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新一輪經貿磋商,會有成果嗎?

東方智庫首席研究員周遠

中美新一輪經貿磋商,會有成果嗎?

新一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三日後將在北京舉行。此前據新華社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將於2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財政部長姆努欽舉行新一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雙方將在不久前華盛頓磋商基礎上,就共同關注問題進一步深入討論。

今天,美方工作團隊提前抵達北京。領隊依然是美國副貿易代表格里什,但據報道團隊成員比上次大大增加了,其中有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威廉斯。這樣的陣容,並不多見。

格里什上月7日至9日,率團來北京參加了中美經貿問題副部級磋商。在上個月的磋商中,中美雙方“就共同關注的貿易問題和結構性問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細緻的交流”。而這次打前站,就不僅僅是“交流”了。

中國在關注,美國在關注,世界各國都在關注。

不僅關注,而且抱有期待。

在前兩次的磋商中,雙方的態度都比較務實,通過“坦誠、具體、建設性的討論”,磋商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進展”,因而人們普遍期待這一次的磋商能有具體結果。

此次磋商距離3月2日的期限日益臨近,如果雙方在3月2日前不能達成協議,情況會變得更復雜,甚至更糟糕。

輿論普遍關心,此次新一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能否順利舉行。

常理而言,似乎會是這樣。前兩次磋商已經奠定了基礎,雙方有明確的時間表和路線圖,特別是雙方都做足了功課,雙方團隊的談判風格和路數,彼此也已經比較熟悉。

此次美方工作團隊提前到京,表明美方在華盛頓高級別磋商後,有加緊推進磋商的意願。但這次磋商,直接涉及中美經貿協議能否達成,關鍵階段的討價還價,不會輕鬆。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官員表示,如果在中國的談判沒有取得足夠進展,美國就將上調關稅。如果談判取得進展,即便沒有達成協議,華盛頓也可能同意延長最後期限。

輿論更關心,此次新一輪磋商是否會有成果。

目前而言,很難進行準確的預判,更不能一廂情願地預設成果。

從道理上講,中美是世界兩大經濟體,經貿的互補性很強。如果從中美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如果中美關係以“協調、合作、穩定”為基調推進,本著互惠互利和相互尊重的原則,照顧到彼此的合理關切,中美經貿摩擦問題不僅能妥善解決,而且能實現雙贏。否則,只會摩擦不斷,導致雙輸。

從外圍輿論看,自中美就經貿問題舉行磋商以來,外圍的呼聲總體比較積極,輿論比較看好,美國工商企業界的期盼尤為強烈。據報道,黑石集團首席執行官蘇世民等積極推動中美達成經貿協議,並給美國總統特朗普及其高級顧問打電話,表示市場期待美中兩國儘早結束經貿爭端。美國企業不僅看重目前的中國市場,更看重未來中國進一步開放後以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為基礎的巨大消費市場。

人們有理由期待此次新一輪經貿高級別磋商能有成果。所謂成果,就是雙贏而不是雙輸。因為,美中貿易摩擦帶來的嚴重後果已經顯而易見,不僅中美兩國感受到了,其他國家也都感受到了。

但中美經貿談判有其特殊複雜性。對太平洋彼岸發出的信號,需要關注,需要甄別,需要把握。華盛頓有華盛頓的考量,這種考量往往不單純是經貿性的。

中國抱著最大的誠意和善意,但不可能順著美方設置的議程、話題和路徑走。中國有自己的原則立場,中國有自己的明確判斷。

中美經貿關係,因其重要性、敏感性而變得錯綜複雜,試圖一次性、一攬子解決,恐怕不現實。因此,不能排除新一輪中美經貿磋商的複雜性,因為變數一直存在。

目前中美經貿磋商的難點抑或癥結究竟在何處?

從上月底的華盛頓高級別磋商看,雙方討論了貿易平衡、技術轉讓、知識產權保護、非關稅壁壘、服務業、農業、實施機制以及中方關切問題。在上述問題上,雙方已經達成了不少重要共識,目前美方仍在公開談論和強調較多的,是要中國進行所謂的“結構性改革”,希望中方放棄“中國製造2025”。同時,美方反覆強調要確保中方能夠落實達成的協議。這意味著,美方的心態還是挺複雜的。

發展製造業是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特別是大國普遍提出的口號和戰略。中國發展製造業,堅持“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綠色發展、結構優化、人才為本”,這一基本方針寫得清清楚楚,說得明明白白。在世界創新發展的大潮中,發展製造業是中國基本的發展權利之一。

美方可以就有關問題表達關切,提出問題,並通過正常途徑來解決,但要求中方放棄就沒有道理了。如果把中美的經貿問題擴大到戰略競爭層面,問題就複雜了。

中美經貿磋商要取得突破,必須雙方都拿出誠意和決心,採取務實態度。

中美經貿磋商已經到了重要時刻。如果雙方求大同存小異,則磋商將會比較順利,雙方有可能在3月2日的最後期限前達成互惠互利的協議,雙方都能從中獲益。如果談不成,則過去幾個月雙方艱苦談判的成果將付之東流。

白宮已就中美經貿磋商發出了不少令市場欣慰的利好消息,美國市場跟著這些利好消息在變化,一旦磋商不成,市場必定生亂,後果將相當嚴重。

人們注意到,在上次華盛頓高級別磋商之前,特朗普總統高調發聲,包括提議舉行新一輪中美領導人會晤,但這次似乎不一樣,特朗普尚未發推特,也許時機還沒有到,也許……

中國不希望發生經貿摩擦,但既來之,則從容應對之。談判的成敗取決於雙方。對中國而言,關鍵在於保持戰略定力,堅持辦好自己的事,堅定不移改革開放,增強自身實力和適應能力,沉著應對各種變化,理性看待得與失。

事實證明,中國越來越強大,越來越成熟。中國的營商環境指數,在國際上不斷大幅提升,中國的國際市場越來越寬廣,並不侷限於某一國。我們堅信,有堅強的領導核心,中國能夠抗拒各種風浪!

(東方智庫原創稿件受法律保護,轉載請聯繫021-60850068。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東方網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