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王興偷師,洞見未來


向王興偷師,洞見未來


未來什麼樣我不知道,但我堅定相信,未來二三十年一定會達到我們現在無法想象的美好和富足。就像改革開放之初,我們無法想象現在有多美好一樣。

對未來保持美好的期待,並在自己的領域,做一些積極的創新和改變,這就是我個人願意每天辛苦工作,願意多活上幾十年見證的原動力。


01

從一個小測試開始


我們先來做一個小測試:

假設一個場景,你和朋友在商業中心閒逛,碰到了一個網絡節目的街頭採訪,給你的一組問題是:

有人說,未來街上跑的基本都是無人駕駛汽車,你覺得可能麼?有人說,我們這一代人,人均年齡能活到100甚至120歲,你覺得可能麼?有人說,未來人手一個增強現實(AR)眼鏡,你覺得有必要麼?

如果你回答YES的話,簡單解釋下為什麼。

10秒鐘,想想你的答案。

在1999年,曾有人在美國街頭做過同樣的一個調查:”你有手機嗎?” “你覺得你需要手機麼?””為什麼?”

向王興偷師,洞見未來


為幫你省點流量,我把訪談記錄貼出來吧(視頻鏈接見參考資料【1】)。第一位大叔說:有手機也沒用,反正也沒人會打給我。

向王興偷師,洞見未來


一位小姐姐說,電話答錄機就夠了呀,在路上、火車或者開車,接電話都不合適。

向王興偷師,洞見未來


其他更多人,也努力給出了『完全不需要手機』的合理解釋:

向王興偷師,洞見未來


現在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智能手機成了人生活中最重要的工具,甚至人們把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又加了兩層,WiFi需求(WiFi needs)和電量需求(Battery needs)。

向王興偷師,洞見未來


這個紀錄片,僅僅是反映當時的人們見識短淺麼?不,我們看看1999年前後的手機發展史【2】:

1995年

第一款“翻蓋手機”摩托羅拉8900問世。

第一款可自編鈴聲手機——愛立信GH398。

1998年

第一款內置遊戲手機 諾基亞6110。

1999年

第一款摺疊式手機 摩托羅拉掌中寶328c。第一部智能手機 摩托羅拉天拓A6188

發現什麼了麼?其實在1999年,已經有大量廠商發佈了手機產品,只是大家還沒有意識到,這將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而已。

回過頭想想上面三個問題,是不是跟現在的VR、AI有點似曾相識?

知名科幻小說作家威廉·吉布森 William Gibson 說過:「未來已來,只是尚未平均而已。」

我們未來生活的樣子,其實現在已經發生了,只是還在實驗室裡、在創業公司裡、在富人和極客的家裡,還沒有普及到所有人而已。

02

洞察未來的能力段位


很喜歡36Kr的一句slogan:讓一部分人先看到未來。作為國內影響力最大的科技媒體,這作為公司使命非常貼切。

如果按照『對未來的洞察能力』來劃分的話,我們可以把人們劃分為4個段位:

1)多數活在當下的普通人

其實絕大多數人都並不關心未來是什麼樣,也並不需要關心。

相比於『未來機器人會不會搶走我們的工作機會』,他們更關心的問題是『體重降不降』和『薪水漲不漲』的問題,與其抬頭望天,不如低頭好好工作,開心生活。

2)能夠預測發展趨勢的聰明人

對於喜歡閱讀、獨立思考的人來說,判斷『未來的發展趨勢』其實並不太難。比如:

未來5G一定會研發推廣,而且會變得很便宜。

教育質量越來越高,外教不再是什麼富人才能享受的稀缺資源。

人工智能未來會替代很多行業,比如銀行櫃員、電話客服等等。

只要你知道『科技以人為本』和『科技爆發不可逆轉』兩條規律,大膽往後面推測,幾乎多數預測都會成真。

3)能預知大致時間點的行業專家

這個到了『預測時間點』階段,才是真正挑戰的開始,我們都知道人工智能會改變很多領域,但什麼時候會顛覆銀行呢?這個答案極少人能回答清楚。

通常,特定領域的大學教授、專業風險投資人、行業頂級專家,會持續思考這些問題,他們的答案最接近文問題的真相。

4)預測並親手實現的創業者

真正的最高段位洞察者,是創業者。

他們有了自己的判斷後,會制定一個願景,組建一個公司,花上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去實現那個願景。

甘地說過一句名言,Be the change that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 如果你想看到世界變成那個樣子,那就去親手實現它。

明勢資本在投資了馮大輝(Fenng)無碼科技後,在宣傳稿了引用了林肯的一句口號:”預測未來最好的方式就是參與創造未來。”

