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吕被灭族教会了我们什么?贪婪又目光短浅是取祸之道

吕后病逝之后,帝国的权力格局发生了巨变。

吕后活着的时候,帝国皇帝只是一个小孩子,所以吕后就成了帝国的执政官。现在吕后死了,谁来当这个帝国的执政官呢?

辛巳,高后崩,遗诏赐诸侯王各千金,将相列侯郎吏皆以秩赐金。大赦天下。以吕王产为相国,以吕禄女为帝后。——《史记》·吕太后本纪

诸吕被灭族教会了我们什么?贪婪又目光短浅是取祸之道


吕氏家族显然无法推出一个人来接替吕后的位置。

功臣集团似乎也无法推出一个人来接替吕后的位置。

皇族好像也没有力量推出这样一个人来接替吕后的位置。

在这种背景下,帝国还想重新布局,就有些复杂了。

基于功臣集团的利益,他们希望夺回军政大权。周勃是太尉,应该由他来掌握帝国的最高军事权力;陈平是相国,应该由他来主持政府的日常工作。问题是:皇帝年幼,谁来当皇帝的监护人呢?无论是周勃还是陈平,恐怕都不敢谋求这个位置。

基于刘氏皇族代言人刘章的利益,他希望自己的哥哥(齐王刘襄)当皇帝。因为,现在的小皇帝只是吕后扶持的傀儡,缺乏行为能力。所以,不如让刘邦的长孙(齐王刘襄)来当皇帝。从理论上讲,刘章的想法并不离奇。但无论是功臣集团还是外戚集团,显然都不希望帝国出现这样一位强势的皇帝。

刘襄当了皇帝,背靠着齐国,有魏勃之类的人当助手,又有刘章、刘兴居那种如虎如狼的弟弟辅佐,再加上他娘家人都是传说中的恶人。这种人当了皇帝,恐怕随时都会把功臣集团和外戚集团挤到舞台边缘,甚至挤下舞台。

基于外戚集团的利益,他们希望保留吕后时期的一切权力。护卫帝国都城的南军和北军依然由外戚集团成员控制;外戚集团的主要成员,一方面在地方裂土封王,一方面在中央政府主持工作。但处于当时的格局下,恐怕就连外戚集团的主要成员,也会觉得这是一种奢求。

现在的形势就是——功臣集团和外戚集团联合起来抵制以刘章为首的刘氏皇族,而功臣集团和外企集团又在联合中不停地内斗。

诸吕被灭族教会了我们什么?贪婪又目光短浅是取祸之道


在这种背景下,功臣集团通过种种方式,希望吕氏家族认清形势,赶紧把军权和相权交出来。作为补偿,吕氏的那些诸侯王可以回封国,功臣集团保证不追究。

功臣集团的这番话,是通过郦寄(郦商的儿子,与吕禄是好朋友)传达给外戚集团的。

“高帝与吕后共定天下,刘氏所立九王,吕氏所立三王,皆大臣之议,事已布告诸侯,诸侯皆以为宜。今太后崩,帝少,而足下佩赵王印,不急之国守藩,乃为上将,将兵留此,为大臣诸侯所疑。足下何不归印,以兵属太尉?请梁王归相国印,与大臣盟而之国,齐兵必罢,大臣得安,足下高枕而王千里,此万世之利也。”——《史记》·吕太后本纪

郦寄的话合情合理。从利害关系上讲,功臣集团这样劝说吕氏,未必就是想趁势对吕氏斩尽杀绝。因为,外戚与皇族互相牵制,留一下弱势的皇帝,功臣集团才可以追求到最大的利益。

诸吕被灭族教会了我们什么?贪婪又目光短浅是取祸之道


但功臣集团提出的这种套方案,吕氏显然无法接受。一方面,让一个人交出既得利益,本就是难之又难的事;另一方面,吕氏交出中央政府的权力后,他们的政治对手会不会趁斩尽杀绝呢?这是谁也不敢保证的事。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吕氏不交出中央政府的权力(尤其是南军和北军的权力),汉帝国的权力之争,就只能通过流血的方式解决了。

吕氏手握随时能让大家死于非命的利器,而且他们又缺乏控制局势的能力,如果不把吕氏铲除,大家能睡着觉吗?

如果吕氏对局势的分析一致,吕氏就有可能躲过被屠杀的命运。换而言之,如果吕氏选择退缩,虽然未必能全身而退,但这种机会是存在的;如果吕氏摆出一副拼命的架式,虽然未必能把政治对手镇住,但这种机会是存在的。

问题是,现在的吕氏内部声音不齐:有人认为应该退缩,有人认为应该硬撑,这可就坏事了!在这种背景下,一方面削弱了吕氏的实力,另一方面也无法消除功臣集团的恐惧感(因为南军和北军抓在吕氏手中,吕氏就拥有先下手为强的优势)。

使人报吕产及诸吕老人,或以为便,或曰不便,计犹豫未有所决。——《史记》·吕太后本纪

在这种背景下,吕氏终于被屠杀了。

诸吕被灭族教会了我们什么?贪婪又目光短浅是取祸之道


因老齐王刘肥病逝,所以齐国是少壮派当权。而齐国也是吕后执政时期,利益受损最大的利益集团之一。

在吕后执政期间,齐国一共被割走三个郡(城阳郡送给了鲁元公主,济南郡变成了吕国,被吕产占据;琅琊郡变成了琅邪王,被刘泽占据)。现在吕后死了,刘襄、刘章和刘兴居兄弟,自然都想夺回曾经属于自己的一切,更想借此机会更上一层楼。

吕后活着的时候,刘章就一副不服不忿的样子;吕后刚死,刘章就通知自己的哥哥,准备用武力清理吕氏。

在这种背景下,齐王刘襄先是搞定了齐相召平,又搞定了琅琊王刘泽,随后发兵济南郡。短短几天的时间,齐国就把失去的地盘全部夺了回来。接下来,齐国打着清理吕氏的旗号,大举向帝国都城进军。

吕氏一看齐国发动军事叛乱,马上派灌婴率军平叛。灌婴率军走到荥阳之后,就不再前进了。因为,灌婴作为功臣集团的代表人物,也让吕氏压制得够呛,又怎么可能替吕氏卖命呢?

