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之一,被譽為“黃土之父”

劉東生(1917年11月22日-2008年3月6日) ,遼寧瀋陽人,籍貫天津,中國地球環境科學研究領域的專家,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被譽為"黃土之父"。

1942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地質地理氣象系,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1991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96年當選歐亞科學院院士,200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

劉東生畢生從事地球科學研究,平息170多年來的黃土成因之爭,建立了250萬年來最完整的陸相古氣候記錄,近60年從事地學研究中,在中國的古脊椎動物學、第四紀地質學、環境科學和環境地質學、青藏高原與極地考察等科學研究領域中,特別是黃土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創立了黃土學,帶領中國第四紀研究和古全球變化研究領域躋身於世界領先行列。2008年3月6日去世。

2003年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之一,被譽為“黃土之父”

1917年(中華民國六年)11月22日,劉東生出生於遼寧省瀋陽市,父親劉輯五(時任奉天鐵路皇姑屯站站長),母親趙博直。劉東生5歲上私塾,12歲考入著名的天津南開中學。[1][2]

1922-1927年,入奉天省立第二小學讀書。[11]

1929年(中華民國十八年),從奉天省立第二小學畢業,入皇姑屯私塾教師李彬清學館學習古文半年。由於憎恨日本侵略者,儘管有志學醫,仍毅然放棄應考日人所辦的南滿醫科大學附屬南滿中學,另尋求學之路。[11]

1933年(中華民國二十二年),加入南開中學"海鷗游泳隊",至南京參加第六屆全國運動會,後因患傷寒,未及參與比賽,便回津住院,休學年餘。[11]

1941年(中華民國三十年),完成昆明西北武定和祿勸兩縣大比例尺地質圖,同時採集到大量泥盆紀魚類化石。[11]

1942年(中華民國三十一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南開大學學籍)地質地理氣象系,後來又旁聽生物系的課程。

2003年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之一,被譽為“黃土之父”

科學考察

1944年(中華民國三十三年),離開昆明到成都,參加戰地服務團,在成都近郊鳳凰山機場盟軍第二空軍(陳納德將軍統帥的部隊)招待所工作。[11]

1945年(中華民國三十四年),與吳金鼎一同被調到成都彭家場軍用機場招待所。不久又被調往西安盟軍空軍招待所,直至1945年日本投降。[11]

1946年(中華民國三十五年)1月,重慶方面覆信,邀劉東生赴渝參加地質調查所選拔考試,由尹贊勳和黃汲清分別進行面試,通過後入地質調查所工作,任技佐。同年10月,受李春昱所長派遣,與陳夢熊、姜達權一起隨侯德封到湖北宜昌,勘查擬議中的長江三峽大壩壩址地質。[11]

1949年,南京大學生物系肄業,劉東生進行了銅礦、鐵礦、銅鎳礦和稀有金屬的找礦工作,以及水庫壩址的勘探工作。

1954年,劉東生和當時的地質學一起開始了轉型,劉東生參加了三門峽水庫及金、銅、鎳礦的勘探工作。第一次參加對黃土高原的研究考察,是在河南省會興鎮-今天的三門峽市。就在這次考察中,時年37歲的劉東生認識了他後半輩子的兩件珍寶-一是黃土,一是他的夫人胡長康。

1956年,參加國務院第二辦公室主任錢俊瑞召集的會議,規劃建設全國地質圖書館新館,任新館建設籌備處副主任。[11]

1957年,就應前蘇聯第四紀研究委員會主席格拉西莫夫的邀請訪問蘇聯,參加全蘇第四紀科學大會,介紹中國第四紀研究狀況。[4]

1958年,劉東生從黃土地層研究中根據黃土與古土壤的多旋迴特點,發現第四紀氣候冷暖交替遠不止四次,發展了傳統的四次冰期學說,成為全球環境變化研究的一個重大轉折,奠基了環境變化的"多旋迴學說"。[12]

1961年,與孫殿卿組成中國代表團赴波蘭參加第六屆INQUA大會,受到王炳南大使接見。在會上所作報告"中國的黃土(Huangtu of China)"震動了國際第四紀學術界。[11]

1963年5月,任科學考察隊副隊長,與隊長施雅風一起帶領科學考察隊隨中國登山協會登山隊,對希夏邦馬峰進行科學考察,地形測量組隨即測得峰頂準確高度為8012米。[11]

1964年,參加北京科學討論會介紹希夏邦馬峰科學考察成果。[4]