你看,創業者才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愛的人。下面我們來看一個最典型的洞察者。

03

典型四段位洞察者:王興


向王興偷師,洞見未來


在國內創業圈,王興以思考極深聞名。

他有兩張圖在圈內知名度很高:

第一張圖,王興早年在創立美團時,就分享過他預測互聯網趨勢的“四縱三橫”理論【3】

向王興偷師,洞見未來


“四縱”為娛樂、信息、通信、商務四大領域,而“三橫”是說每五年左右,會有一個大的技術變革,逐漸影響這四個領域,四縱三橫的交匯處就會有不同的機會。

王興最後又在自己的總結上加了一個預測,也就是未來的“物聯網”發展,所以圖示其實是湊成了四縱四橫,其他的三橫分別是搜索、社交、移動.

這個預測思路,成為後來很多創業者和投資人判斷趨勢的重要參考。

第二張圖,王興在美團2013年的年會上,放出了一頁PPT,為美團做了一份3年和8年銷售規劃。【4】

向王興偷師,洞見未來


在2013年初,當初美團年GMV只有55.5億,王興就拋出了一個千億和萬億的規劃,直逼阿里體量。當初很多人都不相信,簡直狂妄至極。

可是王興就是有本事帶著團隊,把這些目標拆解開來,一年一年都給實現了。優秀的執行力就是,當你把3個、5個不可能的目標都實現以後,後面的目標別人會開始相信你一定可以的。

他說:“創業對我來說是改變世界的方式,我希望活在一個更希望生活的世界裡,但我等不及讓別人去打造這個世界。”

有人曾問過王興一個問題:大家都覺得你預測未來很準,第一時間抓住了很多風口, 你有什麼獨特方法麼?他的答案我至今印象深刻:

預測未來幾乎是最難得事情,其實很難預測,不過也有一些辦法:

1)學習歷史,從歷史中尋找規律。

2)看看別人的預測,然後體會和學習

3)翻出來歷史上的預測,對比一下現在是不是準,然後學習。

他還說:其實美團的很多業務,我能判斷大概有些業務一定會發生,但無法準確判斷時間點。所以我們就每隔一兩年,派個團隊上去試一下,總不會太錯過機會。

這幾乎算是美團一個做新業務的精髓了。

最後一個問題:如何提升洞察未來的能力?

04

洞察未來的方法

我曾收集過很多牛人對成功覆盤的反思,包括王興、ElonMusk,貝索斯、張一鳴等,總結成一句凝練的話,就是:在變化的世界,抓住一些不變量。

1)抓住”時間”的不變量:歷史規律。

幾年前,我一直有一個困擾:人類學習歷史到底有什麼意義?研究清楚尼安德特人是兩萬四千年消失,或者一萬四千年,有什麼意義?如果我們把這些研究歷史的精力和資源放在解決現在問題上,豈不是效率更高?

直到後來我意識到,我們對於現狀和未來的很多洞察,都是基於歷史形成的。丘吉爾說,你能看到多遠的過去,就能看見多遠的未來。當你把很多事情,放到時間軸上來看的話,完全就不一樣了。

向王興偷師,洞見未來


人們總是以線性思維來判斷未來,比如:我現在在工廠每個月賺1萬塊錢,假設不漲薪也不降薪的話,三十年退休,我大概能攢360萬。

而我們這個時代的技術爆炸,往往是指數級發展的。比如摩爾定律預測,計算能力每18到24個月會翻一倍。下面這幅圖來自《奇點臨近》這本書:

向王興偷師,洞見未來


“我過去曾說這是技術商業史上最重要的一幅圖。現在,我想說,這是有圖像以來最最重要的一幅圖。” 著名風險投資家Steve Jurvetson說。

身在一個指數級爆炸的世界裡,人們習慣的線性思維往往全都是錯的。我們總是高估了新技術對現在的影響,而低估了對未來的影響。

下面這個圖來自一篇對我後很大啟發的文章《為什麼霍金、比爾·蓋茨這些大佬們,讓我們警惕人工智能?》【5】

向王興偷師,洞見未來


我們對於歷史的思考是線性的。當我們考慮未來35年的變化時,我們參照的是過去35年發生的事情。當我們考慮21世紀能產生的變化的時候,我們參考的是20世紀發生的變化。

線性思考是本能的,但是但是考慮未來的時候我們應該指數地思考。一個聰明人不會把過去35年的發展作為未來35年的參考,而是會看到當下的發展速度,這樣預測的會更準確一點。當然這樣還是不夠準確,想要更準確,你要想象發展的速度會越來越快。

