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BA九期學員、星影聯盟投資管理公司聯合創始人路巖崧

BMBA九期學員、星影聯盟投資管理公司聯合創始人路巖崧

路巖崧,畢業於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後就讀於美國阿靈頓商學院EMBA。現擔任北京芊羽芊韻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裁,北京星影聯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北京科來數據分析有限公司副總裁,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理事。

一一2012年創立北京芊羽芊韻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先後創辦芊羽葡萄酒文化傳播機構(與清華大學開辦西方文化與葡萄酒研修班,培養大量英國WSET認證葡萄酒品酒師)、鼎成匯文化交流中心(舉辦各種東西方文化交流活動)、芊羽live吧(引入多支民間樂隊,推廣多元化音樂形式)、芊羽私享會、MW先進工作者音樂聯盟等各團體相互獨立又複合使用的青年生活生態圈。

一一2015年創辦北京星影聯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創辦北京銅牛電影產業園。園區坐落在朝陽路85號院,佔地30餘畝,建築面積近30000平米,傾力打造業內第一個行業細分文化產業園及國內第一家“主旋律電影產業基地”,開創產業園運營新模式。並與新華社合作建立中國主旋律電影產業聯盟及產業基地,先後創作《長江救援》、《甘南情》等五部主旋律題材電影。2015年創建“閃閃的紅星”國內首支自閉症兒童打擊樂團。樂團主要成員皆為自閉症患者,通過藝術介入的手段開拓新型自閉症療愈方式,在幫扶自閉症兒童快樂康復的同時,還他們生存的尊嚴。被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自閉症兒童救助基金、北京市孤獨症兒童康復協會正式授予“理事”身份。


以赤子之心把電影產業園做出行業生態

BMBA九期學員、星影聯盟投資管理公司聯合創始人路巖崧

一在東四環外,朝陽路與黃杉木店路交叉口的西北角,有一片佔地30畝、總建築面積約2.5萬平方米的園區,路口的大牌子上寫著:銅牛電影產業園。一排排帶有工業風的廠房式紅磚建築上,攀附著橙紅、金黃的植物。透過鋼架結構的門廊和大窗望進去,每一家都裝飾得各有特色。繞到最裡面的“和院”,那便是路巖崧待客和辦公的地方。簡約舒適的空間裡,最多的是書和各種茶餅。

一一瘦小、幹練是她給人的第一印象。坐下來,聊起她最熟悉的資源整合、創業項目,你會發現她的小宇宙時時爆發。做最專業的葡萄酒品酒師國際資格培訓與認證,做網絡安全科技公司的資源對接和籌建,做酒吧、會所,做幫助自閉症兒童的公益項目……怎麼會有這麼大的能量呢?“跟隨你的心,赤誠地去做每一件事,我就是這樣。”她舉重若輕地說。

BMBA九期學員、星影聯盟投資管理公司聯合創始人路巖崧

記者:2015年,怎麼想起要做電影產業園?

一一路巖崧:在這之前,我就對電影行業特別感興趣,也投資過一些電影。但是,一件事情想要成功,我覺得最最重要的是時機。2015年,經濟形勢比較好,我記得那時候股票6800點吧,經濟好,電影行業就明顯特別好,一批國產電影創造了票房神話。也恰恰是這個時間點,著名的針織品牌銅牛作為國有企業,打算往時尚和文化產業上轉型,這片地,當時是他們的庫房。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想拿下這個園區,把它做成一個真正的電影產業園。

一一記者:據說,當時有五家都在競爭這個項目,你們最後是怎樣勝出的?

一一路巖崧:這個項目,從我們知道到拿下,花了兩年的時間,確實不容易。最後剩下的那五家,都非常有實力。我們大概是贏在這個團隊吧——算我一共五個人,來自不同的領域,都有各自豐富的經驗和人脈,是我把他們整合到一起。我在上市公司負責項目篩選、資源對接,在這個項目中也同樣負責把好的資源引進來,然後他們四個負責落地。

一一從最開始,我們就一致堅持:不像很多產業園那樣,只求生存,不求發展;所以,我們不甘於只當二房東,而是要在園區裡做出真正的電影行業生態。而銅牛集團的領導班子也特別有魄力,他們真的想要轉型,而不是隻想讓老倉庫能夠賺房租。通過與我們五個人的多方接觸,他們非常認可這個團隊和我們的思路。

BMBA九期學員、星影聯盟投資管理公司聯合創始人路巖崧

BMBA九期學員、星影聯盟投資管理公司聯合創始人路巖崧

北京銅牛電影產業園內


一一記者:你們具體是怎樣做的?當初的設想都實現了嗎?

