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為何無珍珠

古代中國人不僅喜歡佩戴珍珠,而且往往還要在逝者的口中放入一顆珍珠,讓其含珠九泉。然而,又有誰看見過考古發掘出的千年古墓中的陪葬珍珠呢?那些歷經無數代的各色珠寶究竟到哪裡去了?

唐代著名詩人杜甫的五言詩《客從》:“客從南溟來,遺我泉客珠。珠中有隱字,欲辨不成書。緘之篋笥久,以俟公家須。開視化為血,哀今征斂無。”雖然一千多年前的詩人就寫出了“珍珠化為血”的直觀現象,但卻無法解釋其中的奧秘。

現代科學家幫助人們解析了這個玄而又玄的問題。科學家指出,珍珠的主要物質成分是文石(即碳酸鈣),其含量為90%,另外就是少量的氨基酸和水分。文石的化學成分極不穩定,再就是容易溶於水,從而使珍珠的內部結構改變,失去光澤。與此同時,珍珠中所含的氨基酸等都是極易分解的有機物質,隨著時間的推移,就會分散解體,因此珍珠化為“血”之說就不足為奇了。

氨基酸等有機物質過不了百年就會發生化學變化,而珍珠中的水分更加容易失去,因此,珍珠一般經歷六七十年,就會漸漸失去光澤,經歷150年左右將化整為零消散殆盡。這就解開了古墓無珍珠的謎團。

珍珠佩戴在身上,人體皮膚能不斷分泌出油脂與鹼性汗液,致使珍珠顏色變黃,這又是“人老珠黃”一說之淵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