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樂史上最優美的絃樂四重奏曲

古典音樂史上最優美的絃樂四重奏曲

絃樂四重奏由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組成,是古典主義時期最重要的室內樂形式,也是室內樂中最理想、最融洽、最經典 的組合,雖然在這種組合中找不到交響樂般龐大的氣勢,看不到歌劇中宏大的場面,但這種體裁的音樂以精緻抒情為本,能營造出人與人之間親切交談式的音樂氛圍。它最初僅限於家庭、沙龍範圍,是貴族雅士自娛自樂的音樂形式,隨後在歷史的流變中,它從貴族庭院走向世俗舞臺,發展成一種表達人類情感最深刻、最細緻的重要器樂體裁。

古典音樂史上最優美的絃樂四重奏曲

絃樂四重奏有200多年的歷史,歐洲古典主義時期是室內樂發展的黃金時代,而絃樂四重奏在歐洲古典室內樂中又佔據了中心地位,因此,可以說歐洲古典主義時期也是絃樂四重奏發展的黃金時代,而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建立了真正的歐洲古典主義時期絃樂四重奏的風格。

絃樂四重奏是海頓音樂創作和貢獻的一個重要領域,他不僅僅被稱作是“交響樂之父”,也常被稱作是“絃樂四重奏之父”,他對絃樂四重奏的形成與發展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貝多芬的絃樂四重奏,從作品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前輩海頓以及莫扎特對他的藝術成就的影響。19世紀絃樂四重奏的發展在貝多芬的創作技法的基礎上得以壯大,舒伯特、門德爾松、舒曼、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鮑羅丁等一批作曲家紛紛創作了許多絃樂四重奏作品,如柴可夫斯基、鮑羅丁等更將創作風格轉向更為華麗多變而富於民族韻味。

進入20世紀後,德彪西和拉威爾為代表的法國印象派先鋒迴歸對絃樂四重奏的創作興趣,創作了 不少作品,巴托克將古典主義時期絃樂四重奏形式加以拓寬和革新。

如今,越來越多的優秀演奏家不僅以獨奏家的身份出現,而更願意組建重奏組,這不僅僅因為絃樂四重奏被公認為是“古典音樂皇冠上的一顆明珠”,而更多的是,作曲家創作的最優美的音樂往往都是絃樂四重奏作品,它表達了人類最和諧的聲音,它也是真正的娛樂形式,這正是絃樂四重奏的魅力所在。

舒伯特d小調絃樂四重奏

入選Top12的曲目

1. 海登G大調絃樂四重奏。

2. 莫扎特C大調絃樂四重奏(不諧和音)。

3. 貝多芬C小調絃樂四重奏。

4. 舒伯特d小調絃樂四重奏 (死亡和少女)

5. 鮑羅丁D大調絃樂四重奏

6. 德沃夏克F 大調絃樂四重奏 (美國人)。

7.巴托克第二絃樂四重奏

8. 德彪西g小調絃樂四重奏

9. 勃拉姆斯a 小調第二絃樂四重奏

10. 肖斯特科維奇c 小調第八絃樂四重奏

11.柴可夫斯基的《D大調第1號絃樂四重奏》

12.斯美塔那 《 E小調第一弦樂四重奏 (在我生命裡)》

喜歡就關注我們吧:

微博搜索(拉小提琴的滷蛋)/(博陽提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