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歲女生元旦自縊,別讓家庭教育的缺失,讓孩子無路可退!

元旦,新年的第一天,辭舊迎新,闔家歡樂,但最近的一條新聞卻叫人唏噓。

據媒體報道,今年1月1日,河南某大學22歲的大四女生小苗在宿舍自縊身亡,留下遺言:“受不了嘲笑的眼光”。

逝者已矣,但此事背後留給生者的思考卻有很多。


22歲女生元旦自縊,別讓家庭教育的缺失,讓孩子無路可退!



據悉,這場悲劇源於2017年6月21日的一起失火事件。

當時,小苗和同學在宿舍內用熱水器導致失火,整個宿舍的物品付之一炬,隔壁宿舍也有受到波及。事發後,學校給了她一個處分,還經常在學校大會上點到這個事件作為反面教材進行批評。

由此,小苗一直處於情緒低落狀態,每每被當做反面教材提出,心理壓力就增加一份,悲劇也就慢慢衍生了。


22歲女生元旦自縊,別讓家庭教育的缺失,讓孩子無路可退!



小苗的家人說,小苗在學校本是個尖子生,平時成績優異,常年獲得獎學金,還在學院學生會擔任辦公室主任、主席團成員。但在失火事件通報批評後,學校不讓她入黨、不發學位證、還不讓考研。

這對於一個寒窗苦讀的學生來講打擊實在是太大了,而其母親也因為這一點要求學校進行賠償。有人說,學校處理方式確實不當,女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還有人犀利的說“這姑娘連死都不怕,還怕別人的嘲笑和批評嗎?”

其實,要說這場悲劇的起因,正是源於小苗自己,因為僥倖心理漠視規則而讓自己站於危險邊界。

違規電器的使用不僅危及到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構成失火罪。

但是,在這花樣的青春面前,我們不想去細究是非責任,只是惋惜這個因為僥倖和疏忽而凋零的生命,並再次對規則予以敬畏和尊重。


22歲女生元旦自縊,別讓家庭教育的缺失,讓孩子無路可退!



我們都知道,人生在世,不如意十有八九,陰影是暗的,但起碼證明還有光的存在。

現在的社會節奏,生活壓力,讓越來越多的人變得焦慮、煩躁,心態一旦崩了,就只剩下絕望,單單是中國青少年自殺的數據就已經驚人。

據統計,中國每年約有10萬青少年死於自殺。每分鐘就有2個孩子死於自殺,另有8人自殺未遂;更讓人驚訝的是中國兒童自殺原因排列中:學習壓力過大佔45.5%,早戀佔22.7%,父母離異佔13.6%。

此外,針對成人進行的“中國工作場所中的抑鬱症”的調查數據顯示,中國已有9000萬抑鬱症患者,尤其在工作場所,中國職業人群的抑鬱症患病率達2.2%-4.8%,其中有70%的患者曾因抑鬱症而中斷工作。

如此驚人的數據恐怕是隻少不多。

去年浙大博士跳江的新聞事件至今還記憶猶新,那一句“孩子若不懂得如何與世界相處,所有的教育都是徒勞”的教訓,應該被所有父母、老師、教育工作者熟記在心。

一個人在世間行走,總要經歷風霜雨雪、刀槍劍戟、鮮衣怒馬,重要的是接受這個世界的風情萬種,才能活的如魚得水。


22歲女生元旦自縊,別讓家庭教育的缺失,讓孩子無路可退!


回顧小苗的事件,很多人疑問,為什麼她的心理承受能力這麼差呢?

好學生,不應該很自信的嗎?這點嘲笑和挫折都受不了嗎?

或許,正是因為是好學生,才催發了這場悲劇。

小苗作為預備黨員、尖子生,但在失火後被學校給予處分,不讓入黨、不發學位證、不讓考研,這對她來說無疑是阻斷了未來的所有出路。

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否入黨,發不發學位張並不會決定人生,就算是立馬“被開除學籍”,也不會決定人生。

只可惜,對於絕大多數孩子來講,從小就被灌輸各種“階段決定論”。“小升初”時,老師就說,考不上好中學就沒有未來,還有我們經常聽到的“高考決定一生”。這種“階段決定論”一直在不斷強化。可事實上,所謂的“階段決定論”,只是家長和老師們“裹挾分數”的一種理論工具而已,對孩子的成長來講,百害而無一益。

中國的應試教育造就了無數的焦慮的家長和老師,他們教育的唯一目標就是升學,從小學、初中、高中、大學,以至於大學所選的專業,都是家長決定好的,對於孩子的成長培養、人格教育、心理關懷卻微乎其微。

22歲女生元旦自縊,別讓家庭教育的缺失,讓孩子無路可退!

在這些父母眼裡:

孩子原本的模樣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是否完美;

孩子的當下生活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未來一定要符合預期。

殊不知,這種過度的成績期望和分數教育會造成孩子心理健康的缺失,成為悲劇的開端。

學習成績優良的孩子自殺的案例並不少見。

2014年4月16日,廣東中山大學一名風華正茂的碩士研究生在宿舍內自盡,該研究生自殺前留有遺書,說明了他選擇自殺的原因是,在父母期望、學習和工作上的壓力下壓得喘不過氣,於是走上了不歸路。

2016年2月25日,武漢市一15歲學霸女孩跳樓身亡,從18樓家中跳下當場殞命。據瞭解,女孩成績一直很好,但因去年期末考試不理想,離目標差幾分想不開,產生極端行為自殺。

案例看的讓人心痛,表面上,我們看到這些優秀的孩子都普遍自尊心太強,心理承受能力太差,父母期望過高,事實上孩子最終選擇自殺是因為自殺成了她們唯一的退路,父母是他們走向極端的最大凶手!

對於大部分孩子來說,在他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難的時候,只要有人支持和安慰,他就不會被輕易擊倒。但是,如果沒有人支持他,尤其是連最親近的家人都不能給他心靈的安慰,那麼就很容易導致危機事件的發生。

每一個自殺孩子的背後,都有著家長不可推卸的責任。

父母家庭教育的缺失讓孩子認為父母只接受他的優秀,從而在自己變得不優秀時無路可退,唯有自殺。

身為父母,我們總想著探尋教育的捷徑,事實上根本沒有捷徑,因為人生就沒有捷徑。

所以,趁現在還不晚:

請告訴孩子,你愛他們本身,不是愛他們帶回家的成績;

請告訴孩子,不要用目前學校的標準來判斷自己在世界的位置,你比你想象的要更聰明有能力;

請告訴孩子,經歷挫折和失敗是好的經驗,它使你對克服它並從中走出來更有經驗和信心,擁抱挫折失敗吧,因為它使你強大,不要害怕它;

請告訴孩子,學會從朋友、父母、老師和其他成人那裡尋求幫助,清楚明白尋求幫助是聰明而非軟弱的表現;

請告訴孩子,他們是你的命根子!你每天都愛他們,在他們以後漫長的生命旅程中會有更多的人愛他們;

請告訴孩子,人生的路不好走,但是你還有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