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攻堅 · 企業篇」電商扶貧的“蘇寧作為”——蘇寧創新“互聯網+扶貧”新模式 拓展電商扶貧新路徑

「助力攻坚 · 企业篇」电商扶贫的“苏宁作为”——苏宁创新“互联网+扶贫”新模式 拓展电商扶贫新路径

本文轉載自 中國扶貧 王健任 張瓊文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著眼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把扶貧開發工作納入“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大力實施精準扶貧,推動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加快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助力攻坚 · 企业篇」电商扶贫的“苏宁作为”——苏宁创新“互联网+扶贫”新模式 拓展电商扶贫新路径

蘇寧聯合中國扶貧基金會助力山西隰縣玉露香梨產業脫貧

在“精準扶貧”上升為國家戰略時,電商扶貧也被列為重點扶貧保障。2015年年底,國務院扶貧辦發佈推進實施精準扶貧“十大工程”,首次將電商扶貧納入扶貧政策體系,指出要採用電商扶貧方式使貧困地區、貧困人口共享經濟發展的紅利。

社會各界積極響應號召,參與其中,以創新社會扶貧工作模式,來實現精準扶貧的效果。尤其是在“互聯網+”大環境下,電商扶貧成為了幫助貧困地區快速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同年,與國務院扶貧辦簽訂《電商精準扶貧戰略合作協議》的第一批電商企業中,蘇寧控股集團是其中之一。

經過幾年的深耕細作,在832個貧困地區,蘇寧已佈局2400多家農村蘇寧易購直營店、349家線上中華特色館,帶動回鄉創業就業青年超過1萬人,全渠道幫助農產品銷售超60億元……

線上發力——網上鋪就脫貧路

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產業扶貧是關鍵,是治本之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脫貧也要致富,產業扶貧至關重要。”利用當地優勢整合各方資源,把老百姓切切實實納入到產業幫扶當中去,促進貧困人口就業增收,才是長期有效解決脫貧困難的有力保障。

但隨著全國各地扶貧產業項目的落地生根,許多貧困地區農產品面臨“有產品沒價格、有產品無品牌”、產業附加值低的困境。好產品賣不上好價錢,很多優質的貧困地區農產品找不到客戶,而想買優質農產品的人也不知道去哪裡購買才靠譜。近年來,蘇寧發揮自身技術和市場優勢,通過線上發力,有效對接供需,破解貧困地區“資源限制”,開闢了脫貧攻堅的“新通路”,在扶貧工作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酒香也怕巷子深”,用於形容貧困地區的土特產再合適不過。由於交通不便,宣傳力度不夠,產品開發打造不足等種種因素,貧困地區的農特產品由於大多“養在深閨。

在青山覆蓋的鄉間村莊——湖南湘西花垣縣十八洞村,不少農家在山上散養土雞用於銷售。土雞蛋行情好時不愁賣,但遇上行情不好的時候,4毛錢一枚也賣不動,很多雞蛋只能爛在了竹籃裡面。2016年,蘇寧與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簽署“精準扶貧農村電商”戰略合作協議,藉助蘇寧電商渠道,湘西土雞蛋搭上了網絡快車,在蘇寧線上頻道如中華特色館、大聚惠進行推廣,很快創下一個月銷售18萬枚雞蛋的成績,為當地村民帶來銷售收入近百萬元。

經過蘇寧的牽線搭橋,以往經常滯銷的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紛紛開始“觸網”,贛南臍橙、雲南紅米、靈寶蘋果、鳳凰蜜柚、石門大棗、從化荔枝等,也成為“網紅”。

「助力攻坚 · 企业篇」电商扶贫的“苏宁作为”——苏宁创新“互联网+扶贫”新模式 拓展电商扶贫新路径

蘇寧易購扶貧實訓店

“沒想到網絡有這麼大的能量。”提及去年蘋果滯銷的經歷,山東日照果農老劉感慨頗多。原來,當年老劉的果園雖然獲得大豐收,但收購商蹤跡難尋,近萬斤蘋果堆在家裡一週,無處可銷。

不僅山東,去年山西、陝西、甘肅等地也出現了大面積的蘋果滯銷,增產不增收,成了擺在貧困果農面前的嚴峻難題。往年6元一斤的蘋果,價格掉到了2.5元一斤,卻仍然無人問津。面對冷庫裡堆積如山的蘋果,果農就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焦灼。

最終,是蘇寧幫果農們解了燃眉之急。蘇寧易購大聚惠頻道、中華特色館同步發起愛心公益活動,在網站首頁位置推薦,呼籲消費者幫助果農消化滯銷蘋果。僅用三天時間,老劉的蘋果就銷售一空。藉助蘇寧的平臺,老劉的蘋果賣到了五湖四海,老劉笑稱,蘋果也出了趟遠門。

同時,蘇寧還幫助山西祁縣、陝西旬邑縣、甘肅靜寧縣等地銷售蘋果,在線下同步發起“愛心助農、果斷行動”活動,通過現場售賣,用實際行動愛心助農,一個月的時間線上線下累計銷售1810萬斤。不僅解決了蘋果滯銷的問題,還為這些地方的果農搭建起了一條走出大山的綠色通道,在精準扶貧領域做得更為深入。

