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數據告訴你,南京真的是“徽京”嗎?

身為一名安徽人,對於南京的確有很多親切感,畢竟是離我們最近,也是從小到大經常去的一座大都市。對於“徽京”這個詞,起初我是不瞭解的,也只是工作之後,接觸了越來多的江蘇人之後才開始聽說過這個詞。隨著近幾年城市的不斷髮展,“徽京”這個詞聽到的次數卻越來越多,以至於讓我產生一種錯覺,真的是如此嗎?當然,筆者作為一名安徽人,我對這個詞並不反感。相反,從個人來說,因為經常去南京中轉飛機和旅遊,所以也非常感謝南京給我的生活中帶來的方便之處。但我卻一直想客觀的去了解一下南京真的是“徽京”嗎,直到近日我看到一組數據。

一組數據告訴你,南京真的是“徽京”嗎?

據一組南京二手房成交數據顯示,在2018年南京的購房者有67.4%來自於江蘇,有12.5%來自於安徽,4.1%來自於山東,2.5%來自於河南。在江蘇的數據中,有21%是來自蘇北5市,有27.9%來自南京本地人,其他18.5%來自蘇中及蘇南其他城市。其中佔比最少的是蘇州,僅佔0.5%,其次是無錫、常州在1%左右。(數據來源於RealData數據庫)

從以上數據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安徽只佔12.5%,整個江蘇所佔的比例超過了三分之二,其中江蘇其他城市對南京最感興趣的來自蘇北和蘇中地區。因為蘇錫常3市的經濟實力不俗,所以佔比不高也能夠理解。

一組數據告訴你,南京真的是“徽京”嗎?

既然在南京買房的安徽人並不是最多的,那為什麼還被叫做“徽京”呢?拋開歷史因素不談,我認為主要取決於南京尷尬的地理位置。因為位於江蘇西南角,對於遙遠的蘇北起不到多大的幫助,又被安徽天長市相隔,造成來往不便。離蘇南是近了,但蘇錫常的發展都不錯,並不需要一個“老大哥”來帶領自己,反而認為南京成為省會城市還影響到了自身的發展。對於蘇中幾市的幫助是大一些,但是卻沒有南京對於安徽的滁州、馬鞍山和蕪湖的幫助大。

一組數據告訴你,南京真的是“徽京”嗎?

還有一點就是南京的外來流動人口中以安徽人居多,再加上安徽很多城市的人已經習慣了到南京求學、消費、就醫、中轉飛機以及旅遊,所以產生了一種“徽京”的假象。但是你從另外個角度來看,這不正是南京所希望成為“國家中心城市”所需要的條件嗎?

一組數據告訴你,南京真的是“徽京”嗎?

綜上所述,你認為南京是“徽京”呢?我認為不是。歡迎提出不同的意見,大家可以共同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