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伴侶、自己、父母”之間,你怎麼排序的?男女有何區別?

最近有個話題挺火的,就是#papi人生最重要的排序#,該話題來自《我家那閨女》中papi醬和演員焦俊豔的談話,二者作為獨立女性,在節目中表達了自己挺多的想法,其中討論度最高的就是關於“孩子、伴侶、自己、父母”之間該如何排序的討論。

“孩子、伴侶、自己、父母”之間,你怎麼排序的?男女有何區別?

節目中papi醬的排序是“自己、伴侶、孩子、父母”,因為從她的角度來看,自己排在第一位是因為“我們一生中陪伴我們最長時間的,還是我們自己,所以自己排第一位”,其次是伴侶,因為“自從我們結婚後,生命的2/3的時光還是和伴侶一起度過的”,孩子排第三是因為“我們只是陪伴孩子成長的二十年,之後他們便是與我們分開的狀態,他們有自己的夢想去實現”,父母排在最末尾讓挺多人詫異的,papi醬給出的答案是“父母也有自己的生活”,當子曰看了這段視頻時挺有觸動,於是就去做了一個小調查,然後發現了一個小規律:

“孩子、伴侶、自己、父母”之間,你怎麼排序的?男女有何區別?

未婚女性給出的答案一般是“自己 父母 伴侶 孩子”,當問及為何會有這種排序時,她們一般認為“得先愛自己,才能去愛別人,而且自我實現是非常重要的”,子曰覺得這是女性將自己放於第一位而非成為他人“懂事的女兒”“賢惠的妻子”“溫柔的母親”是自我意識覺醒的體現;而他們選擇將父母放於第二位,主要還是因為她們未婚且和父母還有著密切聯繫的結果;伴侶和孩子有位置互換的情況,將孩子放在第三位的女性一般覺得孩子是自己的親骨肉,重要程度優於可能離婚的伴侶之前;而將孩子放最後的女性,認為“今後要不要孩子都是一個問題”,這也反映了當下年輕人“不想生孩子”的社會心理。

“孩子、伴侶、自己、父母”之間,你怎麼排序的?男女有何區別?

已婚女性給出的的答案中,有部分人將孩子放於第一位,她們坦言道“自己沒生孩子之前,確實是和papi醬的答案一樣的,但生了孩子之後就發現,孩子在前期是非常需要照顧的,天秤也自然向孩子傾斜,過了一個人生階段就又會發生變化”,其實子曰感覺這是一種比較成熟的解釋,根據人生階段的不同,排序會因時因地而轉變。

“孩子、伴侶、自己、父母”之間,你怎麼排序的?男女有何區別?

而男性無論已婚還是未婚給出的答案,基本上都是“父母、孩子、伴侶、自己”,當子曰詢問他們原因時,有很直男的回答是“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下,父母之恩自然得放第一位,而伴侶和自己相當於戰友的關係,但是自己的伴侶得呵護,所以自己是責任越大排位越後”,還有另外的說法是“舍不著孩子套不到狼,只有自己願意付出,才能讓父母、伴侶、孩子的幸福有保障”,當然也有把伴侶放孩子前面的男性,他們普遍對愛情看得比較重要,還有把孩子放最後的男性,他們和某些女性一樣覺得“孩子要不要是一個問題”,但無一例外的是,他們都把父母放第一位。

“孩子、伴侶、自己、父母”之間,你怎麼排序的?男女有何區別?

看了以上不同人生階段、不同性別的人的答案,你有什麼想法呢?同時你是怎麼對“孩子、伴侶、自己、父母”是怎麼排序的呢?可以在下方告訴子曰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