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莆田市公安局召開新聞發佈會,快來一探究竟!

聚焦|莆田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快来一探究竟!

聚焦|莆田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快来一探究竟!

2月1日,市公安局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全市公安機關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打擊違法違規燃放煙花爆竹行為、推進“誠信建設+交通管理”等工作情況。市局新聞發言人、政治部宣傳處處長郭亮進行發佈,市局網安支隊、治安支隊、交警支隊等部門同志參加發佈會。福建法治報、湄洲日報、福建東南網、海峽都市報、莆田電視臺、莆田網等六家駐莆田和莆田的新聞媒體記者應邀參加發佈會。

看點

01

省、市領導批示肯定我市公安機關取得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開門紅”

聚焦|莆田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快来一探究竟!
聚焦|莆田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快来一探究竟!

1月23日,市公安局網安支隊和荔城公安分局聯合行動,組織警力60餘人兵分5路統一收網,在市區5個窩點一舉抓獲包括主謀朱某發在內的全部涉案犯罪嫌疑人26人繳獲作案用手機4000餘部電腦30部及一批銀行卡凍結贓款50餘萬元

成功摧毀一個在莆田市內設立窩點面向全國實施詐騙和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的犯罪團伙。該案破獲後,副省長、公安廳長田湘利、市委書記林寶金、副市長、公安局長陳楓等省市領導分別作出批示,對我市公安機關從重從快嚴打網絡詐騙犯罪,取得2019年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開門紅”表示祝賀和慰問,勉勵全市公安機關總結經驗,擴大戰果,加強宣傳,震攝犯罪,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識騙防騙意識。

聚焦|莆田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快来一探究竟!

2019年1月8日,荔城公安分局網安大隊民警在網絡巡查中發現,莆田市某傳媒有限公司老闆朱某發存在“組織他人利用微信、QQ、陌陌、抖音、快手等社交軟件添加“好友”後利用掃碼付款方式傳播淫穢視頻進行牟利及實施新手段進行網絡詐騙”的違法犯罪嫌疑。該線索經逐級上報,引起副市長、公安局長陳楓的高度重視,立即要求相關警種部門務必全力以赴,集中力量速偵速破,防止新型網絡詐騙犯罪蔓延擴散。據此,市公安局立即成立以網安支隊及荔城公安分局網安、刑偵等部門警種為主體的專案組,全力開展案件調查偵破。經過專案組連續半個月放棄週末休息、加班加點地連續作戰和縝密偵查,該犯罪團伙的組織架構和犯罪手段被基本查清,同時專案組還掌握該犯罪團伙還利用互聯網實施網絡詐騙犯罪的相關證據。1月23日,經公安機關統一收網,該案宣告破獲。

經審查發現,該犯罪團伙的犯罪手段屬我市首次發現新型網絡詐騙手段。犯罪團伙和作案手段呈現五個特點:一是犯罪團伙層級明顯,分工明確,團伙犯罪特點明顯。該犯罪團伙以朱某發為首,其高薪僱用2名技術員和8名巡查手,進行傳播淫穢物品並實施詐騙。朱某發負責購買設備及相關軟件,編寫詐騙腳本,批量購買微信號及手機卡;技術員負責腳本測試、後臺維護及設備維修;巡查手負責巡查設備運行狀況,跟蹤詐騙進度。二是犯罪團伙反偵查能力強,極具隱蔽性。犯罪涉及的作案用手機號、微信號、轉賬收款等都是通過網絡以匿名方式進行;團伙分散藏身在民房、寫字樓及別墅等4個窩點,各點之間相對獨立不交叉,人員之間不來往不交流;犯罪團伙租用場地後打著傳媒公司的幌子,人員少出少入,防止被人發現。三是犯罪團伙連環作案,極具誘惑性。作案時,犯罪團伙先按腳本設定,以在校女學生或實習護士等能夠明顯體現性別、年齡、職業行業身份特色的身份引誘加粉後,先以回家缺少路費等為由,博取對方同情心,並要求通過微信紅包等方式“援助”20至180元不等的小額款項。該種手段詐騙不成後,該團伙又以免費發送淫穢圖片和短視頻為由,激起“好友”興趣後,以每部視頻10元的價格誘惑“好友”掃碼付費觀看。一大批網友經不起誘惑付費觀看。

