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在眼前的個稅抵扣,你準備好了嗎?

近在眼前的个税抵扣,你准备好了吗?

今年個稅改革變動比較大,10月份後明顯感覺到手工資增加了。

以前我們的到手工資是這樣的:稅前工資先交稅,縮水;再扣個五險一金,又縮水。

專項扣除費用出來之後,五險一金在前面抵扣了,交稅的部分就少了。

與此同時,還有一個專項附加扣除費用。

簡單來說,就是除了五險一金之外,又多了一些可以抵扣個稅的藉口,幫忙合法逃稅。

當時沒說具體怎麼扣,這次定下來了。

1.

所謂的專項附加扣除,主要涵蓋這麼幾大塊:子女教育、供房子、贍養老人、大病醫療。

大概意思就是,你的稅前工資先用這些方面去抵扣,這樣個人所得稅就可以少交了。

舉個栗子簡單算一下,比如說稅前工資是1萬,原本你要按照1萬所在的這一檔進行繳稅。

如果你有60歲以上父母要養,通過專項附加扣除可以抵扣2000,實際交稅的部分變成8000。

如果你剛好還有2個小孩在上學,又有1000元可以用來抵扣,實際徵稅的部分變成6000元。

如果你剛好還買了一套房,在還房貸,又可以有1000能抵消,最後你的錢全部成功出逃。

這個政策實施後,能覆蓋到絕大多數的人,而且每個人至少能獲得一兩條減免的名目,這樣個稅負擔比以前輕多了。

幸福感嗖地一下提升了。

這些年,中產階級過得非常焦慮,因為上有老下有小,掙多少錢感覺都不夠花,現在等於是國家替這部分人減負了,畢竟這部分人才是中流砥柱啊。

有人說,這個標準怎麼我一條都不符合呢。

叫你不找對象,不生孩子,老老實實交這筆"單身稅”吧。

具體怎麼去申請這個專項附加扣除呢?

這就涉及到一個憑據,比如說你大病抵扣就需要票據,租房就需要合同,貸款買房需要商業銀行認定你是首套住房。

有的人說,憑票據報銷漏洞特大了,天橋底下賣發票的一堆。

而且報銷的時間太長,這是要拖死誰。

所以政策也會靈活處理,不一定要全部上繳這些票據,但是要留存資料事後備查。

你只要敢報,就要做好隨時突擊檢查的準備。一旦發現蓄意造假,懲罰也會很重。

但我個人感覺執行起來會有很多問題,比如像陰陽合同。

馬克思早就說過: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家就會大膽起來。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

而且還一個比較難搞的問題就是,到底是自己申報呢,還是由公司代扣代繳。

很多人可能會說當然是單位代辦更省事啊,那麼問題又來了,我孩子上學,家人生病,公司掌握得一清二楚。

萬一,我想跳槽,私下報了個什麼技能班,家裡那點破事全公司都知道了。

完全沒有隱私可言,最明智的就是自己提交用個人所得稅app,既方便又不從公司走。

現在一些微信小程序也在逐步把這些步驟懶人化,後期藉助工具就可以操作了。

近在眼前的个税抵扣,你准备好了吗?

2.

年底到了,很多人擔心這次政策改變會影響年終獎。

目前新的個稅徵收方式細則基本確定了,應該也不會再單獨出年終獎算法了。

這次新辦法採用的是收入按年綜合納稅,但會按月進行預扣預繳。

有一個非常魔性的公式: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完全不想看……還是舉個實例來說,並不是很想舉例……

員工小王2019年每月應發工資均為10000元,每月減除費用5000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為1500元,如果從1月起享受專項附加扣除1000元,計算預扣預繳稅額:

一月:(10000-5000-1500-1000)×3%=75元;

二月:(10000×2-5000×2-1500×2-1000×2)×3%-75=75元;

三月:(10000×3-5000×3-1500×3-1000×3)×3%-75-75=75元。

……以此類推。

實在不懂怎麼算,就交給會計去費心吧。

全年累計收入其實已經包含了年終獎。

如果你的年終獎按照之前的算法,併入12月當月工資一起計算個人所得稅,假設稅前工資1萬,加上年終獎能發3萬,個人所得稅適用稅率就會飆升到25%。

但按新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來算年終獎:

就應該這樣來算:30000/12=2500,那麼對應的稅率僅僅是3%,實際到手豐厚很多。

一般,啥時候發的年終獎就按發放的時間交稅,但是2019年1月發的錢會在2月的時候申報。

也就是,2019年2月才會落實將第一次按照新稅法申報個人所得稅,對應的是2019年1月份實際發放的工資。

原創不易,承蒙不棄,本公眾號長期專注各種生活理財諮詢分享,副業專注各種情感問題解答。歡迎騷擾~

*小貼士:抵扣政策有一些模糊地帶:

1.繼續教育的界定:跳舞學吉他這些不能減稅,必須是技術工種有專業認證證書的。

2.贍養老人的界定:女婿養老丈人、丈母孃不能抵扣,誰的父母抵扣誰的。

3.房貸抵扣的界定:夫妻雙方只能選擇由其中一方扣除,所以別想著二套房抵扣。

4.子女教育的界定:家裡有兩個孩子的,每個子女都能享受抵扣。但是3歲以下屬於撫育階段,還未納入抵扣範圍。

換個方式,從知乎知笨投資

笨投資正式入駐知乎平臺

-----End-----

聰明錢,笨投資。公眾號:touzi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