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小”是一种病,有时候无药可治


“胆小”是一种病,有时候无药可治

文丨《那些年》小小那

中国有句老话:“才、学、胆、识,胆为先。”

王健林也曾在演讲中宣称:“什么清华北大,都不如胆子大”。

当然,这种“胆大”,不是指为所欲为的张狂,而是一种面对危机困境时的勇气。

有时候,危机和困境恰恰就是一副良药,它会激发一个人身上的潜能,让胆小的人勇气倍增,一往无前。不过,我之蜜糖,彼之砒霜。对于某一类胆小的人,危机和困境就是一副毒药。

北宋宋钦宗就是这一类人中的重症患者。

“胆小”是一种病,有时候无药可治

父亲甩锅,忐忑接盘

宣和七年(1125年),金朝统治者以宋朝破坏双方订立的“海上盟约”为借口,向宋朝大举进攻。当时,宋军腐化已久,御敌能力低下,河北大片国土沦丧。宋徽宗怕了,在朝臣的劝说下,他决定主动退(跑)位(路)——直接把烂摊子甩给儿子。这年十二月,徽宗下诏令太子赵桓嗣位,自己改称“道君皇帝”,以示禅让之意。


“胆小”是一种病,有时候无药可治

面对父皇抛来的橄(大)榄(破)枝(锅),太子赵桓最初是拒绝的。据说宦官为他穿戴龙袍时,他曾激烈挣扎,涕泗横流,甚至一度昏厥过去。可是醒来后,皇位还是等着他来坐。

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二十六岁的太子赵桓登基称帝,是为宋钦宗

不久,金军渡过黄河,直逼都城开封。宋徽宗得到消息后,连夜带着两万人马仓皇南逃。这一跑,可把京城上下的人心跑散了。宰相白时中、李邦彦等人一致认为,开封城怕是守不住了,劝钦宗赵桓也赶紧撤离,以避敌锋。

这时,太常少卿李纲站出来反对道:“跑什么跑?天下的城池哪个能比都城更坚固?况且宗庙、社稷、百官、万民都在这里,怎能说丢就丢!当务之急,是整顿军马,团结军民,坚守都城,等待勤王之师!

“胆小”是一种病,有时候无药可治

已经吓得六神无主的钦宗被李纲镇住了。好,就照你说的办!他立即任命李纲为东京留守,负责保卫京城,抵御金军,同时调集各路兵马,做好守城准备。此外,他还响应民意,将徽宗年间的“六贼”斩的斩,赶的赶,一时让首都军民信心倍增。

瞻前顾后,屡屡变卦

可是,随着战期越来越近,宋钦宗骨子里的怂劲儿还是藏不住了——大战之前,瞻前顾后,飘忽不定,屡屡变卦。

内侍王孝竭告诉他:“皇后已经准备动身离开开封了,陛下岂可留此!”钦宗闻之,脸色瞬间大变,对着朝臣说:“朕将亲往陕西,起兵以复都城,决不可留此!

“胆小”是一种病,有时候无药可治

李纲连忙跪下,边流泪边磕头,又慷慨陈词,举出唐玄宗出逃而宗庙社稷被毁的惨痛教训。同时钦宗的叔父燕王和越王也来到宫中,劝他留守都城。于是钦宗回心转意,对李纲说:“朕今为卿留,治兵御寇,专以委卿。

李纲惶恐受命,当晚宿于尚书省。没想到夜半时分,钦宗又变了主意,再次传令清晨离京。天刚亮,李纲入朝,见禁卫军整装待发,皇上的乘舆也准备好了,六宫襆被即将装车。

李纲立即求见钦宗,说:“这些将士怎么会忍心扔下自己的亲人护送您去南方?如果将士们在南下途中离散,又有谁能护卫陛下?金兵听说陛下南逃的消息以后,如派人追击,您身边的这些将士能抵御得了吗?

