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行測片段閱讀找準話題,切中要點

片段閱讀是行測中很重要的一種題型,每年考查的題量都不少,難度也不低,很多同學在做這部分題目的時候很依賴選項,總想從選項中看出點什麼。中公教育專家建議各位考生,片段閱讀的主旨觀點題是從題幹入手的,不知道材料說什麼是做不出題目的。這個時候依然有考生覺得這種題型很困難,因為概括能力和理解能力還有待提升,有時候讀完材料真的不知道它在說什麼。不要怕,中公教育教你怎麼樣做對片段閱讀主旨題,怎樣給概括能力和理解能力打基礎。在這裡給大家介紹一個方法——找主題詞。

主題詞就是一個材料論述的中心或者材料圍繞的話題。一個材料一定會有主題詞在其中貫穿支撐,這個話題是固定的,明顯的。作者的觀點也一定是圍繞這個話題展開討論的。所以我們在選擇的時候也需要關注選項是否包含這個話題。

如何找主題詞呢?大家會發現材料中有些詞語是重複出現的,他們就是前文所說的起“貫穿支撐”作用的話題,即主題詞。所以接下來我們在閱讀材料的時候看看其中的高頻詞是什麼,高頻詞一般都是材料的主題詞,而我們在選選項的時候也要優先關注包含主題詞的選項。

這個方法到底好不好用,我們來看一道真題:

例:人類很早就知道城牆的防禦效果,從往今來,不知上演過多少隔牆而戰的攻防戰役。蒙古人開始征戰世界時,善於野戰的遊牧騎兵團對攻城戰束手無策。但蒙古人善於學習,很快就掌握了攻城的戰術,並將各地的攻城武器集中起來綜合使用,達到了很好的效果,許多固若金湯的城池都被摧毀了。歐洲當時那些較薄的城牆,根本不能抵禦蒙古人的攻擊,特別是蒙古人開始使用多種威力巨大的火器,更具破壞性。從此以後,由於火炮的火力改進,城牆的作用就逐漸從人類的歷史中消失了。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 蒙古兵團是怎樣征服歐洲的

B. 城牆是如何退出歷史舞臺的

C. 火器是如何在攻城戰中發揮作用的

D. 蒙古的遊牧兵團是如何調整戰術的

【中公解析】大家讀完材料會發現,有一個詞在你腦海裡印象最深刻,那就是“城牆”,這個詞語出現的次數非常多,它是這段材料的主題詞。接下來帶著主題詞看答案,只有B是包含“城牆”的,且B選項的表達正是對題幹內容的概括。其他幾個選項主體各有側重但不符合題幹論述的話題。故答案為B。

這種方法是不是非常便於做題?中公教育專家在此提醒各位考生,這個方法雖然好用,但是真正能夠提升正確率的一定是靠語言理解能力,不能只是機械化的尋找詞語而不關注文段含義。所以主題詞既是做題的小方法,也是我們提升閱讀能力的第一步。我們學會了找主題詞,下一步就是要理解文段含義,分析作者行文脈絡,找材料的重點。歡迎各位考生走進中公課堂進行深入的學習,真正掌握閱讀的方法,提升閱讀的能力。

關注大學生村官考試網,及時查看大學生村官備考資料,其中包括行測、申論、面試、公共基礎知識、專業知識、時政熱點、模擬試題等信息,不容錯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