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的美,需要你细细品味!

导读:经方是中医之根,是中医之魂,是中医最有魅力的部分。近日小编拿到了一本关于经方的著作——《十年一觉经方梦》,本书作者杨大华是黄煌经方团队的骨干成员,长年沉潜于基层临床研习经方、实践经方,具有良好中西医学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书中内容接地气,有干货,都是作者十几年思考经方、实践经方的精华,既有浪漫的奇思遐想,又有扎实的研究探索,视角独特,观点鲜明,论述中肯。下面节选开篇之作——经方之美,供大家欣赏学习。

经方的美,需要你细细品味!

01

沧桑之美

经方,形成于何时?什么人发明的?不知道。神农、伊尹只是假托,张仲景只是它的传人,他们背后站着的是一群默默无闻 的古代医工——经方的先驱者!就其载体——《伤寒论》来说, 迄今已经1700多年了。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里,说不清楚其书哺育了多少医生,算不清楚其方救了多少患者。黄连的苦、半夏的辣、甘草的甜,泻心汤里依然能品到远古的气息。


02

典范之美

经方,记载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开创了方证对应的临证先河,展现了方药加减变化的规律,由此成为后世名医的学习典范。从王叔和到孙思邈,从许叔微到柯韵伯,从曹颖甫到胡希恕,一代又一代的经方家前赴后继,经方的血脉一直没有中断。 它的学术地位,等同于兵学里的《孙子兵法》、儒学里的《论语》、书法里的《兰亭序》。


03

简朴之美

经方,其著作文字洗练,直比《易经》和《道德经》;没有 《内经》的浮辞骈语,没有《庄子》的夸张联想;只是以白描和形象比喻的手法告诉人们“是什么”,却很少说明“为什么”。恰如岳美中先生的评价:“见其察证候而罕言病理,出方剂而不言药性,准当前之象征,投药石以祛疾。其质朴的学术,直逼实验科学之堂奥。”


04

严谨之美

经方,其组方结构严谨,一个桂枝汤,加桂加芍,量之有变,方名亦殊;厚朴、大黄和枳实三味药比例不同,方名也因之各异。在具体操作方面更是量化入细,如煎药加多少水,煮取多少药液,每次喝多少升,每天喝几次,强者喝多少,羸者又喝多少,服后需要如何将息,发汗到什么程度,汗出不止又该如何对付,哪些情况需要停后服,这些都有着严格的说明。


05

平实之美

经方,所用之药多为平常易得之品,诸如甘草、桂枝、半夏、柴胡、白芍、大黄之类,在今天也是常用药;至于生姜、葱白、大枣、饴糖、蜂蜜、薏苡仁、赤小豆、小麦、羊肉、猪肤、 猪膏、人发、水蛭、虻虫、蛴螬更非难得之货。从今天眼光来看,无论是甘麦大枣汤,还是当归生姜羊肉汤,更像一道药膳。医归平正,用平常之药取得卓越疗效,那才是真正的神奇!


06

体系之美

《伤寒论》所用的理论框架是“三阴三阳”。“伤寒如流水”“走马看伤寒”,外感病变化迅速,因此,对于病情的把握也需要一套跟踪与管控体系。“三阴三阳”的确是合适的理论工具,不仅镜像般地反映着病情的传变,同时也赋予相应的治法对策。如果把疾病的发展比作邮差,那么,“三阴三阳”就是驿站。疾病变化莫测,但大致的轨迹却可以把握。古人没有条件从微观上研究疾病,只能被逼着在现象层面想办法。设身处地去想,“三阴三阳”体系在当时无疑是最佳的疾病观、最美的方法论。


给大家推荐《经方一觉十年梦》


经方的美,需要你细细品味!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多年了围绕经方写作的集子。记录了作者对经方的所思所行,还有对其他问题的思考。涵盖了经方医学的理论及实践,涉及学习经方的个人理念,对若干经方的深入探讨,对经方常用药物的认识及个人临证治验。作者跳出传统中医的思维,结合现代医学的视角来看经方。对于经方的研习来说,或许提供一些别样思路。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