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源不只有監獄,還有遠方的詩和田野-五千年文明曙光,紅山文化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這幾天凌源三監獄兩名重犯越獄兩日又被緝拿歸案的事件終於讓凌源成功登上了頭條。

奈何這事實在不大光彩。凌源監獄分局難辭其咎,今天已經有消息稱三監獄監獄長已經被免職,相信接下來警方會適時披露更多的細節以正視聽,有關責任人也會被問責受到相應的處分,凌源監獄也會在整頓後知恥而後勇,恢復正常的監管秩序。

昨天寫了一篇解讀凌源監獄前生今世的文章,得到了廣大網友們的大力支持。但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越獄事件終究會過去,幾座監獄抓捕逃犯也代表不了65萬凌源人民的日常生活,今天小編就向朋友們推介一下家鄉凌源。實際凌源不只是一座“勞改城”,還有你想象不到的詩和遠方。

凌源概況

凌源地處遼寧、河北、內蒙三省交界地帶。西、南分別與河北省平泉市、青龍縣接壤;北距內蒙古的赤峰市180公里,中國地區雞脖的咽喉要地。屬遼西丘陵山區的一部分,境內溝壑縱橫,山巒重疊。地勢西北高,東南低。人口65萬,全境面積3278平方公里,屬縣級市,由地級朝陽市代管。

凌源不只有監獄,還有遠方的詩和田野-五千年文明曙光,紅山文化

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沿革,將凌源造就成一個兼具東北和中原文化、多民族融合的城市。擁有歷史悠久的紅山文化和珍貴的古生物化石資源,有獨特的熱水湯溫泉資源,有歷史悠久的清真寺、萬祥寺,熱情洋溢的凌源高蹺大秧歌、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凌源皮影,充分體現民族特色的燒餅羊湯、豆腐腦等特色小吃……勾勒出了一個歷史悠久的凌源、多民族融合的凌源、美食遍地適合人居的凌源。

凌源不只有監獄,還有遠方的詩和田野-五千年文明曙光,紅山文化

紅山文化代表文物 玉豬龍

凌源不只有監獄,還有遠方的詩和田野-五千年文明曙光,紅山文化

凌源不只有監獄,還有遠方的詩和田野-五千年文明曙光,紅山文化

萬祥寺

凌源不只有監獄,還有遠方的詩和田野-五千年文明曙光,紅山文化

凌源皮影

凌源不只有監獄,還有遠方的詩和田野-五千年文明曙光,紅山文化

吊爐燒餅

凌源不只有監獄,還有遠方的詩和田野-五千年文明曙光,紅山文化

羊雜湯

紅山文化

家鄉凌源地處關外,和南方三千多年的文化相比,沉澱似乎薄弱了一些;但要是比起遠古文明,凌源的紅山文化,則堪稱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的開山鼻祖。

在1981年被發現的、位於凌源東北部牛河梁一帶的紅山文化遺址,經多方考證是目前中國最遠古的文明,而紅山文化中主要活動範圍就在大凌源。

凌源不只有監獄,還有遠方的詩和田野-五千年文明曙光,紅山文化

現已發現紅山文化遺址二十多處,包括祭祀址和積石墓群,地址分佈以牛河梁〔Ⅰ〕地點(女神廟)大型山臺為中心,周圍眾多積石墓群依山勢佈局,形成主體範圍東西約5公里,南北2公里,面積約10平方公里;加上有關遺址點,分佈區域約為50平方公里上下的遺址群。目前已發掘的共有5處地點。在東西約10公里、南北約5公里連綿起伏的山崗上,有規律地分佈著女神廟、祭壇和積石冢群,組成一個獨立於居住區以外、規模宏大的史前祭祀遺址群。同時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陶器、石器、玉器。

凌源不只有監獄,還有遠方的詩和田野-五千年文明曙光,紅山文化

凌源不只有監獄,還有遠方的詩和田野-五千年文明曙光,紅山文化

凌源不只有監獄,還有遠方的詩和田野-五千年文明曙光,紅山文化

牛河梁紅山文化壇廟冢遺址群和大量玉器的發現,為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提供了有力的物證,對中國上古時代的社會發展史、傳統文化史、思想史、宗教史、建築史、美術史的研究都會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曾兩次被列為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首,被譽為“中華文明的新曙光”,被收進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

凌源不只有監獄,還有遠方的詩和田野-五千年文明曙光,紅山文化

說白了就是大概說在公元前4000~3000年的時候,其他地方還沒有人類活動的跡象,而當時的凌源已經形成了文明高度發達的原始部落。充分展示了當時紅山文化的文明程度。說起歷史,凌源的歷史可謂久遠;談起文化,凌源可謂當仁不讓。

凌源不只有監獄,還有遠方的詩和田野-五千年文明曙光,紅山文化

古生物化石

再說點更久遠的,凌源地區還蘊藏著豐富的古生物化石資源,在牛河梁一帶還建有化石博物館,向世人展示著史前凌源地區各類生物曾經的繁榮景象。

凌源古生物化石種類繁多,有屬於國家一級保護類型的孔子鳥、嬌小遼西鳥等鳥類化石;有凌源潛龍、神州龍、中華龍鳥、鸚鵡嘴龍、翼龍、滿洲鱷及東方喙龍爬行類化石;有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對象的“攀援始祖獸”等哺乳類化石和“中華古果”等。

凌源不只有監獄,還有遠方的詩和田野-五千年文明曙光,紅山文化

凌源古生物化石已有10個世界之最。嬌小遼西鳥,是目前世界上鳥類最古老的代表,是原始鳥類向反鳥類演化的中間環節類型,極具科研價值;凌源潛龍,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陸相湖泊中的爬行類之一,為研究水中爬行類的演化、分支首次提供證據;劉氏原白鱘,是世界上首次發現。屬於世界上首次發現的還有凌源東方葉肢介、凌源額爾古納蚌等等。

凌源不只有監獄,還有遠方的詩和田野-五千年文明曙光,紅山文化

可以想象,當時的凌源一定是個水草豐美、各類生物的天堂,一片繁榮景象;後來經過一系列的地殼運動,火山爆發,岩漿肆虐,瞬間掩蓋了所有的繁榮,所有的生命都凝固成化石,經過了幾億年的滄桑,形成了現在的模樣。

記得小時候在鄉下老家玩的時候,小河溝裡隨便那個鏟子挖幾下就能看到魚化石,當時沒太當回事,看著不好的隨手就扔了。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真是無知,人家沉睡了幾億年都完好無損,竟被我們幾個不懂事的毛孩子弄得支離破碎,實在是罪過。

後來那裡經常有文物販子收購各種化石,沉睡了幾億年的生靈們終於重見天日,但卻成了一些人發財的工具。短短的幾年,在沒有得到充分保護的情況下,化石資源受到了破壞行的挖掘,如今的小河溝裡即使掘地三尺也難覓魚化石的蹤跡,實在讓人痛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