四是詐騙犯罪涉及範圍廣,極具危害性。犯罪團伙通過互聯網和微信平臺在全國範圍內進行詐騙,24小時全天候都在尋找傳播和詐騙對象,發案時已經有來自全國20多個省市的10萬餘名網民或上當受騙進行捐款或掃碼付費觀看淫穢視頻。五是詐騙犯罪傳播速度快,極具蔓延性。有眾多具有愛心的網民在不明真相和“同情心”的作用下上當受騙,並善意介紹了更多好心人捐款;更多的是懷有獵奇心理的微信“好友”掃碼付費觀看後還在微信朋友圈內散發,誤引了更多網民付費觀看。

警方提醒

歲末年初,請廣大人民群眾務必要高度警覺,嚴防網絡電信詐騙。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覆蓋範圍廣、手段翻新快,令人防不勝防。2018年,全市公安機關高度重視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打擊防範工作,著力在“打、防、攔、堵、宣”等多方面下功夫,堅持專項打擊治理,快速研判處置,注重機制創新,強化宣傳發動,專項打擊工作取得顯著成果,併成功破獲“6.16”全國特大電信網絡詐騙案(抓獲團伙成員48名,查扣電腦、手機等作案工具200餘件,專案涉案金額達600多萬元)等一批重大案件。2018年全市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發案數較2017年同比下降1.3%,群眾財產損失同比下降3.5%,破獲案件數同比上升2.8%,抓獲嫌疑人數同比上升10.5%,破案率同比上升近2個百分點,實現了 “兩降兩升”的預期任務目標。

預防網絡電信詐騙大體上做到“三凡是”、“四不”、“六不要”,就可以躲避很多電信網絡詐騙。

“三凡是”:凡是自稱行政、司法部門來電要求轉帳、匯款的都是詐騙;凡是未經認證的網站發佈購物、購票信息的都是詐騙;凡是通過電話、網絡等方式要求轉帳、匯款至陌生帳戶的都是詐騙。

“四不”:未知來電不輕信,個人信息不透露,不明帳戶不匯款,陌生鏈接不點擊。

“六不要”:個人密碼、驗證碼不要給;網絡購物、兼職、刷信譽不要貪;老闆要匯款、客服要退款不要信;不明鏈接不要點擊;接到洗錢、藏毒、公檢法電話不要害怕;未核實身份不要轉帳。

看點

02

全市公安機關嚴厲開展打擊違法違規燃放煙花爆竹行為

為確保全市廣大人民群眾過一個安定祥和的“兩節”,推進全市文明城市建設,全市公安機關立足職能,根據市政府下發的《莆田市人民政府關於擴大禁止燃放區域加強煙花爆竹銷售、儲存、燃放管理的通告》(下稱《通告》)精神,嚴厲開展打擊非法燃放煙花爆竹活動,並取得初步成效。

2019年1月以來,全市公安機關共查處煙花爆竹類案件279 起,其中破獲非法經營刑事案件1起查處違規燃放煙花爆竹案件 169起查處非法銷售、運輸、儲存煙花爆竹案件 109起刑事拘留1人罰款169人行政拘留103人收繳非法煙花爆竹16406件

1月18日,涵江區江口鎮石西村 一“香燭店”老闆黃某華在禁燃區未辦理煙花爆竹經營許可證等相關證件的情況下在店內出售排炮、團炮等鞭炮,涉嫌非法買賣危險物質,被公安機關依法行政拘留。2018年11月28日,犯罪嫌疑人蘇某洪租用他人倉庫,無證儲存煙花爆竹2983件(案值14萬餘元)被屬地仙遊縣公安局楓亭派出所民警查獲,派出所以非法經營罪立案偵查,蘇某洪投案自首後,被警方依法採取刑事措施。

