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間諜船

1942年6月,日本在中途島海戰失敗。他們認為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事先沒有準確掌握美國海軍的情報。為了挽回敗局,為重建海軍爭取時間,日軍決定擴大間諜船隊,廣泛蒐集對方的情報,以避免重蹈覆轍。

在半年多的時間裡,他們就向太平洋海域派出了偽裝成漁船或民用商船的武裝間諜船200多艘。

這些間諜船通過各種方式蒐集盟軍的情報,果然成效明顯,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日本潛艇就擊沉了盟軍各類運輸船300多艘,使英美軍隊的海上供應線幾乎陷入癱瘓狀態。

一天上午,英軍前線司令官收到了一份敵佔區送來的情報:在菲律賓的達沃港發現了一個日本間諜船基地。這些間諜船在太平洋海域實施一段時間偵察後,便返回基地休整。港內經常保持有40艘左右的間諜船休整待命。

英軍前線司令部隨即決定使用“哥曼德”特種部隊搗毀這個秘密的間諜船基地。

仲夏的太平洋,晴空萬里。英軍一支由18名勇士組成的特種小分隊,乘著一艘不引人注意的舊漁輪,化裝成逃難的漁民,頂著烈日,劈波斬浪,悄悄地向目的地駛去。經過半個月艱苦航行,菲律賓群島已經遙遙在望了。

爆炸間諜船

爆炸間諜船

爆炸間諜船

達沃港位於菲律賓南部棉蘭老島的東南端。這裡水深岸陡,港灣平緩,是個天然的良港。戰前,它是菲律賓對外貿易的重要集散地;日軍侵佔後,這裡變成了它在太平洋上的海軍基地。為了保證基地的安全,日軍在岸上建有炮兵陣地和營房,水面設置有防潛艇的水雷。居住在港口附近的碼頭工人,早已被趕到別的地方去了。這裡成為了軍事禁區,除了日本巡邏兵外,其他任何人都不準進入港口。

7月6日,特種小分隊的18名隊員悄悄地登上了棉蘭老島。他們抵達後便潛入達沃港實地偵察,果然是日軍的間諜船基地。只見40多艘間諜船雜亂無章地停靠在港口的右側,岸上設有一個指揮部,負責與活動中的間諜船保持通信聯絡。

他們還發現,每到晚上每隻船上只留一個人值班,其餘的船員都到岸上指揮部的大樓裡去休息。於是他們決定分成兩個組行動:一個組首先襲擊指揮部大樓,吸引敵人的注意力;另一個組則從水下接近間諜船實行破壞。

7月11日傍晚,達沃港下了一場大雨,“哥曼德”小分隊的隊員們藉著夜幕的掩護,冒雨暴雨,潛入了離港口只有3千米遠的一幢沒有人居住的破樓裡,抓緊完成了爆破的各項準備工作。次日凌晨3時,雨漸漸小了,小分隊決定立即行動。此時,地面襲擊小組成員換上了日軍巡邏隊的服裝,大搖大擺地朝那幢指揮大樓走去。另一個小組的隊員也穿好潛水服,攜帶好密封的定時炸彈,潛入水中,向間諜船游去。

45分鐘後,地面襲擊小組摸進了指揮部那幢三層的灰色樓房。樓內的日本兵看見“自己的巡邏隊”返回了,沒有在意,可是等這支“巡邏隊”到跟前時,卻稀裡糊塗地倒在了微聲衝鋒槍的火舌之下。消滅衛兵後,他們便分頭搗毀了全部設施,破壞了通訊天線,還在每層樓房的要害位置安放了大威力的定時炸彈。

間諜船的船員們還在各自的屋裡酣睡。正在他們作美夢的時候,襲擊小組的隊員們已為他們準備好了上“西天”的“祭品”。隊員們幹完了這些事後,立即撤離。

幾分鐘後,首先從大樓底層騰起了一束火光,接著就傳來了驚天動地的爆炸聲。熊熊的大火沖天而起,整個港口顫動著。爆炸聲就是信號。已經潛到間諜船附近的突擊隊員,迅速爬上船去,幹掉了值班的日本兵。接著按預定計劃,鑽進機艙,打開油箱,將油澆在船上,並在發動機上安裝好定時炸彈。

當他們撤退時,船上響起了爆炸聲。當他們趁著混亂撤到安全地點時,爆炸聲仍不絕於耳。整個港口被大火映紅了……

這次戰鬥共燒燬了日軍間諜船48艘,徹底摧毀了指揮部大樓,同時還繳獲了日本海軍和間諜船之間進行無線電聯絡時使用的密碼本。兩天後,這支“哥曼德”特種小分隊的18名隊員,在預定的海面上乘英軍前來接應的潛艇,平安地回到了自己的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