跌的招数。2016年11月23日,有财经媒体质疑信威集团隐匿巨额债务,神秘人套现离场。当日下午,信威集团封死跌停板。次日,信威集团收到上交所问询函,要求公司对报道中多提到的诸多事项进行解释。26日,信威集团申请临时停牌,理由是避免公司股票和公司债券价格异常波动,给公司和广大投资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万万没想到的是,本来只是规避风险的临时措施,却一停就是700多天,位列以停牌时长计算的A股停牌钉子户探花。不仅如此,停牌以后,信威集团业绩大变脸,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都呈现出明显下滑态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