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傳說:北京城的由來

傳說朱棣在做皇子的時候,經常遭朱元璋其他兒子的妒忌,有幾次差點遭遇不測,因此有一次他請教劉伯溫如何能躲過,劉伯溫對朱棣說:“遠離京師,避禍於幽。”朱棣聽完馬上向朱元璋上表說:“蒙元餘孽未消,臣子願請天兵鎮守北疆。”朱元璋欣然同意,冊封朱棣為燕王,鎮守幽州,並給朱棣十萬兵馬。

老北京的傳說:北京城的由來

朱棣

過了幾天,朱棣準備齊整去教軍場清點兵馬,但是到了那裡一看,這十萬兵馬小的騎不了高頭馬,老的拉不開寶雕弓,明顯是老弱殘兵,更別說打仗了,就是排隊買東西也屬於照顧級別,後來一打聽才知道是其他皇子為陷害他而偷樑換柱了。朱棣沒辦法,只能又去找劉伯溫,劉伯溫笑笑地說:“請殿下發給他們每人十兩銀子,再放假一天,並告訴他們此次出征凶多吉少。”朱棣不解地看了看劉伯溫,但還是按此吩咐下去了。

一天之後,當朱棣再次來到教軍場時,看到回來的都是青壯年士兵,那些老弱病殘的士兵都不見了,於是他趕緊去找劉伯溫問明情況,劉伯溫說:“殿下有所不知,我讓你放假一天,就是讓這些老弱病殘的人回到家和他們的家人告別,發給銀兩並嚇唬他們,他們肯定認為這次是必死無疑,因此他們必然會哥哥替代弟弟,兒子替代父親來出征。”朱棣這時才恍然大悟,劉伯溫接著說道:“等到了地方,安頓好後,你儘可讓這些士兵給家裡去信,這樣他們的家人就會舉家過去,殿下那邊也會人丁興旺的。”劉伯溫又掐指算了一陣,繼續說:“你儘可往北去,途中不會有敵人阻擋,到了人吃血米、泥鍋造飯、草做鍋蓋的地方,你就要儘快整頓,做到田野闢,人口增,充實部隊,以應後患。”朱棣問:“什麼後患?難道蒙元還會大舉進犯不成?”劉伯溫笑笑說:“患於南方。”朱棣再如何問,劉伯溫也不回答了。朱棣謝過劉伯溫後就出發了。

想當初的北京是一片苦海,誰都管它叫“苦海幽州”,人們都躲在西面和北面的山上,把苦海讓給了龍公和龍婆。

幽州的中心是薊城(今北京城西南,或薊縣)。上古稱為“薊”,是薊國的國都;春秋中期,燕國滅薊國,遷都於此,改名為“燕京”。

漢朝至西晉時期設有幽州刺史部,以春秋戰國的燕國國都薊縣為中心。十六國、隋朝、唐朝,幽州的名稱、治所時有變化(隋煬帝時叫涿郡,唐太宗天寶年間叫范陽郡),但位置基本不變。

就這樣過了好多好多年,來了一個穿紅襖短褲的小孩,他自稱哪吒,跟龍王、龍子整整打鬥了九九八十一天,終於拿住了龍王、龍婆,而龍子龍女跑了,躲到了今天玉泉山附近。之後這片苦海的水才慢慢退下去,陸地漸漸露出來。小哪吒又封了各處的泉眼,把龍王、龍婆鎖在一處最大的海眼裡,上面砌了一座大的白塔,這塔就是現在的北海白塔。漸漸這裡人越來越多,從村變鎮,“苦海幽州”也變成“陸地幽州”了。

“苦海”時期,在北京城生活過得很苦,苦到用泥做鍋,用斗量柴,人們為了紀念那個時期,就流傳下這麼一句口語,叫“泥鍋造飯斗量柴”。

其實“泥鍋造飯斗量柴”是明朝時期流傳下來的,那時燕王朱棣初到封地,看到這裡荒涼無人,於是燕王就回奏說:幽州是“泥鍋造飯斗量柴”。

燕王走到幽州邊塞以後,士兵都受不住了,再加上已經深秋,天氣寒冷,許多人生病死了。朱棣沒辦法,只好就地紮營。連續多日的行軍,現在終於可以歇息了,大家於是趕緊埋鍋造飯,朱棣趁機視察軍營,走在營地裡看到紅紅的高粱米做的飯,再看士兵們用砂鍋煮飯,用槁木當鍋蓋,突然想起了劉伯溫的話,於是下令部隊不再前行,開始營建城市,休養生息,為“應後患”做起了準備,而他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劉伯溫所說的“患於南方”是指自己與朱允炆長達四年的靖難之戰。

