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金匯:P2P利好!鼓勵互聯網金融服務三農

2月11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財政部、農業農村部等五部委發佈《關於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該文明確提出了積極實施互聯網金融服務“三農”工程的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十四條》表示,推動新技術在農村金融領域的應用推廣。規範互聯網金融在農村地區的發展,積極運用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提高涉農信貸風險的識別、監控、預警和處置水平。鼓勵金融機構開發針對農村電商的專屬貸款產品和小額支付結算功能,打通農村電商資金鍊條。

《指導意見二十六條》表示,推動完善農村金融改革試點相關法律和規章制度。結合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經驗,推動修改完善農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規,使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業務有法可依。

【農村金融市場潛力巨大,但痛點頗多】

目前我國農村有7億多人口、2.1億多個家庭,佔我國家庭總量的67.6%。因此,農村金融市場潛力巨大。目前,我國農村金融主要由傳統金融機構運作,農民融資渠道單一、融資難度大,民間金融融資成本高,這些都成了農村經濟發展的絆腳石。據2016年中國社會科院“三農”互聯網金融藍皮書最新數據,我國“三農”金融的缺口已達3.05萬億元,這個數字還在逐年遞增。

【最終實現城鄉金融服務均等化】

《指導意見》對標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三個階段性目標,明確了相應階段內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目標。短期內,突出目標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到2020年,要確保金融精準扶貧力度不斷加大、金融支農資源不斷增加、農村金融服務持續改善、涉農金融機構公司治理和支農能力明顯提升。中長期,突出目標的規劃性和方向性,推動建立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適度競爭、有序創新、風險可控的現代農村金融體系,最終實現城鄉金融資源配置合理有序和城鄉金融服務均等化。

【以辯證的思想看待P2P發展】

網貸P2P已經走過11個年頭,它依然是中國中小微企業和個人解決融資問題最方便、最快捷、最有效的方式。目前,P2P已經成為中國部分民眾獲取資金以及理財的主要方式之一。

從2014-2019年,互聯網金融連續5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報告,從促進發展,到規範發展,到警惕風險,再到健全監管,呈現了互聯網金融在國內發展的規律。

對於2018年以來行業的洗牌,導致了很多出借人、從業者的悲觀情緒上升。

但是,我們應該以辯證的眼光看待這個問題,任何行業的發展都會經歷無序到有序的過程,優勝劣汰、去偽求真才有利於行業的長期穩定發展,能夠更好地為普惠金融事業貢獻力量。

隨著2019年《關於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發佈,網貸P2P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有意義。P2P行業不僅解決了農村用戶在農業生產中資金週轉問題,並且提升了農村金融的發展速率,使農村的金融發展更進一步,從而使我國的農業發展更進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