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母亲去世,保姆因母亲房子的产权归属问题把儿女告上法庭

老与亲疏

红尘里有平凡之情,身边有天伦之爱,生活才是生活该有的样子。

因特殊原因,常需要接触一些赡养老人的事例,形形色色事件里,折射出人性的善恶复杂和世事的变化无常。但,总的来说,我觉得,善良是根植在人心深处的一粒种子,只要不刻意阻止它生根发芽,敬老和孝道就不会欠缺。

其中,有一位八十多岁老太太的故事,使我印象深刻。这位老人一共有四个儿女,儿女生活都不错,给老人的赡养费也不少。由于各自天南海北,工作很忙,从七十五岁开始,四个子女就给老人请了一名保姆,日夜陪伴。

故事:母亲去世,保姆因母亲房子的产权归属问题把儿女告上法庭

图文无关

保姆尽职尽责,把老人照顾得细致周到,四个子女都很放心,把她当作自己家人,吃穿用度和老太太并无二般,就等于给老人找了一个伴,还一个劲地给加工资。

既然老太太的遗产都给了保姆,那往后的日子,花费都可以先花老太太的积蓄,老太太还有一部分退休金,不需要子女有过多开支了。恰巧,这几年大儿子家的孩子在大城市买房,生活也拮据起来,二儿子生意不好,第三个是闺女,得了病,自己花去不少钱,只有排行老四的那个小儿子生活还是一样,但是工薪阶层,没多少积蓄。所以,大家一商量,以后除了有什么大病,大家就不要给老太太钱了,保姆是遗产继承人,自然也不再需要开工资了。

故事:母亲去世,保姆因母亲房子的产权归属问题把儿女告上法庭

图文无关

从此后,老太太的四个子女不但不再给老太太花费,就连感情也淡了许多,一年到头也不回家几次。每次回去看到母亲穿着精神都很好,老太太也悄无声息地,继续依赖保姆尽心尽力照顾。

又过了几年,老太太过世了,保姆却把老太太四个子女告上法庭。

奇葩的理由:亲生子女不肯收回父母遗产,请求法院裁决。

事情就是那么出人意料。老太太去世后,保姆就当着四个子女的面,把老太太为什么把财产给她的原因说了。

当时,老太太见几个孩子家庭负担都重了起来,经济方面大不如前几年,而自己还要每年花上一大笔开支,实在是拖累了孩子。她就想把自己的房子和积蓄退休金等拿出来,做为自己养老的各项费用,也好减轻儿女们的负担。卖房子不现实,卖了自己就没地方住了,儿女也不会同意,而那点积蓄,用不了多久就会花光。她就想了个主意,把情况和保姆说明,用自己的房子和存款以遗产赠与的方式给保姆,顶替以后的工资,这样,四个儿女在她身上的负担就轻多了,缓解了子女的生活压力。

当时,保姆也是顺着老太太的意思,接下了这份遗嘱,好让老太太安心。但是,老太太现在已经去世,保姆觉得,这些年老太太的儿女对自己像亲人一样,虽然后来没要工资,可两人生活开支连老太太的存款都没有花完,这份遗产就这样拿在手里,实在于心不安,就让老太太的子女把这些都拿回去,自己也好回乡下安度晚年了。

故事:母亲去世,保姆因母亲房子的产权归属问题把儿女告上法庭

图文无关

四个子女这才知道母亲的良苦用心,十分后悔在最后时刻也没有放下心里的不满,没有好好用心和母亲相处,这几年,母亲几乎全部是依赖保姆才安然走完人生。最后的时光,兄妹四人给予母亲的感情太冷硬了,想起来痛心不已。假如真的多为老人想想,就不会为那些刚刚能够开支的财产从心底里生出那么多埋怨。所谓“子欲养而亲不待”,这份情感的亏欠,再也无法弥补。

四个人仔细商量,后来几年间,保姆没有拿走一分工钱,这份房产在小县城也不是特别值钱,再说,这么多年,保姆就像亲人一般照顾老人,是儿女都无法做到的,母亲待她也如家人般牵挂。房子就留给保姆顶了工资,她卖了也能好好养老,也算合了母亲的心意。四人达成一致,母亲送出去的,说什么也不再收回。

百般推辞,保姆没有办法,为了心安,只能请求法院帮助,希望子女收回老太太的所有遗产,因为,自己没儿没女,留着以后也没有什么用,倒还在不知情的人眼里落了个贪财的名声。

经过法院调解,四个子女同意收回母亲的房产,条件是,以后无儿无女的保姆归他们兄妹四人照管,依然住在老太太的房子里。

后来,老太太的四个子女,对保姆就像自己母亲一样孝敬,传为小城佳话。

一个故事,就这样,虽然不缺波折和心酸,却也很圆满,很暖心地落下帷幕。把人间大爱诠释发散出来,充满了阳光的味道,触碰着周围人的心灵。使人相信,人间自有大爱在,敬老不必论亲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