今年全市禁放禁燃放工作出現新特點

一是禁燃區域範圍擴大。北岸全境納入禁燃區域,仙遊、荔城、城廂、涵江、秀嶼的主城區所在地劃入禁燃區域、所有街道辦事處全境劃入禁燃區域;各鄉鎮集鎮區所在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劃入禁燃區域,大部分工業園區和重點鄉村都劃入禁燃區域。這次劃定的禁燃區由原來的12個鄉鎮增加到39個鄉鎮,面積擴大了10倍。

二是禁止燃放的品種增加。加了不準使用三門銃、高壓充氣禮炮等自制煙花爆竹產品或替代品。以前農村在“出遊”時使用的三門銃,使用黑火藥引爆,是非常的危險,及易引發爆炸事故,黑火藥是嚴管嚴控的爆炸物品,決不允許非法買賣使用。高壓充氣禮炮近年在元宵中也用的比較多,因使用的氣體安全性穩定性不足,聲音巨響,也列入禁止使用的範圍。

三是處罰更加明確。對在禁止燃放區域內燃放煙花爆竹的,公安機關依照《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和《治安管理處罰法》,將予以行政罰款甚至行政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未取得煙花爆竹許可證而銷售煙花爆竹的,由應急管理部門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四是對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提出要求。《通告》規定,全市各級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一律不得燃放煙花爆竹,若違反規定燃放的,依紀依規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聯合打擊 形成合力

一是控源頭。公安、應急管理、市場監管等部門嚴管銷售市場,加強執法檢查和巡視,對禁燃區內違規銷售、配送煙花爆竹的經營單位和網點及時從嚴處理。各級公安、交通運輸部門要強化卡口盤查,加大對可疑車輛和人員的盤查檢查,嚴厲查處非法運輸行為。

二是強管理。各鄉鎮(街道)、村居(社區)組織對禁燃區落實看護制度,明確每個禁燃片區的責任人,看死盯牢,特別是重要時段,要確保絕對安全。

三是嚴巡查。禁燃區域各鄉鎮(街道)、村居(社區)會同派出所,持續不斷地在大街小巷、居民小區開展不間斷巡迴檢查。特別是加強對操辦紅白喜事家庭的跟蹤監管,採取上門勸導、溫馨提示等人性化的措施來制止燃放煙花爆竹。公安機關牽頭負責現場查禁工作,110指揮情報中心、各派出所對燃放煙花爆竹的報警靈敏快速反應,迅速組織出警,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最大限度地減少燃放煙花爆竹傷人擾民問題的發生。

四是重處罰。公安機關對發現違規燃放行為,堅持實行“三個一律”,即情節嚴重或產生嚴重後果的,一律行政拘留;準備在禁燃區內燃放的,一經發現,一律立即制止;對不聽勸阻執意燃放的,一律收繳其煙花爆竹並給予嚴厲處罰。此外,公安機關還聯合應急管理、市場監督等部門打擊非法生產、經營行為,結合巡邏設卡嚴控道路運輸行為。

歡迎廣大群眾對非法生產、經營、運輸、儲存和燃放煙花爆竹的行為進行舉報。舉報電話:公安110,應急管理12350,市場監管12315,生態環保12369,城市管理12345。

(點擊上方圖片,查看莆田禁炮區域)

看點

03

全市公安交警部門全力推進“誠信建設+交通管理”

聚焦|莆田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快来一探究竟!

近年來,隨著我市城市規模進一步擴大、路網持續拓展、機動車擁有量劇增,交通管理任務更加艱鉅,城鄉交通管理能力不平衡、部分交通頑疾無法根治等難題成為制約交通管理水平再提升新的瓶頸問題。為此,市公安局交警部門廣泛組織研討、徵求吸納各界各方意見,聯合市道安辦、徵信辦制定出臺《莆田市道路交通安全領域納入誠信系統失信人員名單認定與管理辦法(試行)》,明確交通失信行為標準、認定辦法、懲戒措施等,既提供了規範依據,又獲得社會的廣泛認可和支持。

“誠信建設+交通管理”取得階段性突出成效

一是交通事故發生數及亡人數實現雙下降。

2018年9月1日至12月31日,全市交通事故起數及造成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15.03%和32.39%。同時,數據監測顯示,誠信交通以來,此前我市持續高發多發的電動車、摩托車司機不戴頭盔、超員超載等突出交通違法行為開始下降,交通暢通率明顯提升。

