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藏|老鐵壺“逆襲”:十年收藏增值數十倍

品藏|老铁壶“逆袭”:十年收藏增值数十倍

釜師大國壽朗作蘭花漢詩鐵壺

文 | 楊麗娟

中國是茶文化的發源地,近年來,國人對茶文化的熱愛逐漸延伸到了收藏界,茶具受到越來越多收藏者的青睞。日本老鐵壺更是在近幾年成為中國藏家的新寵。

日本老鐵壺第一次正式登上國內拍場是在2008年2月,那是上海的一個拍賣會,一件明治18年的日本鐵壺上拍,估價僅5000元至8000元,最終流拍。當初的收藏者們恐怕想不到,幾年之後的匡時近代茶道具專場拍賣會上,一件龜文堂初代波多野正平造的鐵壺竟然以149.5萬元的高價成交。自此,珍貴的日本老鐵壺可謂一壺難求。

從千元流拍到一壺難求,日本老鐵壺憑什麼“逆襲”?

鐵壺收藏家梅林先生認為,一把好的日本老鐵壺不僅能夠喚醒陳年老茶的獨特香氣,還是集雕塑、繪畫、書法、鑲嵌工藝等於一身的藝術品。由於深受中國文化影響,日本老鐵壺上的書法、繪畫等,可見中國傳統文化的影子。

品藏|老铁壶“逆袭”:十年收藏增值数十倍

梅林在欣賞日本老鐵壺

品藏|老铁壶“逆袭”:十年收藏增值数十倍

龜文堂波多野正平造高浮雕穿雲龍鐵壺

品藏|老铁壶“逆袭”:十年收藏增值数十倍

永保堂名人樂衝作青銅紋鏡蓋鐵壺

好的鐵壺獨一無二

鐵壺,起初在日本茶道中被稱為鐵釜。鐵釜是沒有提樑和壺嘴的,煮沸的水需用竹勺舀出來。因為使用時不方便,後來就有人在鐵釜的一面造出一個向外倒水的壺嘴,又在釜上安了一個能將釜提起來的提樑,這樣的鐵容器就是鐵瓶,也就是現在的鐵壺。

江戶時代天明期(1780年代)的古文書記載有“鐵瓶”。鐵壺在日本民間開始普及就是在這一時期。到了明治時期,隨著茶道在民間推行,鐵壺的使用更加普遍。眾多精美且雕工精細的鐵壺在此時產生。

據梅林介紹,日本鐵壺分為南部壺與京都壺兩派。

京都壺受當時皇家貴族和漢文化影響,因其工藝精湛、外形精美被納入收藏品的範疇。如今收藏者最青睞的龜文堂、龍文堂、金壽堂、光玉堂四大堂號所造的鐵壺就是京都壺的代表。

這四大堂號的鐵壺,幾乎每一把的製作都需要80道以上的工序。製法分為鑄造和鍛造兩種。鑄造採用模具灌注的方法,敲碎模具後方能取出鑄好的鐵壺;鍛造鐵壺主體需整鐵手工打造,更是耗時耗力。因為模具的“一次性”和手工打造的獨特,好的鐵壺可以說每一把都是獨一無二的。

品藏|老铁壶“逆袭”:十年收藏增值数十倍

龍文堂安之介造嵌金銀湖光山色圖鐵壺

品藏|老铁壶“逆袭”:十年收藏增值数十倍

光玉堂御釜師佐藤堤造嵌金銀山水家屋圖鐵壺

每把壺煮水的味道不同

梅林第一次聽說日本老鐵壺是在2006年,一位香港朋友告訴他,這種壺煮出來的水溫度高、保溫性好,泡出來的陳年普洱香氣不一樣。聞聽此言,醉心普洱的梅林心動不已,一心想尋一把日本老鐵壺。奈何當時幾乎無人知曉老鐵壺。幾經輾轉,他才通過網絡從臺灣購得了心心念唸的老鐵壺。收到實物,只見樸素的鐵壺難掩冷峻的光澤,梅林迫不及待地煮水泡茶,抿上一口,唇齒生香,就這樣,他開始沉浸在鐵壺的世界欲罷不能。

