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大已遠,未名湖冷月無聲——獻給燕京大學一百週年

今年是燕京大學百年,人世有代謝,往來成古今。這是不可違背的歷史規律,然而一所大學的歷久彌新恰恰彰顯出歲月所無法沖洗的恆定價值,它讓我們思考:大學究竟何以為大,是鋼筋水泥堆砌的煌煌巨築?還是高考流水線中走出的面孔一律的標準化人才?大學之大,更在於“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家國情懷,在於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精神氣質。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這是我們懷念燕大最好的理由。

燕大已遠,未名湖冷月無聲——獻給燕京大學一百週年

民國燕京大學校旗,圖片為湖塔子所攝

到過北大的人們,無不對飛閣流丹的建築風格歎為觀止,但恐怕很少有人知道,這其實是燕京大學的地盤。1921年—1926年,曾為多座在華教會大學進行過設計的美國建築師亨利·墨菲接受聘請,為燕京大學進行了總體規劃和建築設計,建築群全部都採用了中國古典宮殿的式樣。 僅僅用了不到十年時間,司徒雷登便把一個幾乎一無所有的爛攤子,建成了如今中西合璧美輪美奐的燕園。司徒雷登曾自豪地宣稱:“凡是來訪者無不稱讚燕大是世界上最美麗的校園。” 燕京大學建築群在外部儘量模仿中國古典建築,在內部使用功能方面則儘量採用當時最先進的設備:暖氣、熱水、抽水馬桶、浴缸、飲水噴泉等等。

燕大已遠,未名湖冷月無聲——獻給燕京大學一百週年

如果燕京大學只有大樓巍巍,恐怕早就泯然於歷史的長河。

燕京大學(1919-1952)雖為教會學校,但其本著“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務”的精神,實行的卻是綜合教育:全人格教育、博雅通識教育、身心靈健康教育(開辦不久的20年代初,燕大即取消了宗教儀式和宗教必修課。甚至加強了國學方面的課程,規定學生必須修滿一定的國學課程學分才能畢業)。據學者錢宏分析,燕大自1919年創立,至1952年調整停辦,短短的33年,創造了中國大學教育史上的兩大奇蹟:

第一,創辦頭10年間,燕京大學就從一個三校合併、互相扯皮的“爛攤子”,一躍成為可與中國(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南開大學)乃至國際知名的一流大學比肩的綜合性大學;

第二,在戰亂中成長,燕京大學的學科設置在中國大學史上是開創性的,燕大培育的註冊學生雖然總共僅9988人,遠沒有今天中國一個三類大學的人員規模,但卻有大師!9988人中的傑出人物有:冰心、雷潔瓊、費孝通、吳文藻、李安宅、周汝昌、余英時這些文化大家,黃華、周南、柯華這樣的外交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在密蘇里巡洋艦上見證日本投降的3位中國記者,朱啟平、黎秀石、曾恩波全部來自燕大,二戰時期,中國駐國外各大城市的新聞特派員,十有八九是燕京新聞系畢業生。

中國科學院院士42位,中國工程院院士11位(以院士數目與學生人數相比在全國高等院校中,燕大比例最高)。

燕大已遠,未名湖冷月無聲——獻給燕京大學一百週年

《別了,司徒雷登》,這篇絕大多數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文章將燕大卷入了時代的旋流中,在開國大典上,毛澤東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向燕京大學遊行隊伍高呼燕京大學同志們萬歲!毛澤東甚至還親筆題寫了燕大校名。解放後,燕京大學末任校長陸志韋認為,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政權是歷史上最好的政權,因此主張把燕京大學交給國家。

燕大已遠,未名湖冷月無聲——獻給燕京大學一百週年


在敢教月換新天的時代鉅變中,這一切都是曇花一現,僅三年之後的1952年,燕京大學就被北京大學合併,其校名也不復存在。

1952年高等院校院系調整,燕京大學民族學系、社會學系、語文系(民族語文系)、歷史系併入中央民族學院(今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併入北京政法學院(今中國政法大學);經濟學系併入中央財經學院(今中央財經大學);工科併入清華大學;文、理科併入北京大學,北大遷至燕大“燕園”,燕京大學被徹底肢解。

燕大已遠,未名湖冷月無聲——獻給燕京大學一百週年

建國初期的燕京大學校徽,這也是唯一得到毛澤東題詞的教會大學

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或許今天的我們只能從王勃的《滕王閣序》中感知當年以陸志韋為代表的最後的燕大人複雜的心跡了。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有人說,唯一能復活燕大這所大學光鮮歷史的,是燕京大學校友會組織的每年4月下旬的返校節。可是隨著校友們的老去,參加返校節的燕大校友越來越少,可以預見,在不遠的將來,曾經如花兒一般綻放的燕大人將徹底凋零。

現在燕京大學在北大有跡可循的就只剩下未名湖邊“原燕京大學未名湖區”標誌牌,還有北大靜園幾塊燕大校徽圖樣的井蓋了,被千萬人踏過,越發綻放鋪路石般的風采。

燕大已遠,未名湖冷月無聲——獻給燕京大學一百週年

燕京大學井蓋拓片

燕大已遠,可是它的偉大終在人心,耄耋之年的燕大校友以杜鵑啼血的痴心夢想著重建燕京大學校史館,據說燕大大量的校史資料還都堆在一個黑不見光的倉庫裡,裡面既有燕京大學的資料,也有西南聯大的遺存。可是由於種種原因,燕大校史館終究付之闕如。

燕大已遠,未名湖冷月無聲——獻給燕京大學一百週年

北大靜園,緊鎖的大門象徵著難產的燕大校史館

華北之大,容不下一所燕大;中國之大,容不下以燕大為代表的一批教會大學。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未名湖水起伏而又平息,唯有高天上的流雲不願離去,它們永遠記得藍天下一群群意氣風發的燕園人。

燕大已遠,未名湖冷月無聲——獻給燕京大學一百週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