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哈維吃人嘴軟,卡塔爾用亞洲盃打你臉,中國足球看見希望

昨天卡塔爾在亞洲盃決賽3比1戰勝日本,以一種完美到毫無爭議的方式奪得亞洲盃冠軍,而卡塔爾足球大使哈維的預測也最終被證明沒毛病。但是一個月前,我在網上看見了一篇標題是這樣的報道,吃人嘴軟 哈維:卡塔爾有足球文化。

有人說哈維吃人嘴軟,卡塔爾用亞洲盃打你臉,中國足球看見希望

有人說哈維吃人嘴軟,卡塔爾用亞洲盃打你臉,中國足球看見希望

這樣的標題,略帶蔑視和嘲諷,似乎意思是哈維因為拿了卡塔爾的好處,不切實際的為卡塔爾說話。似乎卡塔爾在中國人眼中,還是那個當年想刷就刷的交通卡。但實際,人家是已經是一般人刷不起的黑色信用卡。現在看,哈維說卡塔爾有足球文化,卡塔爾隊狀態好,教練好,讓我們關注一下亞洲盃。句句都是大實話,中國小編的臉不知道被打的疼不疼。

有人說哈維吃人嘴軟,卡塔爾用亞洲盃打你臉,中國足球看見希望

有人說哈維吃人嘴軟,卡塔爾用亞洲盃打你臉,中國足球看見希望

有人說哈維吃人嘴軟,卡塔爾用亞洲盃打你臉,中國足球看見希望

當年哈維去卡塔爾淘金的事情,國內有媒體報道稱,上海也曾經想邀請巴薩大腦加盟,但因為上港覺得哈維年薪報價太高,所以未能達成一致,所以哈維才去了卡塔爾。現在看來,哈維到卡塔爾並不是單單因為錢的問題,世界盃足壇最強大腦,也得洞察分析下自己的前景,再進行一下環境數據分析,最後才會作出正確的決定。再看看託雷斯和伊涅斯塔,他們在離開西甲後也沒有選擇中超聯賽,而是去了日本。可見中國足球的環境,大家都知道怎麼回事,也就是個純淘金的環境,來的球員只是為了錢,對中國足球的發展作出的貢獻非常有限。

有人說哈維吃人嘴軟,卡塔爾用亞洲盃打你臉,中國足球看見希望

足球讓人忘記國界,甚至也讓人忘記了國土面積,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卡塔爾是一個真正的彈丸小國,它的面積只有天津那麼大,1萬平方公里出頭,人口不到300萬,大約是朝陽群眾的三分之二。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居然能申辦世界盃,這是為什麼,很多人說有錢,有錢是肯定的。但有錢也不一定能讓足球水平在短短几年突飛猛進,但卡塔爾卻做到了。

有人說哈維吃人嘴軟,卡塔爾用亞洲盃打你臉,中國足球看見希望

中國也挺有錢的,中國咋足球越來越差,可一樣是錢,怎麼花大有講究。卡塔爾在足球方面最大的手筆是斥資200億美元新建了阿斯拜爾運動中心,這裡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設施設備,就像是一個巨大的鳥巢,加之多哈怡人的氣候,讓這裡成為了足球世界的另一箇中心,很多俱樂部選擇在多哈阿斯拜爾集訓,大巴黎,拜仁,沙爾克,埃因霍溫,包括上海上港。

有人說哈維吃人嘴軟,卡塔爾用亞洲盃打你臉,中國足球看見希望

有人說哈維吃人嘴軟,卡塔爾用亞洲盃打你臉,中國足球看見希望

有人說哈維吃人嘴軟,卡塔爾用亞洲盃打你臉,中國足球看見希望

有人說哈維吃人嘴軟,卡塔爾用亞洲盃打你臉,中國足球看見希望

有人說哈維吃人嘴軟,卡塔爾用亞洲盃打你臉,中國足球看見希望

有人說哈維吃人嘴軟,卡塔爾用亞洲盃打你臉,中國足球看見希望

卡塔爾的球迷是幸福的,他們經常可以在這裡見到世界知名的球星,和他們互動合影。而這座佔地29萬平方米你的運動航母,對卡塔爾國民免費開放。坐落在訓練中心的阿斯拜爾足球學院,更是卡塔爾青訓的搖籃,但在這裡所有參加青訓的學生,均是由卡塔爾政府機構,從卡塔爾國內和9箇中東非洲合作國家,進行全面調研發掘的有潛質的球員,人數不到200名,能否有進一步發展,不是取決於你家裡有沒有錢送給教練,因為這些球員不需要自己花一分錢。而是他們的文化課成績是否合格,卡塔爾對球員的素質也是非常看重的。除了學習和踢球,其他是事情都有國家承擔。

有人說哈維吃人嘴軟,卡塔爾用亞洲盃打你臉,中國足球看見希望

有人說哈維吃人嘴軟,卡塔爾用亞洲盃打你臉,中國足球看見希望

有人說哈維吃人嘴軟,卡塔爾用亞洲盃打你臉,中國足球看見希望

有人說哈維吃人嘴軟,卡塔爾用亞洲盃打你臉,中國足球看見希望

有人說哈維吃人嘴軟,卡塔爾用亞洲盃打你臉,中國足球看見希望

而更恐怖的是,據阿斯拜爾學院從建立開始,每週都會邀請一直歐洲俱樂部的梯隊到多哈來和阿斯拜爾同年齡的青訓球隊比賽。至今沒有中斷,而且邀請來的球隊的機票食宿全部由學院承擔……所以哈維說的卡塔爾有足球文化,是非常客觀的。而鼓吹卡塔爾足球進步源自於歸化球員那並非重點,這些來自中東非洲小國的球員都是從小在卡塔爾青訓體系下成長而來,而並非簡單的拿來主義。確認是可用之才後還會放到有卡塔爾股份的海外俱樂部球隊去練級,今年亞洲盃最佳射手阿里就這樣培養出來的。

有人說哈維吃人嘴軟,卡塔爾用亞洲盃打你臉,中國足球看見希望

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中國夢,要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足球水平上不去,中國球迷的文化生活總是不美好。中國人太多,船大難掉頭,政策難落實,奸商太狡猾,貪官太黑心。一系列問題,讓中國足球這些年越投入越看不見希望。國民素質和國內環境決定了,雖然同是東亞人,但中國學日本韓國的校園足球模式,足球人口暴漲,等中國如果有哪個高中大學培養出了國腳,估計是痴人說夢。還是中國看看當年崇明的根本基地就是一個超低配版的阿斯拜爾,根寶自負盈虧,從全國各地選拔出一批有潛質的球員,雖然也向家長收一點學費,但比起其他足球學校便宜很多,最終勒緊褲腰帶,培養出了目前國內最出色一批球員。如果這個模式由國家來運營,讓有能力懂專業有良心的人來管理,建設一箇中國的中低配版阿斯拜爾,也不是不可能,英雄不問出處,全國選材。只要國家掏錢,把球員的文化成績作為球員發展的標準,父母再也不用擔心交不起教練小費了,那麼優秀球員就不會埋沒。外加中國資本在海外俱樂部有不少股份,如果國家出面從幾個小孩出去練級也不是難事。主要就看那些靠著中國足球只投資不見效模式撈錢的人們能不能放下私慾,辦些事實。

有人說哈維吃人嘴軟,卡塔爾用亞洲盃打你臉,中國足球看見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