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娱乐圈应该有个“吃瓜节”

这周娱乐圈应该有个“吃瓜节”

水深火热的娱乐圈实在和我们圈外人想的不太一样,“残酷”二字也无法概况。本周一群明星在微博被爆出“大料”,网友们纷纷表示:这个瓜真是越吃越大!

青春饭不好吃,明星比我们更有危机感,蹿红只在一夜之间,“凉凉”也只是瞬间的事儿。所以,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开餐厅就成了大部分明星的首选。我们来细数下有哪些明星开了餐厅。

具有代表性的明星餐厅

这周娱乐圈应该有个“吃瓜节”

薛之谦:上上谦火锅店

本周最大的“瓜”主人公——薛之谦。在还没有再次红起来之前,他的火锅店名声已经快要大过他了,开了近10年还分店不断扩张中。

这周娱乐圈应该有个“吃瓜节”

任泉:蜀地传说

“蜀地辣子鸡”是任泉的第一次试水,当时连好友李冰冰都不看好,哪里想得到后来开到了北京,更名为“蜀地传说”后,从此打开了任泉作为“娱乐圈最会投资的明星”的大门。

这周娱乐圈应该有个“吃瓜节”

胡歌:FOUNT日本料理

这周娱乐圈应该有个“吃瓜节”

昨天胡歌在微博上力挺因“家暴”而被推上风口浪尖的蒋劲夫,早在多年前就开了的日料店,主打创意混搭风,非常低调,几乎不见宣传,小火慢炖式,也是明星餐厅里元老级别的了。

这周娱乐圈应该有个“吃瓜节”

孟非:小面

凭借“想把家乡的美味传递给每个人”的这股热情,孟非的小面在悉尼开出了第1家分店,墨尔本的第2家店也同时开张。

这周娱乐圈应该有个“吃瓜节”

胡海泉:胡桃里音乐餐厅

胡桃里音乐音乐餐厅是歌手胡海泉创建于2014年,集酒吧、餐厅、咖啡馆为一体的文艺混血儿,在这里体会音乐现场、文艺范、川菜以及红酒佳酿,开创中国音乐酒馆先河。

这周娱乐圈应该有个“吃瓜节”

谢霆锋:锋味

谢霆锋的这家店,就是传说中素面卖68一碗的“天价”餐厅,还收到了某耿直网友的“不会再去第二次”的评价。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明星餐厅,还有邓家佳的“HI辣火锅”、Angelababy的奶茶店“MILLIONS OF MILKSHAKES”、高圆圆的“蜜桃餐厅”等等。

明星们的餐厅都是大张旗鼓的开场,但有许多默默无闻的退场,许多粉丝几年以后找到餐厅所在地菜却发现早就换了主人。

为何争相扎堆餐饮业

既然餐饮不好做,为何开餐厅依然是大部分明星创业的首选?

一、市场需求。

“民以食为天”,经济再不景气,人还是要吃饭的。这一点明星们都懂。做餐饮,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他们找到客户的刚需。

二、品牌效应。

明星们自带光环,本身就拥有大量的粉丝(潜在客户群体),利用自己原有的名气和影响力,宣传效果和一般店铺相比,具有绝对优势。

明星粉丝的人均转化价格大多都在100元以下,在大众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

这周娱乐圈应该有个“吃瓜节”

有些甚至更低,保持在30——50元区间,客户不会被价格吓到,自然粘性就高,AB女神的奶茶店打了六折都没人去,所以那些价格高的自然就凉了。

这周娱乐圈应该有个“吃瓜节”

三、明星“痛点”。

明星的“发光期”有限,今年红,片酬待遇都很高;明年不红了,就什么都没有了。而“过气儿”是迟早的事,为了保证自己“过气儿”以后,生活还有保证,他们需要另谋出路。

四、传统投资项目门槛高。

传统投资项目,珠宝玉器、文玩字画、贵重金属、房地产等,门槛要求比较高,需要专业技能,并且投资额一般比较大,收益周期较长,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风险也很高。

明星们多数没有这方面专业技能,也不愿意或者拿不出那么多资金来做这些事。当然也有从明星成功转型为职业投资人,那是极少数。

五、跟自身匹配度最高。

明星们趁着自己现阶段大红大紫,他们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演艺事业,一方面又想要投资赚钱,精力有限,于是只好选择门槛低、投资少、回笼快、回报高、容易快速复制的行业——餐饮。

所以,明星扎堆做餐饮这一系列事件,可以说是作为创业者,负责任地给自己做了定位,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并不全是盲目跟风。

所以“做餐饮”是明星们在权衡了自己的社会身份、资金实力、业务能力、自身精力等等条件之后,在决定创业之时,做出的最理智、最稳妥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