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都塞:一种哲学为了确立地位,必须对另一种哲学进行斗争

阿尔都塞:一种哲学为了确立地位,必须对另一种哲学进行斗争

在关于哲学本身的看法上,阿尔都塞特别钟爱康德所说的“哲学就是战场”(Kampfplatz)这一比喻。对于阿尔都塞而言,哲学是一种战斗,一种从已被别人占据的世界中抢夺自己地盘的战斗。正像前文所说,阿尔都塞把哲学看作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在其中,充斥着统治者与反抗者交锋的呐喊,一种哲学为了确立自己的地位,必须对另一种哲学进行斗争,从而开辟自己的道路。为了证明这一点,阿尔都塞列举了马克思的例子,认为对于马克思来说,只有以黑格尔为参照,并通过与黑格尔划清界限,他才能够确定自己的哲学立场。

阿尔都塞这样表述自己的哲学观:“哲学来到人世间不同于密纳发女神来到神和人的社会。哲学的存在取决于它能否占领阵地,而这一阵地却要在已被占满了的世界上去夺得。因此,哲学的存在有赖于哲学的冲突与差异,而这种差异则要求哲学从既存阵地不断绕弯才能取得和使人接受。绕弯是冲突的形式,冲突则是每种哲学的构成要素,每种哲学都是作为战斗一方投入战斗,哲学本身就是战斗。”

不难看出,阿尔都塞对哲学的看法具有浓厚的政治意味。事实上,阿尔都塞本人也对此坦诚不讳,他一心去除哲学的中立性的面纱,去除哲学和政治之间的可疑区分。

对于阿尔都塞来说,哲学和政治是交融一体的:

一方面,每一个政治家,就算他像马基雅维利一样几乎不谈什么哲学,仍然可以被视为是富于哲学思维的政治家;

另一方面,就算像笛卡儿一样几乎不谈什么政治的哲学家,也可以在其思想的字里行间发现其政治倾向。

只不过,哲学的斗争形式极其隐晦,它往往采取一种间接的方式,即它必须采取从其他各种现存哲学立场那里兜圈子的方式来确定和捍卫自己的立场。对于阿尔都塞,早在撰写《保卫马克思》中的一系列论文时,他便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验证了“斗争是一切哲学的核心”这一观点。

1975年6月,阿尔都塞在亚眠的庇卡底大学申请国家博士学位,他的答辩词的题目就是《在哲学中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容易吗》。阿尔都塞认为,在哲学方面做个共产党人,也就是成为马列主义哲学家是不容易的。因为知识分子天然地属于小资产阶级,这种阶级本能会强烈地阻碍他走向无产阶级立场,一个理论工作者若想在哲学上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必须经过长期而艰苦的过程,与自己的小资产阶级世界观进行斗争。

根据1975年7月2日《世界报》的报道,参加阿尔都塞这次答辩会的听众有五百人之多。阿尔都塞首先用一个半小时总结性地回顾了自己的思想道路,而在其后长达四小时的答辩时间里,提问层出不穷,老师和学生的精神都处于兴奋状态,现场气氛极其热烈。在这次答辩中,阿尔都塞特别把哲学与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领导权联系起来,认为在意识形态领域,构成哲学的政治不是组织、巩固和捍卫这个领导权,就是同这个领导权进行斗争。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容易引发冲突,就是因为它的理论和哲学明确地把阶级斗争问题提上议事日程,这使得它同政治抉择和政治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阿尔都塞认为,对于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工作者来说,必须在斗争中思考他所从事并献身的这场战斗的条件、机制和赌注,必须站在政治的角度思考理论的前提、限度和后果。无论是对于教条主义还是对教条主义的右派批判,无论是对政治中的经济主义还是其对立面——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都不能将对它们的批判归结为对于形势的单纯评价,必须从哲学中确立自己的理论立场。

阿尔都塞:一种哲学为了确立地位,必须对另一种哲学进行斗争

阿尔都塞强调,在哲学的斗争中,“极端地思考”往往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正如列宁在《怎么办》中所表现出的那样,这种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往往会采取矫枉过正的形式——当棍子朝着不对的方向弯曲时,如果你想要让事情对头,就是说,如果你想要把它直过来,并让它永远是直的,就必须握紧它,持久地把它弯向另一边。事实上,在各种理论观念的论战背后,往往是权力的力量在起作用。这时,如果想要改变人们的观念,就必须破坏其背后的权力构造,这就需要把理论推向极端。阿尔都塞承认,他在1965年的作品《保卫马克思》和《读〈资本论〉》也存在这样的倾向,由于过分地卖弄结构主义术语而使理论显得有些矫枉过正。

摘自张羽佳《阿尔都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