于是,灌婴很快就与齐军达成了协议。总而言之,我们的共同敌人是吕氏,现在没有必要自相残杀。

婴行至荥阳,乃与绛侯等谋,因屯兵荥阳,风齐王以诛吕氏事,齐兵止不前。——《史记》·卷九十五·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

诸吕被灭族教会了我们什么?贪婪又目光短浅是取祸之道


到此时为止,吕氏的败局几乎已经无可避免了。就算吕氏控制了都城又能如何?灌婴与齐军联合起来,号召刘氏诸侯王一齐杀入关中,吕氏恐怕也是死路一条。

在这种背景下,周勃闯入北军,一声高呼:拥护吕氏的袒露右臂,拥护刘氏的袒露左臂!整个北军齐刷刷地袒露左臂。傻子也知道,如果此时此刻还敢站吕氏一边,肯定是死了也白死。

太尉将之入军门,行令军中曰:“为吕氏右襢,为刘氏左襢。”军中皆左襢为刘氏。——《史记》·吕太后本纪

在这种背景下,刘章闯入南军,整个南军根本就没人敢反抗。吕产只能四外躲藏,终于被人从厕所里抓出来杀掉了。

日哺时,遂击产。产走,天风大起,以故其从官乱,莫敢斗。逐产,杀之郎中府吏厕中。——《史记》·吕太后本纪

整个帝国,似乎没有人敢支持吕氏,因为支持吕氏是一点前途也没有的。

诸吕被灭族教会了我们什么?贪婪又目光短浅是取祸之道


如果吕氏与功臣集团能实现默契合作,估计有机会抵抗刘氏诸侯王。问题在于:军方大佬灌婴率军出征后,已经与刘氏诸侯王结成了某种联盟;而陈平和周勃在帝国都城内,也与刘氏诸侯王一直在密谋着清理吕氏。在这种背景下,吕氏是看不到出路的。

当吕氏被清现出局后,功臣集团暂时控制了中央政府。所以,周勃和陈平让刘章回齐国,把吕氏已被清理的消息告诉齐王刘襄。其实,这等于是把刘章逼出了帝国都城。

遣朱虚侯章以诛诸吕氏事告齐王,令罢兵。——《史记》·吕太后本纪

诸吕被灭族教会了我们什么?贪婪又目光短浅是取祸之道


灌婴作为功臣集团的代表人物,把齐王的首席助手魏勃召到军中,给他来了一个下马威:你们齐国率军进攻帝国都城,是奉谁的命令前来的?魏勃说:房子着火了,自然是抓紧时间救火,难道还要等主人发话才去救火吗?

魏勃的话虽然硬气,但说话的时候,却是两腿直发抖,一副紧张不已的样子。灌婴看着魏勃这副样子笑了:“人们都说魏勃是一个勇士,现在看来,好像不是这么回事。现在房子的火已扑灭了,你可以回去了!”

勃曰:“失火之家,岂暇先言丈人后救火乎!”因退立,股战而栗。恐不能言者,终无他语。灌将军孰视,笑曰:“人谓魏勃勇,妄庸人耳,何能为乎!”——《汉书》·高五王传

诸吕被灭族教会了我们什么?贪婪又目光短浅是取祸之道


到目前为止,功臣集团似乎成为了最大的赢家。因为吴、楚、代和淮南这几个强势诸侯王,都没有真正行动起来,只有齐国行动了起来。但是吕氏刚被清理出局,齐国就被迫撤军了。

功臣集团控制了中央政府,但功臣集团知道,天下是刘氏的天下。不论是谁,如果敢否定这个事实,肯定会死得很难看。

那么问题来了,皇帝是一个小孩子,他缺乏行为能力,谁来做小皇帝的监护人呢?

功臣集团虽然暂时控制了中央政府,却也没有给小皇帝当监护人的实力。只要他们敢干这种事,刘氏诸侯王随时会联合起来进攻关中的。

于是,他们决定让一个年长的刘氏皇族成员来当皇帝。

诸吕被灭族教会了我们什么?贪婪又目光短浅是取祸之道


有人提议应该让齐王刘襄当皇帝,但这个提议当时就被否定了。因为齐王的势力太强,有两个如虎如狼的弟弟辅佐,更有众多恶名远播的娘家人作后盾。这种人当了皇帝,功臣集团恐怕以后只能吃残羹剩饭了。

于是,有人提议让代王刘恒来当皇帝。代王刘恒的实力,虽然也不能低估,但是比齐王差远了。

这个提议获得了功臣集团的一致认可。于是,“代王有明主相”的说法也不胫而走,传遍天下。

诸吕被灭族教会了我们什么?贪婪又目光短浅是取祸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