1966年,率中國科學院西藏綜合考察隊一百多名科學考察隊員再次進藏,分測繪、第四紀地質與古生物、自然地理、冰川與氣象、生物及高山生理五個專題,對珠穆朗瑪峰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科學考察。[11]

1969年起,劉東生與他人合作開展環境地質學的研究,推動了地質學與醫學研究的結合,對中國環境保護科學的發展和機構的建立起了積極作用。

1970年,到黑龍江克山縣進行地方病水土病因調查,向研究組介紹二戰結束後一美國地理雜誌刊載的坦克兵指揮部按坦克運行條件分級指揮的方法,提出用圖和數字表達地方病調查結果,李長生採納這一方法,利用圖解法總結出某些地學參數與地方病發病率之間的關係。[11]

1973年,作官廳水庫汙染源調查,建立中國第一個專門從事環境汙染物化學分析的實驗室,應萬里邀請,和塗光熾一起共同規劃中國第一個區域環境規劃研究項目"北京西郊環境汙染調查和環境質量評價"。同年6月作為中國科學技術代表團成員,赴英國參加國際環境保護和控制汙染學術會議並進行為期一個月的科學考察活動。[11]

1974年3月,參與組織並參加在北京召開的全國克山病地學研究協作和學術交流會,促成地學、生物學和醫學在地方病研究中協同作戰。支持在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第四紀地球化學研究室成立"環境地球化學研究組",積極承擔地方病水土病因研究。[11]

1976年,任全國食管癌病因綜合考察隊隊長。參加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召開的聯合國環境項目年會。[11]

1977年,任中國托木爾峰登山科學考察隊副隊長、隊長,同年出席第五屆環境理事會。

1979年,就邀請國際第四紀研究聯合會(INQAU)主席Soons教授,秘書長Paepe教授訪華,為中國加入INQAU奠定了基礎。同年由貴陽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調回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同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4]

1980年,參加青藏高原科學討論會並任秘書長。 劉東生曾先後到羅馬尼亞、波蘭、蘇聯、英國、法國、肯尼亞、美國、西德和瑞士等國家進行考察或出席國際學術會議。

1981年,調地礦部岩溶地質所,先後任實驗室主任、副所長、高級工程師。長期從事分析測試工作,在全國最早研究鈾、針、鋯、鈦等離子交換分離技術,最早應用離子交換技術建立了鉑、鈀溼法分析方法和化學光譜分析測定痕量金的分析方法,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1984年4月,中國第四紀研究委員會擴大會議在北京召開,劉東生作了題為"國際第四紀研究聯合會概況與第四紀研究動向"的報告。[11]

1988年,赴挪威特隆赫姆參加第5屆永久凍土國際會議。同年9月,赴意大利維羅納參加INQUA黃土委員會和古地理委員會聯席會議及南阿爾卑斯黃土國際討論會。會前順訪比利時並看望留比中國學生。[11]

1990年9月底,帶領陳明揚、吳乃琴和徐立,在洛川黃土剖面倒數第二次冰期時段採集400餘樣品,並請孫樞赴瑞士開會時,將樣品帶到瑞士做10Be測定。同年10月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團成員,對泰國、菲律賓兩國進行了友好訪問。訪問期間,受到泰國國王普密蓬陛下、代總理巴蒙,菲律賓總統科拉松·阿基諾夫人的接見。[11]

1991年,在北京主持召開了第十三屆INQAU大會,在大會上當選為國際第四紀研究聯合會主席。同年年11月,劉東生前往南極的南設得蘭群島中的喬治王島,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科學考察。[4]

1992年1月,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八五"重大項目"中國北方乾旱半乾旱區15萬年來環境演變的動態過程及其發展趨勢"開題。同年赴科威特參加第三世界科學院大會。赴德國柏林參加INQUA執委會會議。[11]

1994年,參加在北京召開的PAGES/PEP-II會議。參加在北京召開的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全球變化國際會議。參加在北京召開的第六屆國際鹽湖會議。參加在日本東京召開的國際環發大會。[11]

1996年9月,劉東生赴地處北極北緯78度13分的斯瓦巴德島考察。

2002年5月,赴南京參加"雙溝醉猿國際科學考察年會暨裴文中科學獎勵基金會成立大會",在大會上作了主旨演講,論述了裴文中對中國古人類學、舊石器考古學和第四紀哺乳動物學做出的傑出貢獻,提出"裴文中現象"這一概念。[11]

2006年4月,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舉行的"21世紀科學前沿與中國機遇"高層論壇上,作 "走向地球系統科學-地球系統科學的學科雛形及我們的機遇"的報告。[11]

2008年3月6日11時5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