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古文明发展的核心地区在湖南

中华上古文明发展的核心地区在湖南

中华上古文明发展的核心地区在湖南
中华上古文明发展的核心地区在湖南

一万年以前的中国

从中国汉字的发展演变规律上看,从虞朝时期我们中华文明发展的高度上来看,毫无疑问早在距今一万年前的中国已经是一个文明发展相当成熟的中国!其文明发展的程度很可能已经拥有了金属工具的制造能力,文字能力,发达的陶器,大面积的农耕生产能力,大型木结构建筑能力,邦国的形式,政治管理制度等等。

根据虞朝时期中国的版图和文明发展的轨迹来看,一万年前的中国版图面积不会太大,很可能比较集中,所处的地域很可能就在今天中国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的某个区域之内。

中华上古文明发展的核心地区在湖南

八千年前的中国

距今将近九千年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不仅已经拥有了发达的农耕生产和酿酒技术,更有了能够充分显示文明高度的音乐和文字,以及木结构建筑的大型房屋!距今八千年前的湖南高庙遗址,不仅仅拥有大型的木结构建筑,而且还是高耸入云和亭台楼阁一应俱全!尤其是在高庙陶器上发现的大型双帆船图案,更是有力的证明了早在八千多年前的中国就已经拥有了非常发达的造船技术和航运技术!

通过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宝鸡、四川、河南、山西、以及江浙等地区青铜器的出土来看,距今六千年至八千多年前的中国,其文明发展的轨迹毫无疑问是沿着长江流域而发展的,文明发展的核心很可能就是今天的湖南地区。

距今六七千年以上的散氏盘铭文和同簋铭文,不仅证实了虞朝的真实存在,同时还证明了虞朝高度发达的文明程度!距今六千多年前的虞朝很可能是我们中华历史上文明发展程度最高的朝代!不仅有着高度文明的一切代表元素,还有着极其发达的思想成就!

中华上古文明发展的核心地区在湖南

虞朝时期的文明发展轨迹

由于虞朝时期的文明发展是沿着长江流域而发展的文明,虽然文明发展的程度非常高,但并没有形成区域化或地域化的带动性文明,其文明发展的模式从地图上看就是一种线性发展的文明,主线就是整个长江流域!因此,虞朝时期的中国版图看着似乎面积很广,但实际上就是一条主线上的若干个点,既不能构成实际上的中国版图,又不具有国家地理上的说明意义。这种线性文明的最大缺点就是其主线不能出现任何问题,一旦主线出了问题,则主线上的各个点就会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而无法控制。

距今五千七百年至六千年左右,一场几十万年不遇的超级大洪水在长江流域爆发了,滔天的洪水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将几万年、几千年以来的文明发展成果摧毁殆尽!很多受大洪水侵害较轻的中国人都乘船出走了海外,由此创造并产生了世界人类文明!

线性文明的脆弱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大洪水面前被充分的暴露出来,所有的核心文明全部荡然无存!出走海外和向中国北方迁徙的中国人所携带的文明含量不足核心文明的几十分之一!但就是这几十分之一的文明含量不仅创造了世界人类文明,还缔造了我们中华的炎黄文明!

炎黄文明

大洪水过后,大量没有出走海外的中国人从长江流域周边向中国的北方迁徙,大约只经过了短短五六十年至一百年的时间里,就在中国的北方形成了新的文明雏形!这个文明雏形的领头羊毫无疑问就是前期虞朝时期最强大的虞吴二者!因为他们所掌握的文明元素和文明内涵要远远的高于其他群体。重新发展起来的虞吴二者,没有了以往水乳交融的关系,也没有了虞的领导地位,而是反目成仇展开了多年的相互厮杀!厮杀的结果是吴的惨败和虞的残胜!

从青铜器铭文的记载和解读结果来看,我们只看到了黄帝通过韬光养晦推翻后虞统一中国的记录,而没有发现黄帝究竟是如何韬光养晦的记载!但通过对韬光养晦这个汉语成语的理解,我们认为黄帝就是暗地里偷偷发展自己、充实自己,不断的扩展自己的力量,但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不显山露水的情况下完成的!黄帝统一中国的想法和天下为公的理念并不是称帝之后才有的,而是在韬光养晦的期间就已经成型和成熟!黄帝推翻后虞的战争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战争,而是一次性实现中国统一的战争!这一点有铭文作证,黄帝称帝之日就是中国统一之时!其称帝后颁布的第一道旨意就是全国统一度量衡!

从秦公一号大墓石磬铭文来看,从三星堆石柱铭文来看,从山东出土的青铜器铭文来看,黄帝统一的中国并不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中国,很可能只是河南、陕西等周边区域那么大。

中华上古文明发展的核心地区在湖南

青铜器仲师父鼎铭文不但真实的记录了黄帝称帝的历史,还记录了黄帝称帝时所提出的各项重大举措,既要天下为公,又要继续开疆拓土!由此使得“开疆拓土,永无止境”的宗旨与秦公一号大墓石磬铭文中的说法产生了相互印证!统一不是最终的目的,继续开疆拓土才是黄帝制定的国策和大政方针!

