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運,庶長子被立太子,悲催,卻遇到嫡子出生,是爭還是讓?

中國人不管古代還是現代,對於生育子嗣使家族姓氏得到延續,都是第一等的大事,皇帝家有皇位相傳,更對子嗣執著,提倡多子多孫百子千孫。對皇帝家來說,生多了高興是高興,但要鬧出九子奪嫡那樣的事也很折磨人。生不出吧更悲催,大宋幾個皇帝生一個夭折一個,大青國幾代皇帝不聞宮中有兒啼,提起來也是一把辛酸淚,畢竟人家家真有皇位要傳啊!

幸運,庶長子被立太子,悲催,卻遇到嫡子出生,是爭還是讓?


所以,當皇帝的年齡擺在那裡時,不論庶子嫡子都要立太子的。一般情況,帝后感情好的,嫡子必然早早都降生了,但是皇帝比較荒唐並不敬重嫡妻的或者是嫡妻死活生不出兒子,那庶子得立的幾率就很大了。

如果立了庶出的長子,不巧嫡子又出生了,這種事情可以說是千載難逢的,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中,某隻找到兩例,另外在朝鮮李朝找到一例。三個例子,一個是庶子被廢給嫡子騰位置,一個是庶子早死還是給嫡子騰位置,最後一例則是年長的庶子弄死了年幼的嫡子。

大唐廢太子李忠

李忠【643-664】字正本,是唐高宗李治的庶長子,生母劉宮人.

貞觀十七年【643】四月,唐太宗李世民廢太子李承乾,立晉王李治為太子,入主東宮,李忠就出生在東宮,做為太子的長子,李世民很開心的親臨東宮,並趁著酒酣翩翩起舞,東宮屬官也紛紛下場陪皇帝跳舞。

貞觀二十年【646】,李世民封孫子為陳王。永徽元年【650】已經繼位的李治授長子官職為雍州牧。

被李世民時為佳婦的王皇后一直沒有生育,在舅舅中書令柳奭的勸說下,養李忠為子,這樣,庶長子李忠就算是寄名在嫡母名下,比其他庶子高級一點。

幸運,庶長子被立太子,悲催,卻遇到嫡子出生,是爭還是讓?


之後,柳奭就和褚遂良、長孫無忌等黨羽勸諫李治立太子,永徽三年【652】七月,九歲的李忠被立為皇太子。

如果沒有遭遇則天大帝,李忠的太子生涯會按班就部的繼續下去【當然,或許會遭遇蕭淑妃的爭奪】。但是他和嫡母王皇后一樣,遇到了開掛的武則天,就在李忠被立為皇太子這一年,進宮的武則天生下了皇子李弘,殘酷的宮鬥即將上演。

永徽六年【655】二月,太子李忠加元服,十月,嫡母王皇后被廢,武昭儀被立為皇后,她的兒子李弘成為嫡子,做為庶長子的太子忠就尷尬了。

毫無懸念的,在許敬宗的上書請求下,永徽七年【656】正月,廢太子李忠為梁王,授梁州都督,賜實封二千戶,同年改房州刺史。在廢掉李忠的同時,立嫡子李弘為皇太子,並大赦天下,改元顯慶。


幸運,庶長子被立太子,悲催,卻遇到嫡子出生,是爭還是讓?


做了三年多太子的李忠眼看著前嫡母以及宗室親戚們的下場,內心常不自安,偷穿女人衣服來防備刺客,越是這樣越是噩夢怪夢纏身,大受刺激的李忠自己給自己占卜,就被人告發了,顯慶五年【660】,被廢為庶人,遷居黔州幽禁在故太子李承乾的舊宅。

如此結局,則天大帝還是不滿意,終究在麟德元年【664】把李忠拉進謀反案中處死,年僅二十二歲。

神龍元年【705】中宗反正,才追贈可憐的大哥為燕王。


大唐惠昭太子李寧

如果說李忠的遭遇是悲慘的,李寧就太幸運了,惠昭太子李寧【792-811】,是元和天子唐憲宗的庶長子,生母紀美人。

李寧是在德宗貞元八年【792】出生,李寧出生後的次年【793】,父親廣陵郡王李純才結婚,娶了表姑姑郭小姐,郭氏是郭子儀的孫女,父親郭曖,母親昇平公主,外祖父是唐代宗,也就是說唐德宗是郭氏的舅舅,唐順宗是郭氏的表哥,所以,唐憲宗就是郭氏的表侄子了。

幸運,庶長子被立太子,悲催,卻遇到嫡子出生,是爭還是讓?


