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媽!我生病了

活著,是為了什麼?

為了家庭,為了親人,為了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最新一期的《見字如面》裡那封臨終信,看哭了2億人。

29歲的癌症男孩給媽媽寫了一封信,這看似是一封簡單的告母書,實則是一個故事的續集,是一份情感的寄託。


對不起,媽!我生病了


“對不起,媽媽,我生病了,還是白血病。”

這封信來自一名叫李真的湖南農村小夥子,他是家裡的小兒子,也是全家的希望,在拿到華南農業大學研究生錄取通知書的第三天,被查出了急性髓系白血病。


對不起,媽!我生病了


信中寫到:

“都說越努力越幸福,我也以為考了大學上了研究生,就能讓您離幸福更近些,可事實證明,我的努力給這個家帶來的只有磨難和絕望。生病之初,大哥說一定要救我,義無反顧地拿出所有的積蓄,為我揹負一身債。供骨髓做移植,甚至怕嫂子反對而提出了離婚。二嫂曾一度心疼得不敢聽見我的聲音。七歲的侄女哭著說自己再也不吃零食了,把錢留給叔叔治病。我這一病,不僅讓一家人掏空所有,家徒四壁,負債累累。我們的精神也不斷遊走在絕望與崩潰的邊緣,身心俱疲。”


對不起,媽!我生病了


從黃志忠念信的第一個音節開始,李真母親的眼淚就已經決堤,信讀完了也仍止不住的流。

信裡的一字一句不再是單純的文字,而是他們一路為了活著付出的努力與艱辛。

兒子一次次痛苦的手術、搶救、骨穿,他們聽著醫生一次次沉重的回答,看著高昂醫藥費的催繳單,變賣老家所有的房產,仍支付不起高昂的醫藥費,借遍親朋好友的錢,只想換兒子多活幾天。


對不起,媽!我生病了


李真,在生命的最後,仍在寬慰母親,用盡最後一絲力氣,想和這個帶給他苦痛和折磨的世界好好告別。

“生病掙扎這幾年,我最難受的,並不是病魔帶給身體上的疼痛,和瀕臨死亡的體驗。而是它帶給您,哥哥和姐姐的精神折磨。是讓你們明知不可為,卻始終堅持,不捨放棄的兩難抉擇。若是終究人力鬥不過天,請您一定要堅強地笑著,繼續生活。”


對不起,媽!我生病了


生活已經如此殘忍,但這一家人卻從不抱怨和失掉希望。

一封臨終信,一個抗癌故事,感動了全國無數人,全網點擊量超過了2.4億人次。

像李真一家一樣,拼命生活,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掏空的家庭有很多。

曾有一名客戶在考察完項目回國後,被確診為結腸癌腸梗阻,急需手術治療。一年多的時間,經歷了數十次大大小小的手術,幸運的是如今已經順利康復出院。 在得知客戶確診腸癌後,我們第一時間為客戶辦理了退費手續。我們深知,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治病救人勝過一切利益。因此,當客戶康復後的第一個電話,打給了國道移民顧問,表示要繼續一年前因病而擱淺的希臘購房移民項目。


對不起,媽!我生病了


在生病期間,他想明白了很多健康時不曾思考過的問題,多少次生死徘徊才換來這一次繼續活著的機會。一次次的手術,一次次的病危通知,很多次,他是真的想放棄了,可是看到家人飽含期待的眼神,他又真的捨不得放棄自己。每天一睜眼不是陽光和夢想,而是傷口的疼痛,和家人疲累的樣子,每一次手術都像是一場生命的拔河,每一張繳費通知單都像是一把割肉的利刃。


對不起,媽!我生病了


你以為最痛苦的是被病痛折磨嗎?

是看見年邁父母眼角有未拭乾淚水的那一刻;是看見妻子兒女想哭卻強擠出笑臉的那一刻;是看著愛你的人心痛,卻無力安慰;是看著你愛的人痛苦,卻無能為力。


對不起,媽!我生病了


這一期《見字如面》的主題,叫“不捨”,實在很戳心。

那些在醫院司空見慣的場景背後,是多少個家庭的不捨,是多少次的生離與死別。

別讓忙碌的奔波取代了健康,別讓拼命的加班透支了身體,更別在失去之後才追悔莫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