一一路巖崧:我們六個月就全部翻建完畢,12個庫都是重新蓋的;而且用八個月時間滿租!現在,我們的租金比周圍園區高出近一半,大家依然願意在這裡。因為,在北京這麼多產業園裡,這是第一個真正做到行業細分的。

一一我們要藉助產業園這樣一個物理的聚集,更深入地切入電影行業。所以我們在業態選擇上,寧可讓它空著,也不會胡亂租。現在園區將近八十家企業,全部都是電影行業的。從前期的電影策劃、製片、編劇,到導演和演員,像陳可辛工作室、霍建華工作室,再到特效製作、後期的設備租賃,甚至票房擔保基金,我們園區裡全有。後來又建了一個有248個座位,專門供園區審片的劇場,裡面的音響和國家大劇院的一模一樣。總之,如果你要拍一部電影,不出園區,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解決。

一一當這些企業進駐之後,我們發起成立了主旋律電影產業聯盟,籌建國內首個主旋律電影數據庫,整合主旋律電影項目、人才、金融資源等,最終推出一系列以“中國網事·感動人物”原型為基礎改編的主旋律電影。目前,已拍和正在拍的,有5部大電影了。另外,我們還成立了明星義工協會,是一個水準很高的NGO,幾乎所有知名的演員都在這個平臺上。我們還做了電影原創音樂聯盟,最近我們剛剛與“文創板”(文創企業股權轉讓平臺)簽約,未來創業園裡的投融資和貸款,通過這個平臺就可以做了。可以說,我們的所有設想都實現了。而且,後面說到的這些基於產業生態的增值服務,是其他產業園所沒有的。

一一記者:為什麼這兩年發起的一系列項目或活動,都是圍繞主旋律的?

一一路巖崧:主旋律,看你怎麼定義。我覺得一切會發光、發熱的,就是主旋律。人心向善,就像植物有向光性一樣,我們堅定地認為,可以用真善美的光源來吸引和凝聚大家。事實證明,我們的主旋律電影產業聯盟等項目,不僅園區裡的企業,很多社會上的機構知道了,也會找來,主動靠攏。另外,全國各省市真善美的題材其實特別多,比如我們跟湖北省政府合拍的《長江救援》就是拍他們的救援隊;我們與甘肅省合作拍攝的《甘南情》……這些項目的推進,也引起了媒體和政府的關注,現在很多外地政府,來這裡參觀完,紛紛邀請我們去外地做產業園,帶動當地特色產業的發展。北京跟文創有關的活動,更是會首先想到我們,甚至包括北京市的一些扶持基金,扶持政策都會主動來找我們。這也為園區今後的發展打好了基礎。

一一記者:三年來,園區的發展看起來順風順水,你們真的沒有彷徨和糾結過嗎?

一一路巖崧:當然也痛苦過,糾結過。尤其最開始,到底是求生存,還是求發展?當時做投資的、做廣告的、做珠寶的、做服裝的等等,都來找我們,租不租給他們?我們五個人的意見就不同,甚至爭吵起來。我作為唯一的女性,能起到的是潤滑作用。但我認準的事,其實很難改變。我會以自己的經驗和評估去說服他們,最後還是堅持業態上的嚴格篩選,差異決策,考量上下游企業的相關性,儘量選擇此前園區產業鏈上沒有的企業,更多地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做判斷。

一一記者:最近三年,互聯網深刻影響了很多行業,產業園感受到什麼?會有新的調整嗎?

一一路巖崧:最明顯的是2017年,租戶輪換很快。園區曾經有不少90後的CEO,租用面積還都比較大,但去年紛紛退租,應該是投資沒有了。好在電影產業中的更迭本身就比較快,有人撤出去,很快就有人進來。現在園區裡互聯網電影企業多起來。我們也在琢磨拍網絡電影,甚至我們想做一個網劇的孵化器,把投資接入網劇領域,提供網劇品牌,讓人脈、作品、資本在我們的平臺上交換。其實每次開會,大家都會討論我們要做一個什麼樣的平臺,商業模式是什麼。

一一記者:在國家雙創大潮推動下,銅牛電影產業園未來還有什麼計劃嗎?

一一路巖崧:我們想在新銳力量上面做文章,因為現在的創業者越來越年輕。比如我們想做新銳電影節,扶持新銳電影、新銳導演,新銳編劇,新銳演員。同時,也在想往粉絲經濟上轉,因為電影產業就是粉絲經濟。做銅牛電影產業園,為我們帶來了很好的口碑,也引來了很多優質的資源,而且銅牛集團也更加信任我們,願意把更多的文創基金投給我們。同時,國家廣電總局、中影集團、中國電影研究所,包括傳媒大學,也都找到我們,準備一起做文創方面的事情。還有,我們一直想把IMAX引進來,做世界上第四家最好的轉制中心。我始終相信,以赤子之心去做每一件事情,一定能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