“胆小”是一种病,有时候无药可治

听完李纲这番话,宋钦宗这才意识到南逃的风险,于是再度决定留守京城。李纲传旨:“上意已定,敢复有言去者斩!”禁卫六军一听留下坚守,一齐高呼“万岁!”钦宗任命李纲为亲征行营使,负责保卫京师,遇事可以不经请示而随机处置。

李纲挑起大梁,立即着手布置防御,在四面城墙上部署禁军、厢军和保甲民兵,共计一万两千多人,还在城墙上安放了床子弩、石炮、火油、檑木等防守器具。同时迅速组织了马步军四万人,分为“前后左右中”五军,每军八千人。前军负责守卫藏有四十余万石粮食的延丰仓;后军防守城壕最浅的朝阳门外樊家冈,以防止金军越壕攻城,另外三军驻于城中,机动待命。

胆小怕事,委曲求全

靖康元年(1126年)一月三十一日,开封保卫战打响了。

金军虽然攻势凶猛,但是进展并不顺利。而且此时宋朝的西北边军和各地驻军都已经在勤王的路上了。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宋朝君臣勠力同心,内外夹击,克敌制胜并非没有可能。可遗憾的是,宋钦宗没有这个魄力。保卫战刚打响,他便要选派使臣去和金人谈和。当然了,花钱买和平,也是北宋的一贯作风。

当时,李纲主动请缨,说:“金兵大军即将兵临城下,勤王之师又没有到来,暂时议和也可以。但现在敌人必然会提出苛刻条款,如果朝廷迫于金军威势,全部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则会被敌军轻视,如此将后患无穷。”李纲目光长远,有勇有谋,但宋钦宗并没有选他,理由是性子太烈,容易得罪人。最后钦宗将此重任交给了枢密使李棁。

不出所料,金人开出的条件极为苛刻——

索要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绢彩各一千万匹,马驼驴骡各以万计,尊其国主为伯父,凡燕云之人在汉者必须全部归还,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之地,以亲王宰相做人质。

要知道,金人索要金帛之数,即使竭尽宋朝天下之财恐怕都难以凑足;而太原、河间和中山三镇更是宋朝立国的屏障……面对金人的血盆大口,宋朝使臣却吓得大气不敢出一声。

李纲得知金人的无理要求后,激烈反对。但是宋钦宗没有听他的,而是答应了金人的全部要求。他下令搜刮汴京的金银,好不容易刮得金二十万两,银四百万两,而民间积蓄已空,同时他又将康王赵构和少宰张邦昌作为人质送往金营。

“胆小”是一种病,有时候无药可治

一败就垮,一吓就慌

不过形势很快又出现了转机。就在康王赵构出发之后,各地援军陆续到来。河北、河东路制置使种师道,武安军承宣使姚平仲,率泾原秦凤路边防军开到了京城,他们的到来使宋军士气大振。

“胆小”是一种病,有时候无药可治

于是,宋钦宗马上倒向了主战派!而且采取了姚平仲急于求成的偷袭方案,孤注一掷,兵行险招。结果金军早有防备,设伏击破宋军。姚平仲畏罪不敢回城,只身亡命而去。

这次失败让钦宗吓破了胆。加上投降派趁机造谣,说西北勤王之师已全军覆没,宋钦宗更是如惊弓之鸟,再也不敢言战。

“胆小”是一种病,有时候无药可治

他急忙推卸责任,解除种师道的兵权,又将李纲革职,甚至还打算把他绑了交给金人处置。

此举激起了开封军民的强烈反对,数百名太学生伏阙上书,指斥奸臣误国,要求坚持抗战,并恢复李纲、种师道的官职。宋钦宗迫于压力,只好恢复了他们的职务,抗金士气又重新高涨起来。

金兵已觉察局势不妙,于是不等金帛数足,取了割让三镇的诏书,又以肃王赵枢代替康王赵构为人质,趁势退军。种师道提议,应趁金兵渡过黄河时发起猛攻,但是被钦宗拒绝。

毕竟,能把金军打发走,钦宗已经挺满足了。他哪里知道,无论是对于北宋王朝还是对于他自己来说,真正的灾难才刚刚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