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养狗,小米养兔——巨头试水区块链游戏为哪般?

今天上午,小米公司推出自己的区块链游戏“加密兔”——当然吃瓜群众是司空见惯的抢不到——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一个老话题又被提起:区块链和游戏,是怎么被捏到一起的?

百度养狗,小米养兔——巨头试水区块链游戏为哪般?

抢不到小米的产品?简直不要太正常

2017年底,位于加拿大温哥华的Axiom Zen公司推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宠物游戏《Crypto Kitties》,短短时间内爆红,平台上三个月的成交量接近1亿元,最贵的一只猫,竟然以246.95个以太币的价格成交,约合77万人民币。

百度养狗,小米养兔——巨头试水区块链游戏为哪般?

各个游戏的宠物形象大同小异,当然和各自卖点比的话已算是差别明显

在期待未来的憧憬中,各方势力纷纷争相效仿,截至2018年2月底,同类游戏数量已经超过150个——

  • 美国一家游戏公司联合蓝港互动 《加密狗》

  • 网易内测《网易招财猫》

  • 国内某A股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壕鑫互联推出《宝利马》

  • 游久游戏旗下游久网上线了区块链游戏频道

  • 第九城市、天神娱乐、泰奇互动等也都有关于区块链游戏产品推出的消息……

百度养狗,小米养兔——巨头试水区块链游戏为哪般?

这家的PPT做的已经算很走心了

在一窝蜂上线的同时,吃瓜群众发现,此类游戏同质化严重的现象愈演愈烈。比如:

  • 都是由区块链技术创造出来的虚拟宠物;

  • 都号称宠物是独一无二的,无法被任何人复制、修改或销毁;

  • 通过签到和邀请来获得更多宠物或虚拟货币;

  • 更不要提“未来开放繁衍新功能”等标配说辞……

简直好像批量复制,没什么技术门槛嘛。巨头的野望和战略高度在哪里?

换句话,为何他们都选择游戏切入区块链的风口?

目前游戏赛场玩家的态度:醉翁之意并不在游戏,而在尽早抢占区块链游戏品牌,吸引流量。在有限的发育期内,迅速占位,为各家探索区块链技术提供试验基地和跳板——这种机会在币圈、ICO几乎成为过街老鼠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一旦技术成熟,用户教育也已同步完成,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数字资产的用户便会真正走入搭建好的区块链世界,未来可期,基于新科技的企业增长点可期。投资人、董事会的笑脸可期……

当然,万一看走眼,也可能会落得“兔”死“狗”烹的结局。

那又怎么样呢,到时候,自然会有新的风口技术补位吸引公众和资本的视线,一切都会重新开始轮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