二是交通文明大幅度提升。

繼莆田八旬老人閔慶昌斑馬線上為禮讓車主吳愛萍脫帽鞠躬的視頻事蹟火遍神州大地,又相繼湧現“最美義士”鄭奮華、“最美守護”劉曉敏、“最美背影”石安凱、“最美跨欄”蘇豔平等,文明交通更加深入人心,有力助推了文明城市建設。

交通安全失信行為分為兩類

分為一般失信行為(12種)和嚴重失信行為(6種)

一般失信情形

1.行人跨越道路隔離設施,一年內被查處2次及以上的;

2.電動車在道路未按規定車道行駛、未按規定戴安全頭盔每月被查處2次及以上或一年內被查處6次及以上的;電動車上道路行駛故意遮擋號牌、偽造變造號牌、未懸掛號牌一年內查處2次及以上的;

3.駕駛摩托車時駕駛人未按規定戴安全頭盔,每月被查處2次及以上或一年內被查處6次及以上的;摩托車上道路行駛故意遮擋號牌、偽造變造號牌、未懸掛號牌一年內查處2次及以上的;

4.達到報廢條件的摩托車未辦理註銷登記手續的;

5.駕駛機動車違反道路交通信號燈通行或行人違反交通信號通行,一年內被查處2次及以上的;

6.駕駛機動車遇行人正在通過人行橫道時未停車讓行,一年內被查處5次及以上的;

7.駕駛機動車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不按規定車道行駛,每月被查處2次及以上或一年內被查處6次及以上的;

8.未取得駕駛證駕駛機動車,一年內被查處2次及以上的;

9.上道路行駛的機動車未懸掛機動車號牌,一年內被查處2次及以上的;

10.使用偽造、變造及其他車輛的機動車號牌的;

11.駕駛拼裝的汽車、非汽車類機動車上道路行駛的;

12.上道路行駛的機動車安裝、使用妨礙交通安全和交通安全管理的裝置或者安裝影響交通安全的燈光裝置,一年內被查處2次及以上的。

嚴重失信情形

1.一年內被認定兩次一般失信情形的;

2.飲酒或服用國家管制的精神藥品後駕駛機動車的;

3.經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構成交通肇事逃逸的;

4.故意損毀、移動、塗改、擅自設置交通設施造成危害後果,尚不構成犯罪的;

5.經法院判決,構成危險駕駛罪的;

6.經法院判決,阻礙交警依法執行職務構成妨害公務罪的。

一般失信行為按照月內或年內違法次數進行量化累計認定,嚴重失信行為直接認定。一般失信情形有效期保留半年嚴重失信情形有效期保留一年,起始日期按納入誠信系統之日算起。對符合一年內參加文明交通志願服務活動滿30個小時的,或因見義勇為被市級以上表彰評為先進個人等情形,可對一般失信記錄進行即時修復,建立複核撤銷和退出機制。

依規嚴懲交通安全失信行為

全市公安交警部門充分發揮視頻技戰法查糾優勢作用,並發動派出所等多警種力量開展集中整治,不斷加大查處交通違法力度,並依照相關規定對交通安全失信人員進行懲戒。

對失信人員,除納入市公共信息信用系統、市級相關部門信用信息系統進行聯合懲戒外,還定期通過新聞媒介向社會公示外。對一般失信行為人增加簽訂承諾書、通報所在單位、納入日常重點監管、延長申領駕照交通安全警示教育時長、相關評先評優資格等7項措施;對嚴重失信行為人增加限制擔任法人代表、村居幹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影響金融、保險等業務權限等4項措施。同時,研發莆田市道路交通重點違法行為信息管理平臺,指定專人負責管理,系統自動彙總數據,將符合條件人員納入 “黑名單”,並推送市政府數字辦上傳至信用中國網站。

莆田市公安局掃黑除惡線索舉報方式

舉報電話:110(24小時值守)

0594-2772721

電子郵箱: [email protected]

來信地址:莆田市荔城區東圳東路2006號(莆田市公安局掃黑辦)

聚焦|莆田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快来一探究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