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證據,多重宇宙真的存在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日前,多位理論物理科學家聲稱自己已經找到了多重宇宙存在的一個關鍵證據,證明我們所存在的這個宇宙並不是有史以來的第一個宇宙。日前,一個由頂尖物理學家組成的科研團隊通過研究發現,在很久很久以前,曾經存在過其它宇宙,且它們就像我們目前所存在的這個宇宙一樣,都擁有黑洞。這些科學家們表示,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 radiation)——就是讓老式電視出現白噪聲的那個東西——就是指明這些“幽靈黑洞”殘留物的證據。

科學家發現證據,多重宇宙真的存在

這個另類的觀點是由哈佛大學的數學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紐約州立大學海事學院的數學家丹妮拉·安(Daniel An)和華沙大學(University of Warsaw)的理論物理學家剋日什托夫·邁斯納(Krzysztof Meissner)共同提出的。這種多重宇宙論又被業內稱之為是“保持循環宇宙論”(conformal cyclic cosmology, CCC),該理論的觀點是宇宙是在不斷髮展、不斷擴張、不斷死亡中循環前進的。而每輪“舊宇宙”裡的那些黑洞又會在“新宇宙”中留下記號。

科學家發現證據,多重宇宙真的存在

根據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在我們目前從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中所獲取到的數據裡,我們都能探測到這些記號。“如果宇宙持續存在,而黑洞又在貪婪地吞噬一切東西,那麼到達某一個時間節點後,我們的宇宙剩下的就只有黑洞了,”彭羅斯博士這樣解釋道。根據我們目前的理論,黑洞一直在時間長河中不斷地損失著它的質量,但與此同時,它們也在不斷地向外界拋射出大量的輻射,這些輻射是由被稱之為是“引力子”和“光子”的無質量粒子所組成的。

科學家發現證據,多重宇宙真的存在

彭羅斯博士所帶領的科研團隊做了一次統計分析,他們仔細勘查了不同區域的天空,幷圈畫出了那些星系和星光不會蓋過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天空區域。隨後,這些數據被拿去和那些微波頻率分佈和“史蒂芬霍金奇點”所描述的相一致的區域的數據相對比。然後,它們又被拿去同隨機產生的假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數據相對比。之所以要這麼做的原因,主要是為了排除某些“史蒂芬霍金奇點”是隨機產生的可能性。如果這些隨機生成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數據無法臨摹出這些“史蒂芬霍金奇點”的話,那麼它就能很有力地告訴我們,這些新發現的“史蒂芬霍金奇點”是由曾經存在過的“幽靈黑洞”產生的。在2010年的時候,彭羅斯博士在他的另一份論文中就已經闡述過類似這樣的觀點。然而,他那時的觀點遭受到了學術界猛烈的抨擊,其它一些類似的研究團隊拒絕了他的結論,幷嘲笑彭羅斯博士所提供的數據,意在說明“史蒂芬霍金奇點”就如同白噪聲那麼簡單。

最後別忘了,點點關注哦

科學家發現證據,多重宇宙真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