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濮阳:爱心洒满南乐大地 诚诚酒城情暖老兵


2019年1月20日,河南省濮阳市任丘路与扶余路交叉口西南角,诚诚酒城商贸有限公司员工、爱心志愿者把慰问品装上车,准备到南乐县革命老区看望抗战老兵。

当天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大寒”。大寒时节人心暖,来自豫北关爱抗战老兵联盟、濮阳市诚诚酒城、中国人寿濮阳公司、濮阳民族团结饭店、濮阳市光明路桥公司的20多名志愿者带着春联、中国结、红灯笼、核桃、柿饼、米面油等年货新春礼金500元大红包,驱车500多公里,前后到滑县、长垣、濮阳、范县、清丰、南乐等地,

看望慰问了19名抗战老兵和一位老兵遗孀,为这些风烛残年、曾经为保家卫国浴血奋战的“民族脊梁”送去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让他们生活无忧、欢度春节。南乐县千口乡闫村,在董事长冯改霞的带领下,濮阳市诚诚商贸有限公司的员工携手豫北关爱抗战老兵联盟志愿者看望慰问抗战老兵邵同喜。


据了解,邵同喜老人1925年10月11日生,南乐县千口乡闫村人,他父子两代5人有4人参军抗日。1942--1946年参军打仗,在冀鲁豫军区杨得志所辖二区一大队四团一营,是团长张连仲的勤务员,在浚县、滑县、清丰、汤阴、开封、封丘、阳谷等地对日作战。参加过武联防、平汉战役、解放南乐、阳谷战役,曾给杨得志司令送过信。

攻打浚县时与战友一起活捉过鬼子头目武兰田,缴获过手枪。1945年打封丘时和战友一起俘虏了日本军官原田。1946年随受伤的首长到后方医治而离开部队回家。1958年到北京市建筑工程局第二公司当建筑工人,参加过人民大会堂和历史博物馆的修建,大下放时回老家务农至今,也没能享受政府优抚补助。

图为95岁的抗战老兵邵同喜以军人特有的行礼姿势向前来看望他的所有志愿者表述谢意。

在邵同喜家的正屋里,摆放着老人“抗战”的荣誉、勋章与父亲、胞弟的像片。老人的四弟邵同银曾任彭德怀元帅的秘书。

河南省濮阳市诚诚商贸有限公司的志愿者与95岁的抗战老兵邵同喜老人合影留念。

图为濮阳诚诚酒城员工、爱心志愿者上身穿着的红马甲。

2019年1月20日,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西邵乡霍苑村112岁的抗战老兵卢喜才老人的家门口,当地爱心志愿者正在挂新年红灯笼,老人兴奋的神色让人倍感温馨与快乐。

卢喜才老人1907年10月4日生于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西邵乡。1933年,为了混口饭吃,跑到距家不远的大名县龙王庙当兵,两年后升为连长。抗战爆发后,日寇入侵大名,他随部队与日本鬼子进行了殊死拼杀。

1938年,卢喜才加入由原国民政府河北省政府委员兼冀察战区游击第一纵队司令丁树本建立的抗日独立团,多次与鬼子交战,立下不少战功。图为濮阳诚诚酒城的志愿者刘忍正在老人的堂屋挂红色的中国结。

后来,由于自己的姐夫是共产党,卢喜才被怀疑是共产党卧底,遭到关押毒打数日致无法行走,家人只好把他抬着离开了抗日独立团。伤好后,卢喜才投奔了八路军继续抗战,在冀鲁豫军区第四分区某机枪连当了一名轻机枪手,后到129师某重机枪连任排长,曾先后在河北南宫、大名、河南内黄、安阳等地跟鬼子打仗。

1949年初,在解放浚县时受伤住院错过了部队开拔,卢喜才与部队失去联系,回到了老家务农至今。2015年6月,豫北关爱抗战老兵团队的志愿者发现了这位已过百岁的抗战老兵,从此老人和他抗战杀敌的英雄故事才被世人知晓。


据悉,今年112岁的卢喜才是国内健在的年龄最高、寥寥数几的抗战老兵之一,被称为“抗战老兵活化石”。图为卢喜才老人的居民身份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