李純那廝對出身高貴的妻子並不感冒,其一,郭氏父祖對國家都有大功勞,特別是她祖父,可以說是再造唐室,其二,郭氏輩分太高,李純想,那是他爹的親親小表妹,要是飛揚跋扈怎麼辦?因此,李純對郭氏很一般。

貞元二十一年【805】正月,李寧的曾祖父德宗駕崩,祖父順宗繼位,四月,父親李純被封為皇太子,李寧被封為平原郡王。很快【八月】祖父退位,父親李純繼位,元和元年【806】八月,晉封鄧王。

做了皇帝的李純根本不願意立嫡妻郭氏為皇后,甚至不願意立嫡子李宥為太子,元和四年【809】閏三月,立庶長子李寧為皇太子,改名李宙,不過沒多久又恢復本名李寧。

準備行冊禮的時候遇到麻煩,有司占卜吉日,先定在孟夏,到時候了有雨,又改在孟秋,結果到時候了還是有雨,直到十月才行冊禮,這麼不順當好像也預示了李寧的不幸。

元和六年【811】十二月,太子李寧薨,年僅十九歲,廢朝十三日,諡惠昭太子。在次年十月,迫於大臣的勸諫,李純不得不立嫡子李宥為太子,改名李恆,即穆宗。


幸運,庶長子被立太子,悲催,卻遇到嫡子出生,是爭還是讓?


朝鮮李朝庶子殘害嫡長子

朝鮮宣祖李昖是小宗入繼大宗,他本名李鈞,是朝鮮中宗之孫,中宗庶子德興君李岹第三子,中宗之子明宗的世子早薨,明宗無子,選擇了侄子李昖為嗣子,繼承朝鮮國王的大位,是為朝鮮第十四代君主。

宣祖二年【1569】,李昖冊封王妃樸氏,即懿仁王后,王后在宣祖三十三年【1600】薨,沒有子女,但是,懿仁王后生前養庶次子光海君李琿為子,這樣,庶次子李琿就高於其他兄弟們,況且庶長子臨海君李珒又不得李昖的喜歡,所以,庶次子李琿一直自視嫡子。

幸運,庶長子被立太子,悲催,卻遇到嫡子出生,是爭還是讓?


壬辰倭亂之時,光海君不像他那貪生怕死的爹一樣,臨危受命,對擊退日軍有很大貢獻,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在大臣和懿仁王后的勸諫下,李昖立光海君為世子。李昖領人逃跑,光海君領一部分人迎戰,隨著明軍的介入,取得勝利。

但是就因為這個,李昖覺得世子的光芒超過自己,對光海君又開始不冷不熱,更倒黴的是宗主國大明因為國本事件,光海君也成了被殃及的池魚,遲遲不得明朝的冊封,未免名不正言不順。

最最要命的是,他那個五十的國王爹李昖又迎娶了十八歲的繼後仁穆王后金氏,1602年,18歲的金氏被冊立為朝鮮王后,嫁給了50歲的宣祖李昖,並在1606年生下嫡長子永昌大君李㼁。


幸運,庶長子被立太子,悲催,卻遇到嫡子出生,是爭還是讓?


永昌大君的出生直接挑動住光海君的神經,還好他爹馬上死了,沒有來及動搖光海君的儲君之位。1608年,宣祖薨,光海君繼位,尊小嫡母金氏為仁穆王大妃,嫡弟為永昌大君。

光海君有點焦慮,上面有煩人的庶長兄臨海君,下面有三歲的嫡弟永昌大君,特別朝鮮的嫡庶觀念是非常的嚴重,這兩隻簡直就是定時炸彈,不知道什麼時候要炸了,光海君就先下手為強,指使人把庶長兄臨海君殺死,然後以謀反罪囚禁嫡母仁穆王大妃,廢永昌大君為庶人,流放江華島,隨即派人把年僅八歲的嫡弟殘忍的蒸殺。

光海君的結局也不好,在1623年,被侄子綾陽君李倧發動宮廷政變,以仁穆王大妃金氏的名義廢黜光海君,流放江華島並死在那裡。

就是這樣。

參考資料:舊唐書、新唐書、朝鮮五百年

覺得猴格寫的有誤的也請不吝賜教!理性交流!謝謝!

咱們史料說話,謝絕以訛傳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