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時代座標,勇於改革創新 臨沭工業經濟向高質量發展

把握時代座標,勇於改革創新

臨沭工業經濟向高質量發展

“改革開放40年來,臨沭縣在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探索中,深入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深刻內涵,逐步摸索,確立把工業作為全縣經濟發展的主引擎和主動力,大力實施‘工業強縣、創新發展’戰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與時俱進,推動工業經濟實現大發展。”臨沭縣委書記劉飛說。

把握時代座標,勇於改革創新 臨沭工業經濟向高質量發展

由複合肥初級產品生產者成長為國家行業標準的制訂者;由傳統機械發展到以力士德、卡特重工為龍頭的高端裝備製造產業集群;由柳編小作坊發展到全國最大的柳編產業集群基地;被科技部授予“國際科技合作示範基地”;實現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四連冠”,擁有國家級科技研發平臺12家、省級創新平臺45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4家、院士工作站2家,在全國縣區科技創新領域開創了先河。。。。。改革開放40年來,臨沭工業經濟實現跨越發展,迸發出新的活力,成為省界縣、老區縣發展的樣本,呈現出新常態下的“臨沭現象”。

40年來,工業作為臨沭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主力軍,成為帶動和引領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產業規模體量不斷壯大、產業體系不斷完善,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現代產業體系日益崛起。由1978年僅有的92家企業,逐步發展為全縣19個行業大類,形成了化工化肥、鋼管加工、食品加工、杞柳編織、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新材料、電子光電等八大主導產業集群。其中,複合肥產業集群,成功入圍2017年山東省產業集群及雙創示範基地擬支持項目名單,佔全國市場份額25%以上,贏得了行業話語權;化工產業集群,醋酸酯類產品國內市場佔有率在20%以上,醋酸乙酯產量居亞洲第一,硫脲、原甲酸三乙酯、咪唑等單一產品市場佔有率全國領先。農業機械產業集群,花生聯合收穫機械銷量約佔國內市場30%;鋼管加工產業集群,佔全國的4.5%;杞柳編織產業集群,柳編區域品牌價值進入全國百強,被評為國家級出口柳編質量安全示範區。

數據顯示:2017年,臨沭工業增加值108.51億元,是1978年的101倍,年均增長19.1%;佔國民生產總值的44.2%,比1978年提高35.5個百分點。全縣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10家,高新技術企業15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比達34.97%,高新技術產業、新興產業撐起臨沭經濟的發展“筋骨”,助力實體經濟質量更高。2017年,全縣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以上規模以上企業185家,完成工業總產值512.7億元;2018年全縣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以上規模以上企業225家,1-9月份,實現工業總產值421.8億元,利稅總額31.4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