开疆拓土,永无止境!

根据青铜器铭文的解读,我们认为黄帝建立的中国很可能是黄朝,黄帝仙去之后,黄帝统一的地盘就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的夏朝,夏朝的寓意就是“首领打下的江山!”以首领江山为依托继续开疆拓土的就是后来强大无比的秦朝!秦的使命和宗旨就是不断的开疆拓土!秦朝之名就是在不断的开疆拓土中产生的!

开疆拓土,永无止境!那么,是不是真的永无止境呢?当然不是,如果真的是永无止境的话,今天的地球最少有三分之一都是我们中国的版图!因为当时的世界,没有任何一支力量能够与强大的秦朝相抗衡!

黄帝统一中国的年代大约发生在距今4700年至5000年之间,秦的开疆拓土也发生在这一年代稍后。大约经过了五六百年的努力和奋斗,真正意义上的全中国统一在距今4100年至4400年左右得到实现!从此之后,中国在秦朝的领导之下开展了全中国的经济建设,由此产生了都江堰、灵渠、驰道等等数都数不清的大型造福于民的世代工程!

开疆拓土,永无止境!但在距今4100年至4400年左右时,这项一直持续了五六百年以上的黄帝宗旨被暂停执行了!因为秦已经完成了所有的开疆拓土的任务,因为此时秦朝的版图已经与我们今天的中国基本相同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秦朝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了开疆拓土的任务和使命了呢?这个原因就是——大海!

开疆拓土,永无止境!止境,就是大海!秦,开疆拓土的目标就是一直要打到四面见海为止!只要前方不是海,就一直继续下去,直到见到海为止!向东到达东北,包括今日的俄罗斯部分地区,向南到达广东、广西和江浙沿海,向西则到达今日甘肃的大部分地区,向北则包括今日的外蒙古!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为什么中国有海内之说?为什么说“四海之内皆兄弟?”意思就是中国的边境是以大海为界的,大海以内的陆地就是中国!大海以内的中国人都是兄弟!或许有人会问“向西为什么只到了甘肃境内,而没有到达新疆呢?”凡是对甘肃和新疆接壤地理环境了解的人都知道,那是一个飞沙走石的大戈壁,那是一个上千里长的无人区,那是一个寸草不生的荒芜之地!在没有公路的年代,在没有现代交通工具的年代,在后勤保障无法保证供给的条件下,要想穿过上千里之长的茫茫戈壁,谈何容易?锐利的戈壁石,坚硬如铁板一样的地面,就像是一把大锉刀,几下就能将马掌给磨穿!

今日之中国,之所以有今天的中国版图面积,是黄帝“开疆拓土,永无止境”的旨意,是秦朝历代帝王坚决执行的结果!黄帝开创了人类历史上首个国家统一的模式!而秦朝却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全中国统一!可以说,没有黄帝的雄才大略和英明,就没有我们今天的中国,没有秦朝的坚决执行和奋勇拼搏也没有今天的中国!中国,是黄帝创造的!中国,是秦朝完成的!作为炎黄的子孙,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记住他们,知道他们,了解他们,因为没有他们的无私奉献,就没有今天的我们!

广西的灵渠是秦朝士兵所建,广西的米粉为秦朝士兵发明,统一完成,放下刀枪拿起了锄头,开始了全方位的经济建设!这让我想起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他们与几千年前的秦朝士兵一样,也是在剿灭最后的顽匪之后放下了刀枪拿起了锄头,硬生生的在茫茫戈壁上创造出了人间奇迹!如果说要评选这个世界上的第九大奇迹,我这一票毫无疑问的会投给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因为他们所创造的奇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惊天奇迹!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很可能也是最后一次!

最后我要说明的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开创的人间奇迹,是用无数解放军战士的双手一锄头、一锄头的刨出来的!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

订购杜钢建《文明源头与大同世界》、诸玄识《虚构的西方文明史》、董并生《虚构的古希腊文明》及《稻生一》、《稻可道》,请点击大同书城“阅读原文”。

支持大同思想网!请长按后打赏

关于大同思想网:大同思想网是由大陆新儒家代表、湖南大学法学院原院长杜钢建、青年学者枕戈、天地人律师事务所邹红艳律师、岳麓书院唐宏站博士发起,并有学界代表人物郑佳明、卢德之、陈明、秋风、林安梧、黄玉顺、伍继延、杜文忠、韩星、何真临、曾亦、韩秉欣、黄守愚等一大批学者支持的文化学术网,于2012年9月1日在湖南长沙成立。网站以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实践法治中国为当下目标,弘扬王道文化、中道思想、大同理想,并希冀中华文化的全面复兴。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大潮中,大同思想网已成为中国独具特色的国学网站之一。

关注大同思想网

18670082891

[email protected]

大同思想网

http://www.dtsx.or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