最初,他只覺得老鐵壺泡出的茶格外香,把玩了十多年老鐵壺之後,他發現,每把壺煮出的水味道都不同。梅林說,日本鐵壺以生鐵為原料,採用鑄造或鍛造工藝製成,老鐵壺煮水,能夠釋放出易於被人體吸收的二價鐵,同時,含有多種微量元素的鐵壺透氣不透水,能夠軟化水質,使得煮出的水具有山泉一樣的口感。

2006年至今,梅林每拿到一把壺,就會反覆試水、試壺,也是在這個過程中他才明白,不同時期的鐵質不同,鐵壺裡含有的微量元素有差異,煮出水的味道自然也不一樣。

如今,幾千把壺一一試過,他已能夠憑藉煮水的味道以及鐵壺的顏色、聲音,判斷鐵壺的材質。比如,紅砂鐵壺煮水效果最好,聲音通透,壺的表面隱約可見紅斑、青皮,這是微量元素在高溫下發生了變化的緣故;砂鐵壺顏色均勻,效果次之;和鐵壺(又叫銑鐵)再次,數量也相對多一些。

一把壺就是一幅畫

複雜的工序,誕生了經久不衰的獨特作品。

由於戰爭期間鐵製品管制,日本鐵壺不僅產量劇減,而且許多製成品也遭遇毀壞,再加上民間流傳過程中的保養不善,鐵壺存世數量大減,能夠完好保存至今的老鐵壺實屬稀有。

“在已經如此稀有的日本老鐵壺上,還能看到那麼多中國文化元素,怎麼不令人心醉?”梅林說,“鐵壺的形狀最早就來源於中國,而壺身的紋飾則更直接地體現出中國文化的影響。”

他隨手拿起一把壺,滔滔不絕地介紹:“這把‘大國壽朗造漢詩壺’,距今約有150多年,採用失蠟法鑄造,壺的一面是隸書《長幹行》,另一面是行草《春曉》,壺上的很多紋飾其實是借鑑了中國的青銅器。”

品藏|老铁壶“逆袭”:十年收藏增值数十倍

大國壽朗作唐詩《春曉》《長幹行》鐵壺

換另一把壺,壺身沒有文字,卻是一幅高士童子圖,綿延的山裡小橋流水、亭臺樓閣,揹著包袱的童子跟著高士行走……

“只瞧上一眼,我就想到中國的宋畫,想到過去的高士帶著童子,背上茶具,在山間烹茶。”梅林說,“如果把壺身展開,這就是一幅意境悠遠的中國畫。”

有時,梅林也會遇到看不懂的“中國元素”。比如,很多日本老鐵壺上刻有螃蟹。梅林起初看不明白,直到後來見到一把螃蟹配“橫行千里”漢字的鐵壺,才曉得這一層意思。後來多方請教,原來螃蟹在日本還有直爽的意思,象徵著文人直來直去的性格。

從日本製造的老鐵壺中探尋和感受濃濃的“中國風”,是梅林這位中國藏家最愜意的享受。或許,也是這種來自異鄉的茶具在中國收藏圈獨樹一幟的重要原因。

品藏|老铁壶“逆袭”:十年收藏增值数十倍

極具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土瓶型鐵壺

品藏|老铁壶“逆袭”:十年收藏增值数十倍

馬益群

資深收藏版編輯,中國副刊品藏欄目主持人。親歷了中國收藏界和藝術品市場興起發展的整個過程。雅好收藏,偏喜奇石、紫砂壺。出版專著《大漠奇石》。現擔任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奇石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END—

一壺難求

品藏|老铁壶“逆袭”:十年收藏增值数十倍

熱門閱讀文章

品藏|老铁壶“逆袭”:十年收藏增值数十倍
品藏|老铁壶“逆袭”:十年收藏增值数十倍

長按二維碼關注“中國副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