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交會釋放人工智能無感停車新信號

在剛剛過去的第20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上,無人駕駛、智慧停車、智能公交、多功能路燈等令人驚歎的“黑科技”,共同描繪了未來城市的智慧交通藍圖,成為全球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的風向標。

2018年高交會釋放人工智能無感停車新信號

20年來,高交會已經發展成為中國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科技展會,是當之無愧的“中國科技第一展”。科技與經濟結合度高是今年高交會的最大亮點,只有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創新才不是空中樓閣,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頂尖科技,推動全球智慧經濟加速到來。

作為全球人工智能無感停車領跑者——迪蒙智慧交通聚焦“人工智能+停車”,開創性地將人工智能算法融入停車系統開發,通過搭建高位視頻+掌停車APP+停車雲平臺,打造“三位一體”停車管理新模式,車牌識別率高達99.99%,一套設備可管理8-12個車位,解決了傳統停車管理效率低、依賴人工、操作程序繁瑣、用戶體驗感差等問題。值得關注的是,迪蒙人工智能無感停車還能無縫銜接城市公交出行、交通指揮、公安監控和交警執法等系統,實現“一張網”管理,徹底顛覆傳統停車管理模式,重塑停車產業生態。

停車難是全球性難題,市場空間不可估量,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城市停車位缺口普遍超過50%,意味著中國停車市場同樣不容小覷。據《中國停車產業價值報告》顯示,到2020年,中國停車市場整體規模將達萬億,中國智慧停車剛剛起步,成長空間巨大。據瞭解,目前迪蒙人工智能無感停車已經在深圳大鵬新區落地試點,未來或將在全市乃至全國推廣開來。

當前,加快發展智慧停車已經成為建設智慧城市的重要子課題,考驗著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更檢驗著城市運用互聯網+交通管理的現代化治理能力,同時也是停車經濟能否順利轉型升級的重要機遇。從城市發展的角度來看,以停車為切口,整合政策、技術、資本、人才等行業資源,做大做強產業集群,不僅能滿足民生需求,完善智慧型政務服務體系建設,還能加速智慧城市建設步伐,推動智慧經濟全面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