總結一下,可以發現”時間線上”的規律,來幫我們預判未來。

寫到這突然想到一個有意思的事,我一直好奇,王興在2013年畫的那個增長曲線(上圖),是怎麼算出來的?猜測一定是個精細的財務預測,有大量的業務數據進行的評估。直到後來聽到某個美團高階總監說:想太多,,哪有那麼複雜,對於一個超高天花板、高增長的電商業務,增長都是類似的,照著淘寶和京東的曲線畫一遍,就是這個了。

OK繼續,下一個預測思路,看本質。

2)抓住”空間”的不變量:事物本質。

做產品經理久了,有個基本功是一定要練到家的,挖掘背後的真實需求。

用戶跟你說,這個外賣排序太亂了,你應該按距離排序。其實背後需求是,我想快速找到最近的餐館,我餓了等不及了。這時候你的解決方案可能是做一個15min快送專區,而不是把列表默認為按距離排序。

世事千萬變,不同的年代和不同的視角,會導致表象千變萬化。如果你今天被A觀點左右,明天又被BCD觀點所折服,那麼你將永遠無法真正洞察事情的真相。

我們這一輩子,我們可能需要思考幾萬個問題,但如果我們落回到本質上,只需要想清楚這幾十個問題,就足夠應付絕大多數的決策了;

我是誰,我想要什麼?人的本質需求有哪些?公司的本質什麼?商業的本質是什麼?商業競爭壁壘的本質是什麼?國家存在的本質是什麼?藝術作品的本質什麼?

技術一直在革新,時尚一直在飄忽不定,熱點也一直在層出不窮,而人性不會變,本質需求不會變,商業本質不會變。

2014年初,某次坐動車睡不著,我突發奇想,想整理下人都有哪些需求,於是掏出筆記本,寫了一篇《亙古千年,需求不變》的筆記。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太抽象了,作為一個具體的人,其全部時間/金錢都會花在衣食住行、健康、Sex、娛樂、藝術這些事情上面,而每個事情,可以按照疼痛程度、頻次、覆蓋人群等被丟到不同的象限。

以出行為例,無非分為國際長途、國內長途、城市內長距離和3KM內短途,李白當年坐著轎子進宮寫《清平調》,和你騎著摩拜去國博看一場展覽,沒有本質區別。

當我把人們的時間按照需求場景拆一下,然後再把古今中外的各種產品丟進去,一瞬間,突然就覺得一切都有序了。

向王興偷師,洞見未來


回到結論,洞察未來的根本方法,其實就是在變化的世界裡,抓住一些不變量。

這個變量就是規律和本質。再深看一步,其實這就是邏輯學中的歸納法和演繹法。

如何更近一步瞭解未來呢?歸納法的方法是,不斷分析歷史經驗,不斷總結規律,然後用來指導我們做判斷。而演繹法的思路是,設法洞悉事物的本質,然後不斷推導,用來指導具體的問題。


參考文章如下

【1】《1999接頭採訪:你需要手機嗎?》http://weibo.com/p/230444538d438e94692e2349aa92fd98fb7474

【2】《史上最全最詳細手機發展史》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1121/14/23665_705846576.shtml

【3】《為什麼“持續賭小概率事件”的人才能成功?》https://xueqiu.com/1948398032/82762836

【4】《2013年美團網年會王興演講全文》http://baixiaosheng.net/2226

【5】《【深度】從摩爾定律指數增長,看庫茲韋爾如何預測未來三十年》https://www.huxiu.com/article/126497/1.html

【6】《曾鳴:創始人最難邁過的坎是什麼?》http://www.sohu.com/a/226368321_118792

- END -


向王興偷師,洞見未來


福利:公眾號後臺回覆關鍵詞“阿里”,查收《阿里績效薪酬全案》


向王興偷師,洞見未來


關注求橙,菜單欄獲取更多有料乾貨


  • 美團幹嘉偉:每天前進30公里,才是跟上行業第1的科學節奏
  • 前阿里政委張麗俊:阿里的18羅漢怎麼培養出來的?
  • 前阿里副總裁:如何讓員工又猛又持久?
  • 前阿里鐵軍主帥:管理最大的浪費,是招來不對的人
  • 前阿里巴巴CEO衛哲:如何讓使命落地?企業家該有的認知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蘇傑:創業者—作為公司的首任產品經理,你需要知道這些
  • 前阿里中國事業部大區總經理:從平庸中脫胎換骨,打造高績效團隊(一)
  • 盈動資本創始合夥人:認知不對稱能造成多大的人生落差?
  • 萬事利絲綢董事長
    :萬事利絲綢如何衝出傳統的重圍?
  • 中歐市場營銷協會會長:CEO的品牌修煉
  • 前阿里鐵軍主帥:溝通,做不好就是瞎指揮

…………



向王興偷師,洞見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