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馆“馆藏纸质文物修复保护”项目,顺利通过中期评估

2018年12月20日,鸦片战争博物馆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组织召开“馆藏纸质文物修复保护”项目中期评估会;并邀请到广东省博物馆文保研究中心主任张欢、文保研究中心有机文物修复组组长李涛担任本次中期评估会的专家。

我馆“馆藏纸质文物修复保护”项目,顺利通过中期评估

评估会现场

1. 项目修复内容

此次修复的这批纸质文物存在水迹、油迹、霉腐、虫蛀等病害,同时有发黄变脆、断裂残缺,裱件(包括镶料)有折断、折皱、虫蛀、破裂、残缺等现象。

2. 项目实施单位

为确保文物安全和保证修复质量,今年7月,鸦片战争博物馆通过公开方式确定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为项目实施单位。三峡博物馆文保部作为重庆地区文物保护修复的中坚力量,承担了重庆地区各类馆藏和出土文物的保护修复工作。2013年,被国家文物局认定为西南地区唯一一家可移动文物修复优质服务机构。多年来,文保部先后承担国家文物局珍贵文物修复项目、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

3. 项目修复过程

此次修复保护项目由三峡博物馆文保部四位具有多年修复经验的修复师完成。修复过程包括去除原有镶料→挑刮画心 →清洗画心 → 闷润 24—48 小时,根据画心颜色采用用天然国画颜料染纸以备作为命纸、局条、修补纸用,染绫绢以备作镶嵌材料→揭画心 → 修补画心 → 托画心 →上墙挣平→ 下墙嵌折条 →方裁→镶绫绢→覆褙→上墙挣平→画心全色→下墙砑画→按照原装裱样式装裱成品。

我馆“馆藏纸质文物修复保护”项目,顺利通过中期评估

项目实施方作中期汇报

4. 评估会流程

中期评估会首先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作项目中期汇报,介绍了保护修复工作的前期工作、保护修复路线、保护修复材料、工具,项目进行情况等。中期汇报后,与会人员到文物保护中心现场察看了修复情况,并对全色处理、材料选择等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我馆“馆藏纸质文物修复保护”项目,顺利通过中期评估

现场交流

我馆“馆藏纸质文物修复保护”项目,顺利通过中期评估

专家对修复情况提出建议

5. 项目评估结果

经现场评估,与会专家认为项目按修复方案实施,符合文物保护修复的基本原则,技术路线合理,选用材料得当,采用传统修复工艺与现代检测技术相结合,操作流程规范,达到预期效果。同时,专家对画面缺失部分的全色处理以及项目实施工期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供稿:万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