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中獎“花花卡”了麼?

“這個花唄是什麼?怎麼開通?”

過年回老家,消金界小編的老爸,在酒足飯飽後,突然在飯桌上問道。

支付寶的“花唄”功能於2015年上線,主要用戶群體為80後和90後。小編的老爸是個“60後”,今年為何對“花唄”有了興趣?

花花卡“惹的禍”

據小編的老爸說,知道“花唄”這個功能,是通過支付寶的集五福活動。

今年支付寶的集五福活動,除了常規的五張福卡外,還額外新增了一張新卡——花花卡。


你中獎“花花卡”了麼?


花花卡的用途是,可參與抽取“全年幫你還花唄”的大獎,幫還總金額=用戶的花唄額度×12,最高為48888元,共抽取2019份。

要想獲得花花卡,用戶可通過支付寶的“AR掃碼”功能掃福字,去螞蟻森林給福氣林澆水,上答答星球答題,去螞蟻莊園喂小雞吃糖葫蘆,也可以利用“沾福氣卡”去支付寶朋友那裡複製。

此外,支付寶鑽石會員今年可直接領取敬業福、花花卡和沾福氣卡。

支付寶的集五福活動已連續舉辦了四年,在不知不覺中,這個活動逐漸變成了中國人過年的新習俗,全民參與度極高。每年農曆新年到來之前,男女老幼都在掃福字、集福卡。

藉助熱度如此之高的活動,支付寶新推出的“花花卡”,必然會使“花唄”這個功能觸達更多用戶,比如小編的老爸。

“之前用支付寶掃碼付錢,看到過花唄紅包,也就兩三毛錢,沒當回事兒。”據小編的老爸說,這次想開通花唄,純粹是因為48888元的大獎很誘人。

和老爸聊完後,小編給他開通了“花唄”,支付寶這次的推廣相當成功,但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用戶年齡下沉。

逾期風險增大?

去年五四青年節期間,螞蟻花唄發佈了《2017年輕人消費生活報告》。

報告顯示,“花唄”用戶當時已超過1億,90後佔據半壁江山,佔比47.25%,平均每4個90後就有1個人開通。

在將“花唄”作為支付寶首選支付方式的人群中,90 後的比例同樣是最高的,接近 40%。


你中獎“花花卡”了麼?


來源:《2017年輕人消費生活報告》

事實上,“花唄”誕生之初,用戶33%是“90後”,48.5%是“80後”,而“70後”僅佔14.3%。

身為一個新生事物,“花唄”最先被年輕人所接受,這一點無可厚非。問題是,在站穩了年輕人市場後,“花唄”如何維持高速增長?

螞蟻金服在2019年初給出的答案是,用戶年齡下沉,拓展60後和70後市場。

這會增大“花唄”的逾期風險麼?

消金界小編在同60後老爸交流後發現,他壓根不懂(或者說不想弄懂)“花唄”的使用和還款規則,也不太理解循環額度是怎麼回事。同時,出於對網絡詐騙的警惕,他的支付寶只綁了一張銀行卡,且卡里的錢常年不超過300元。

但他的花唄額度有500元。顯然,他的花唄自動還款很容易因銀行卡餘額不足而失敗,進而發生逾期。

除上述風險外,60後和70後人群未來幾年將陸續達到退休年齡,開始領取養老金,個人收入有可能顯著降低。

對此,小編的老爸十分不以為然:“不就500塊錢麼,我們攢了大半輩子錢,還能比你們這些動不動就月光的小年輕窮?”在他看來,只要花唄及時提醒,就算偶爾出現逾期,也能第一時間把錢還上。

換句話說,在他眼裡,60後和70後的“花唄”就算出現逾期,也大概率不會變成不良貸款,“做人還是要講信用,不然連高鐵和飛機都坐不了嘛”。

問題是,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只要還款紀錄良好,“花唄”是會給用戶提額的,當額度達到8000元、1萬元時,風險還能被有效控制麼?要知道,老年人一旦生病,日常開銷會大幅增加,有可能一時沒有足夠的資金還款。

廣發證券此前的一篇研報提到,通過平臺大數據控制風險,花唄不良率為1%,顯著低於銀行業平均水平。


你中獎“花花卡”了麼?


在2019年用戶年齡下沉後,“花唄”還能把不良率控制在1%的較低水平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