傳說朱棣到了北京這個地方,整頓兵馬,想起了臨走時劉伯溫給他的一封信,讓他安頓好人馬後再拆開,這時不就正好看看嘛。

於是朱棣打開信一看,上面寫著:“殿下拆開此信說明您已經到了幽州,此地左環滄海,右擁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濟,誠天府之國。今此地有兩人可助殿下,乃是一僧一丐,僧名廣孝,丐名萬三,務必找到兩人方可成大事。”朱棣看完頻頻點頭,但轉念一想:不對啊,這裡這麼大,讓我怎麼去找啊,總不能把所有的和尚和乞丐都抓來一個個認吧?這個牛鼻子老道說都也不說清楚點。但沒辦法,朱棣只好派人四處尋找這兩位高人,找了有好幾個月,也沒個著落。

這一天,朱棣實在無聊,就帶著一幫隨從出去打獵,走到京西見山上古木參天,雲霧繚繞,泉水潺潺,一派仙境,就想在這裡歇息,剛下馬就聽到鐘鼓齊鳴,從山上走下來老老少少的和尚,一個帶頭的老僧來到他面前跪在地上說:“臣僧姚廣孝拜見燕王千歲!”朱棣一聽,樂開了花,馬上拉起老僧進到山上廟中。

老北京的傳說:北京城的由來

姚廣孝

姚廣孝本來為朱棣準備好了寶座,可這會兒朱棣不坐,卻讓姚廣孝坐在了上面。朱棣整理好衣冠,拜了一拜,並說:“先生大智,可否出山輔佐小王,修建北京城?”

姚廣孝詫異道:“殿下何出此言?貧僧方外之人,無德無能,怎敢勞殿下大駕?”

“高僧不要推辭,小王出南京時劉伯溫曾多次推薦高僧,望高僧出任小王的軍師,萬萬不可推辭!”

姚廣孝微微一笑:“又是這個老道害我不能清修啊,那好吧,如果殿下不嫌貧僧道行微末,那麼貧僧願意助殿下一臂之力。”

就這樣朱棣請到了姚廣孝,但乞丐萬三去哪裡找啊?眼看駐紮在這裡已經半年時間了,這一日燕王身穿便服帶著幾個隨從到市集散心,路上看到一個又髒又臭的乞丐正和一個燒餅鋪的夥計打架,夥計大喊:“你怎麼吃燒餅不給錢!”那個乞丐眼一瞪,說道:“你瞎眼了?我沈萬三還能白吃不成?剛才我明明先給了你錢。”

老北京的傳說:北京城的由來

沈萬三

朱棣一聽“沈萬三”這三個字,一看又是個乞丐,趕緊派人把他帶進宮裡。朱棣看到這個乞丐連吃燒餅都沒錢給,就有點懷疑,但想到劉伯溫每次的預言都對,就耐著性子對這個乞丐說:“先生,小王需要修建北京城,特請先生籌措銀兩,不知先生方便否?”這沈萬三哪見過這個陣勢,嚇得直哆嗦。沈萬三越這樣,朱棣越生氣,下令一個字“打”,可憐沈萬三因為一個燒餅被打得皮開肉綻,最後朱棣急了,叫人給沈萬三帶上大枷遊街示眾,當走到今天地安門的位置,沈萬三一下暈倒在地上,旁邊押解的差役頭一看沈萬三也挺可憐的就停了下來,自己坐在旁邊抽起了煙。沒抽一會兒,沈萬三慢慢醒了,差役頭拿了點水給沈萬三喝,沈萬三嘟嘟囔囔地說:“我就在這兒了吧!”——他的意思是自己可能要死在這了。但那個差役頭沒聽清,就聽到“在這兒了”,馬上報告朱棣,朱棣派人順著沈萬三昏倒的地方挖出一條深溝,再往裡挖,竟挖出了十窖銀子,這裡就留下了十個大坑,十個大坑都積滿了水,就被叫作“什剎海”了,而沈萬三昏倒、差役抽菸袋的地方就叫作“菸袋斜街”了。

朱棣得了這麼多錢但覺得還不夠,又押著沈萬三往南邊走,沈萬三又昏倒在地,大夥兒一看上次昏倒的地有錢,這次還是外甥打燈籠——找舅(照舊)吧,別說,這裡還真又挖出了幾個大坑的金子銀子。慢慢這裡積水多了,就叫作“金銀池”了,後來這裡被養金魚,就傳成了“金魚池”。

這下能人有了,金銀也有了,朱棣終於把這麼個偌大的北京城建造了起來。朱棣在這裡一來鎮守北疆,二來韜光養晦,準備應對他的“南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