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動能轉換的“臨沭探索”

新舊動能轉換的“臨沭探索”

眼下,臨沭處處湧動著奮勇爭先的幹勁和激情。在省、市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啟動後,臨沭縣堅持“全域統籌、集群推進、園區承載、項目支撐”轉換思路,構建形成“一區引領、兩軸帶動、多點突破、融合互動”的新舊動能轉換總格局。結合實際,該縣著力打造“4+6”現代產業體系,做大做強化工化肥、機械製造兩大引擎產業,改造提升食品加工、杞柳編織兩大傳統產業,培育壯大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新材料、醫養健康、農業新六產、全域旅遊六大新興產業。

新舊動能轉換的“臨沭探索”

園區是承接項目的主要平臺,也是推進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主戰場。臨沭縣做好“一區引領”文章,集中力量和資源,把縣經濟開發區打造為新舊動能轉換的引領區和樣板區。為進一步做大做強做優園區平臺,該縣出臺了關於推進臨沭經濟開發區“一區四園”建設的實施意見,以縣經濟開發區為基礎,將新型工業化實驗區、青雲工業園、店頭鑄造園、臨沭街道城南工業園納入縣經濟開發區統一管理,構建了“一區四園”的發展大格局,縣經濟開發區化工產業園通過省級認定,各鎮街工業集中區完善配套功能,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引進一批主導特色產業項目和配套項目,促進了產業園區的集群化發展。

項目是加快高質量發展的“頂樑柱”“壓艙石”。該縣突出項目招引,加快項目建設,自今年7月1日起在全縣範圍內打響了以“擴大項目信息蒐集、加大招商推介、推動一批高質量項目簽約落地、加快推進項目建設”為主要內容的招商引資、項目推進“百日會戰”攻堅戰。“百日會戰”期間,不僅僅是項目招引,項目推進也是一項重要內容。為此,招商線梳理了今年以來11條有投資意向的項目信息和2017年以來簽約落地投資5000萬元以上的生產類和旅遊類尚未正式投產的19個項目,按照縣級領導包扶重點項目的模式,每個意向項目和簽約項目都明確了牽頭的縣級領導和具體的責任部門單位負責跟蹤洽談和落地推進,對意向項目跟進和落地項目推進情況定期進行調度,更好地發揮縣級領導、責任單位的作用,形成工作合力,確保項目早日開工建設、投產達效,真正達到“項目有推進、逐個問題有解決”,確保會戰目標的完成。

產業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把產業作為新舊動能轉換的核心,瞄準“四新四化”,加快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全力推進產業培育大提升。抓好化工化肥、機械製造、食品加工、杞柳編織四大傳統產業的改造提升。縣裡制定出臺的《關於進一步促進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提質增效的意見》,實施產業推進“四個一”(一個傳統產業、一個牽頭領導、一個責任部門、一套實施方案)機制,引導企業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新模式,大力推進智能製造、協同製造、服務型製造和綠色製造,全面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推動全縣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走出一條具有臨沭特色的優化升級之路。新興產業就像一個深埋地下的“聚寶盆”,培育成功了,帶來的效益能夠呈“幾何式”增長。該縣抓好新興產業的培植壯大。管理使用2億元縣級產業引導基金,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為方向,強化招商引資、科技研發、產業化等環節全程推動,加快發展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新材料、醫養健康、農業新六產、全域旅遊等新興產業,努力形成一批先導性、支柱性產業,建立較為完整的新興產業鏈條。

全縣上下一盤棋,人人都是主人翁,全力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做優高效政務環境,一方面深入開展縣級領導幫扶企業活動,及時協調解決企業生產經營、項目建設中的各種難題,積極破解土地、資金等方面的要素制約。據悉,幫扶企業活動開展以來,累計梳理彙總困難問題125個,已協調解決75個,辦結率60%。另一方面,提升服務效能。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落實並聯審批、“一次辦好”、“互聯網+政務服務”、一窗受理、一次告知等便民服務措施,進一步精簡審批事項、減少審批環節、優化工作流程、壓減審批時限,全面推進審批提速,最大程度便企利民、促進投資。為了更好服務全縣中小企業發展,該縣建立了中小企業服務平臺,目前已有60多家服務機構入駐平臺,首批10家公益性服務機構成功入駐線下窗口平臺。下一步,將圍繞中小企業發展需求,創新服務模式,拓展服務領域,提升服務質量,著力打造“一中心十平臺”,努力為中小企業提供事務代理、創業輔導、財稅服務、管理諮詢、人才培訓等10個方面的服務,打通服務企業“最後一公里”。

“我們將緊緊抓住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歷史機遇,堅持改革創新,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不斷推動全縣工業在擴量中提質、在提速中增效、在創新中轉型,努力把臨沭建成臨沂東部產業新高地、花園衛星城。”臨沭縣委書記劉飛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