事實上,在單個扶貧產品的銷售上,蘇寧已經得心應手。針對農村“地域廣闊、分佈較散、運量不大”的特點,蘇寧依託自身特有的渠道優勢挖掘貧困縣、村、戶的特色農副產品,幫助農民賣出好價錢,賣出品牌。

近年來,“雙十一”成為各電商巨頭的年度盛事,對於蘇寧也不例外,但不同的是,蘇寧把焦點轉向了農村。2017年“雙十一”,蘇寧再掀“造血式”扶貧,“扶貧專場”、原廠地“尋鮮記”、電商實訓店等多項扶貧內容,幫助滯銷農產品“觸網熱銷”,精準扶貧帶動農戶一起“玩”。

在湖北秭歸貧困村馬家壩村,蘇寧雙線助力秭歸臍橙打響自己的“10萬+”,為數百橙農送來福音。與此同時,被譽為“中華橙王”的贛南原產臍橙再度登陸蘇寧易購中華特色館,雙十一期間面向全國開賣。

在去年“雙十一”前夕,11月10日,在全國首屆“雙新雙創”博覽會上,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代表企業家發表了題為《推進智慧零售下鄉打通互聯網+農業》的演講。張近東認為,伴隨著互聯網等新技術的加速湧現,智慧農業應運而生。而蘇寧大力踐行的智慧零售,其特點和優勢正是以數據技術驅動生產經營和銷售服務,這恰好銜接了智慧農業發展的供需兩端,並計劃2018年將“電商扶貧實訓店”模式推廣至100個貧困縣。

除了“雙十一”,2015年10月17日,蘇寧和國務院扶貧辦共同打造“10•17扶貧購物節”正式啟動,購物節旨在助推社會形成“以消費響應扶貧、以口碑聲援扶貧”的全民扶貧效應,通過扶貧購物專場集中拉動貧困地區特色產品銷售。

2015年10月16日,蘇寧易購集團副董事長孫為民在高層論壇電商扶貧分論壇上介紹,“10•17扶貧購物節”是蘇寧雲商和國務院扶貧辦全國電商扶貧戰略合作快速落地的一部分,這個戰略合作還包括“電商扶貧雙百示範行動”、電商扶貧O2O展銷專區、農村電商人才培養等幾個方面。

據孫為民介紹,蘇寧計劃利用互聯網工具和線上線下平臺,在全國範圍內進行精準電商扶貧,未來三年建設100家蘇寧易購直營店或服務站,在大城市核心商圈線下實體門店建設農村電商扶貧O2O專區,並在蘇寧易購上線100家“地方特色館”,促進農副產品、民族手工藝品等上網、進城。

“蘇寧不止是一家互聯網公司,更是有使命擔當的企業公民。”蘇寧易購總裁侯恩龍表示,資金上扶貧是不夠的,真正意義上的幫當地老百姓脫貧,這是中國扶貧攻堅戰的重要內容。

線下發力——打造“造血”全流程

現階段,電商扶貧存在著不少問題。從總體上看,貧困地區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仍處於起步階段,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缺乏統籌引導,電商人才稀缺,市場化程度低,缺少標準化產品,貧困群眾網上交易能力較弱,影響了農村貧困人口通過電子商務就業創業和增收脫貧的步伐。

從長遠來看,銷售扶貧只能解一時之急,最關鍵的還是需要通過模式創新,形成長效的扶貧機制。在2018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就曾建議“拓展電商扶貧模式,豐富扶貧措施,促進長效扶貧機制的形成”。

「助力攻坚 · 企业篇」电商扶贫的“苏宁作为”——苏宁创新“互联网+扶贫”新模式 拓展电商扶贫新路径

全國電商精準扶貧經驗交流會(2017) 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宣讀電商扶貧倡議書

蘇寧的互聯網扶貧模式是為一個貧困村鎮推廣一款特色農產品,為一個貧困縣打造一個優勢產業,多產業聯動帶動當地產業集群發展,多渠道配合解決銷售問題,逐漸形成特色化、精準化、社會化、產業化的電商扶貧思路,真正實現精準扶貧、脫貧。

為此,蘇寧制定了品牌塑造和人才培養的雙向計劃。一方面針對農村“地域廣闊、分佈較散、運量不大”的特點,蘇寧依託自身特有的渠道優勢挖掘貧困縣、貧困村、貧困戶的特色農副產品,協助貧困地區打造“特產基地”和“電商產品示範基地”,建立蘇寧易購大聚惠與農產品眾籌常年直採基地,幫助他們賣出好價錢,賣出品牌;另一方面,蘇寧將針對性的開展定點電子商務培訓,打造“雙創與返鄉青年等電商示範項目”,通過電商培訓,令貧困地區人民能夠跟上電商發展速度、實現創富增收。

