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后踏上抗日救国路,创办银行却上交国家,去世后李嘉诚扶灵

九一八后踏上抗日救国路,创办银行却上交国家,去世后李嘉诚扶灵

庄世平先生

他创办银行,公司发展到拥有50家分行、员工2000多人、总资产达733亿港元的实力雄厚的商业银行,荣登世界500大银行之列。可他一句话没说,也没要任何股份,直接就无偿上交国家了!

一辈子跟巨富高官打交道,有求必应,是香港真正的“黄大仙”,自己却穷到没车没房,全家始终住在银行宿舍里,甚至恩爱一生的老伴儿,生病了,连间好点儿的医院都住不起,悄悄转院到深圳。

一辈子这么折腾,这个人,他到底图个啥?

庄世平先生,1911年1月20日生于广东省普宁县果陇村一个世代饱读诗书的殷实侨商之家,祖父庄书良是位博学多才的企业家,父亲庄锡竹经营着代表本家族旗号的“协裕批馆”。

1933年大学毕业后,庄世平南渡泰国省亲,应友人之邀,投身教育事业。数年呕心沥血,培养华侨子弟,宣传抗日救国,直至学校封闭。

九一八后踏上抗日救国路,创办银行却上交国家,去世后李嘉诚扶灵

运送抗日物资

抗战开始后,日军进攻上海,庄世平又在新形势下,积极推动泰国华侨抗日联合会与国内地下党的联系,进一步为国内抗日贡献力量。同时组织侨胞捐款支持八路军、新四军,引导大批华侨青年回国参加革命队伍。

1949年,庄世平靠借来的1万美元创办南洋商业银行,在香港中环德辅道中167号开业,当日庄世平挂起了香港岛上第一面五星红旗。

直到庄世平退休时,南洋已经发展成为拥有50家分行、员工2000多人、总资产达733亿港元的实力雄厚的商业银行,并在世界500大银行之列。

九一八后踏上抗日救国路,创办银行却上交国家,去世后李嘉诚扶灵

干出了这么大的企业,要点股份和好处,也不是不可能,可他一句话没说,也没要任何股份,直接就“傻傻地”无偿上交了!

几十年里,庄世平拿着跟银行普通干部一样的工资。知道庄世平并不富裕的李嘉诚,曾多次提出要在物质生活上帮助他,但都被拒绝了。反倒是要创办汕头大学这种“别人家”的事情,让他向李嘉诚开了口。之后,李嘉诚旗下的基金会不断投放资源在汕头大学的发展,至今捐款额超过30亿元。

九一八后踏上抗日救国路,创办银行却上交国家,去世后李嘉诚扶灵

十多年前,香港金融界知名人士刘梦熊问庄世平:“你这辈子哪件事令你最难忘?”庄世平回答:“五十年代初,我在银行做经理时,协助国家购回一幅有书圣王羲之十七个真迹的墨宝,这件事我感到最开心!”

有一年庄世平出席国际金融研讨会,有人介绍说:今天与会的金融大亨中有一位香港老头儿,他是国际金融界的一位传奇人物。他身无分文,住的还是宿舍。会议结束后,助手扶着庄世平老人走出会场,在走道两侧,与会者一字排开,让庄世平先离开,向老人家表达钦敬之意。

2007年6月2日,庄世平在香港逝世,享年97岁,李嘉诚、董建华等扶灵送别。作为南洋商业银行创办人,又是从全国政协常委的高位退下,一生与巨贾高官打交道,没有个人房产及企业,一直到他离世时,都还居住于香港中银提供在跑马地荷塘道有52年楼龄的陈旧宿舍。

九一八后踏上抗日救国路,创办银行却上交国家,去世后李嘉诚扶灵

直到去世时,庄世平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都没有一个在政界和商界出任要职,更没有什么产业、企业或者记在别人名下的股份,他的长子庄荣叙到退休前也不过是以租车送货、开巴士维生的普通香港人。

放着大富大贵的人生不过,非要呕心沥血的过一生,完全不为自己和家人谋私利,庄世平,到底图个啥?

他说,他16岁就追随共产党,既不为官也不为利,只是受了洋人太多气,希望争口气,让中国人在国际舞台上强盛,有地位、有尊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