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通过心理学培养孩子自律的品格

家长如何通过心理学培养孩子自律的品格

人本主义学者叔本华就说过,人生来就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就会痛苦,当欲望得到满足,他就会无聊。可见,欲望是人的一种本能,它不存在好坏,不存在对错,不存在善恶。纯粹的欲望是人生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一个原动力。在东方的儒教里面,也提到食色性也,这也是对人欲望的一种认同。

那么欲望为什么会变成现在的贬义词,变成什么色欲,贪欲,控制欲好像都是一种不好的词。这是欲望参杂了其他的东西所导致的。就像王阳明先生说的那样,金子他本来是好的东西。但当你把金屑放到你的眼,那么你就昏天暗地,连眼睛都睁不开了。

意识疗法里提到说控制欲望,这不是自律啊。是为了避免欲望,跟你的头脑里的思维接触。欲望跟头脑思维接触会发生什么情况呢?你会被欲望牵制,生出无穷无尽的念头,然后身随念动。打个比方,今天有人说炒楼赚钱,你就跟他炒楼,明天说炒股赚钱,你跟他炒股。结果把自己赔得一干二净,这就是被欲望牵制了。

而意识疗法提到所谓的自律,就是将你的欲望跟意识相结合。被欲望牵制的时候,你的意识到了,你自己意识到自己正处在欲望当中的时候,那么你就不会被牵制了!严格意义上就是延迟推迟你的欲望。推迟你的满足感。

当一个人的欲望随时可以得到满足的时候,他的满足感就越来越低,他的欲望就越来越多。那么他就会感到越来越不幸福,他就寻求更大的一个刺激。于是有的人用毒品,填补这种匮乏感,空虚感!

所以我也经常提醒各位家长,要让孩子推迟满足感。以此来培养他的一个自律的这种品格,当你将这种推迟欲望的这种方法,加以践行的时候,那么你的欲望会慢慢演变为你的理想。当你实现你的理想的时候,你所获得的满足感会更加丰盛。

当然没有一个人无缘无故可以做到自律啊。也没有一个人可以无缘无故获得这样的品质。他需要有很强烈的意识,而意识的强度就是意志。当你意志力很强的时候,你就可以自律,你知道你自己在干什么,你知道你想要得到什么?

当人处在生理成熟期的时候,对这个性的冲动这个欲望是非常强烈的。也是青春期男孩所经常遇到的问题,也让他们头痛苦恼的问题,那就是手淫的问题。在欲望的控制下,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去实现这种欲望,然后又一次一次的内疚。内心产生强烈的冲突。

如果任凭欲望的控制,而去手淫的话,会给身体上造成很大的损伤,比如说肾炎或者是不孕不育。而有人因为这个而走到另外一个极端,那就刻意去压制自己的欲望。被压制的东西迟早会进入你的潜意识。在意识疗法里面也提到,所有的痛苦都是潜意识层面,未被满足的欲望。

因为手淫过度的一个男生前来咨询啊,他为这个事情感到十分的苦恼,他说有时候他实在是控制不住自己。我就问他当你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说偶尔知道,我说当你知道的时候,那就不会存在什么问题,你就不会过度去做这种事情。如果你不知道的时候,那就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往往就是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当你不知道的时候,你就处在一种无意识状态,你就会被欲望所牵制的状态。

所以说你必须得提升你自己的意识。让自己的头脑时常处在意识之下,这样你就不会偶尔才感觉到,当你感觉到了,你就会自动停下来。当你的意识越强,你的自律能力表现的也就越好!

自律,共情,以及轻而易举获得幸福的能力,这是作为一个父母应该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从小就要培养孩子自律能力。

当一个孩子被欲望所牵制的时候,往往是最真情的流露,他不会控制自己的欲望,比如说想要吃糖,他就会表达对糖的喜爱!当父母如果无限满足于他的要求时候,他就会被糖所能获得的幸福感也会慢慢降低。如果扩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孩子长大以后,他就是一个很难获得幸福的人。

而延迟这种满足感,比如说你跟孩子达成一个共识,让他去做某件力所能及的事情,才给他们糖作为一个奖励的话,这会极大延迟他们对这种欲望的满足感,让他们知道自己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为什么在做这件事情,这就是意识的状态。而这也是培养自律的一个重要的方法。

自律不是简单粗暴的压制。这样做只会给你带来强烈的心理上的冲突。自律是带有意识的推后跟延迟你的满足感。这样当你欲望得到实现以后,你所获得的这个身体上的满足感,心理上的幸福感会更加的强烈。

同时要避免欲望跟思维相结合,很多的人他只停留在一个欲望的阶段,而不付诸行动,是因为欲望跟思维相结合了。当欲望来了,他没有去把握,当欲望走了,他又粘粘乎乎的,很多人就这样过了他一辈子!甚至还会洋洋自得的说,看!我能很好的控制了自己的欲望。

成就大事的人,往往是很自律的人。有的人有幸在原生家庭获得了这样的能力,有的人是在日后的成长过程中,慢慢的学习获得了这样的能力。自律,从来不是一句口号,一个表格,而是源自内心的一股火热,自律才能获得极大自由,就跟意识疗法说的那样,当你不知道去哪里, 生活就会带你去不想去的地方,当你不知道想要什么,生活就胡乱塞给你一些不想要的东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