2017年11月,蘇寧易購全國首家電商扶貧實訓店在河北沽源縣豐源店鄉豐源店村落地。與以往產業扶貧的操作模式有所不同,實訓店通過銷售+實訓+經營分成的創新扶貧模式,培養電商人才,招聘的員工以當地貧困人員為主,工薪酬以基本工資為前提保障,同時鼓勵多勞多得的提成、獎勵模式,為貧困戶增收、脫貧,提高就業技能。

貧困戶沈豔雲就是其中之一。沈豔雲今年37歲,初中學歷,由於患有小兒麻痺症,多年來並沒有穩定工作,日常就是靠和丈夫一起打零工以及種植農產品為生,一年下來收入不過數千元。

上崗幾個月,她感覺“收穫多多”,如電商、SAP進銷存系統、大數據基礎推廣工具、市場營銷概念等這些以前從來聽過的東西,現在都開始接觸到了。“現在每個月有了近2000元的收入,一年的工資增收2萬元以上。不但生活條件提高了,而且蘇寧實訓店還把我們送到北京培訓基地進行培訓,在那裡學到了很多技能。”沈豔雲說,

整個過程中,以“蘇寧易購電商扶貧實訓店”為載體,通過屬地化公司註冊、目標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定向就業實訓、線上線下營銷技能培養、服務業務承接等方式,實現就業扶貧、培訓扶貧在當地的落地、實踐。此外,若實訓店盈利,70%的利潤將用於當地扶貧事業;若實訓店虧損,全部虧損由蘇寧承擔。通過以上方式,最終實現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就業扶貧、捐資扶貧為一體,幫助貧困戶增收脫貧。

受地域影響,貴州省威寧縣石門鄉的優質農產品常年滯銷。2017年,蘇寧在石門鄉設立扶貧實訓店,將建檔立卡貧困戶吸收到實訓店學習,通過扶智的方式扶貧。當地村民激動地表示,如今他們在蘇寧易購上開設了威寧特色館,通過線上線下銷售農特產品,“我們的年輕人也能就近工作、照顧老人小孩了!”

截至2018年9月,蘇寧易購電商扶貧實訓店已在全國超90個貧困縣落地。張近東介紹,2018年要將蘇寧在全國首創的電商扶貧實訓店模式在全國至少100個貧困縣落地,並將成立專項扶貧基金,全面保障實訓店等精準扶貧項目的規模化落地、效益化發展,真正讓智慧零售紮根貧困地區,並最終助力我國貧困人口全面脫貧的目標。

授人以魚在先,同時授人以漁,最後再讓更多擁有魚與漁的過來人,帶著他們自己的感悟與經驗,一起再去傳遞、再去幫扶,從點到面,形成社會效應,這是蘇寧的扶貧實踐。

在張近東看來,蘇寧從骨子裡就有著“扶貧濟困”的基因和傳統。致富思源,不應該僅僅成為一個企業的責任,更應該變成一種習慣。

2011年,蘇寧啟動“陽光脫貧計劃”,項目累計投入超過3億元,廣西、貴州、重慶、安徽、江西、雲南、四川等十餘個省市廣泛受益。截至2017年,項目覆蓋50多個縣區,累計捐建170座便民橋、74棟宿舍樓、160多個現代化多媒體教室,160多萬人次受益。項目通過基礎設施援建、賑災物資援助、技能培訓、就業崗位設置、志願者行動等措施,打造電商扶貧、教育扶貧、創業就業扶貧項目,改善邊遠貧困地區的生活環境,幫助孩子實現夢想,給予老人以生活保障,助力年輕人就業創業,實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在教育扶貧方面,蘇寧通過“蘇寧溪橋工程”為中西部偏遠農村地區建成170座“蘇寧橋”,項目受益人口約27.3萬人;通過“蘇寧築巢行動”為貧困地區援建“蘇寧校舍”,累計讓3萬名貧困地區學生受益。

在推動素質教育方面,蘇寧為雲貴川桂地區100所中小學捐助足球等體育教學裝備、為陝甘疆三省和北京市捐建100個多媒體教室,為西北六省送去了科教課程體驗,受益師生超過6萬多人次。蘇寧與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合作打造“夢想大篷車-蘇寧號”項目,三年來已行遍大半個中國版圖,超過10萬名孩子與“蘇寧號”親密接觸。蘇寧“足球1+1”項目通過一對一幫扶,三年來共資助30所學校,舉辦200餘場足球公益聯賽,直接及間接受益學生超5萬名。

為扶貧,傾力而為;為攻堅,矢志不渝。蘇寧在脫貧攻堅戰場上所做的探索實踐和取得的巨大成績也受到社會各界一致肯定:蘇寧先後榮膺“2017年度優秀精準扶貧卓越企業”獎、“第十二屆人民企業社會責任獎年度企業獎”、 “2016全國脫貧攻堅奉獻獎”……

「助力攻坚 · 企业篇」电商扶贫的“苏宁作为”——苏宁创新“互联网+扶贫”新模式 拓展电商扶贫新路径
「助力攻坚 · 企业篇」电商扶贫的“苏宁作为”——苏宁创新“互联网+扶贫”新模式 拓展电商扶贫新路径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