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感谢您在最清贫的日子,用100块富养了我今后20多年的人生

这双鞋,我穿了6年

念高中时,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有一次学校开运动会,我想买一双鞋,我拿着100块钱到了某运动品牌的店里,折腾了很久,买了一双我并不是很喜欢,但是价钱便宜的打折鞋。中午拿着鞋回到家,爸爸看我脸上并没有洋溢着买新鞋的喜悦,问我怎么回事。外公外婆一直教育我说,父母工作挣钱不容易,要省吃俭用,好好学习努力回报。我告诉爸爸,我并不是很喜欢那双鞋,只是因为打折,就买了。爸爸并没有说什么,然而,当我午觉醒来后,我发现床下放着一个崭新的鞋盒,里面一双淡紫色的精致的跑鞋,我翻开标签:600!

这双鞋,我带进了大学,直到参加工作也舍不得扔。我还记得我激动的给我爸打电话时他说的话:要买就买喜欢的,不要将就。挣钱是父母的事,你不要有太大压力。你要相信,你值得!

爸,感谢您在最清贫的日子,用100块富养了我今后20多年的人生

真正的富养是内心丰盛的流动

“中国最后一个精神贵族”——郑念在《上海生死劫》里描述自己的生活,当她成为阶下囚的时候仍然坚持对生活的要求,不蓬头垢面,扣扣搜搜。

仍然她将原本就不多,甚至是吃不饱的米饭,每顿留有一些当浆糊用,将手纸一张一张地贴在沿床的墙面之上,这样她的被褥便不会被墙上的尘土弄脏。

聪慧的她向看守员背一节毛主席语录“以讲卫生为光荣,不讲卫生为可耻”,以此借得扫帚将屋内打扫干净。

我的母亲也是如此,虽然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但是仍然保持生活中的美感,陪我一起做手工,打扮家里,从来不和我说家里的条件困难,而是和我一起分享生活的快乐。现在想来,富养真的是物质条件丰厚才能叫富养吗?我看未必,真正的富养是内心丰盛的流动。

童年的匮乏感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三代出贵族”指的不是积累三代的财富培养贵族,而是内心的匮乏感经常要经历三代才能改变。

精神分析心理学认为,童年的亲子关系会内化成孩子应对世界的观念,会决定孩子一生的性格命运。有的人,一直强调家里穷,应该节约,有的认强调某个玩具非常贵重,应该珍惜,实则是将自身的匮乏感传给了孩子,那么孩子,又怎么能灵动的应对这个世界呢?

爸,感谢您在最清贫的日子,用100块富养了我今后20多年的人生

真正的富养是建立自我价值感

当我的父亲和我说,我值得这双鞋。感谢我的父亲,保护了我的自我价值感。我一度认为,穷人家的孩子,是配不起昂贵的物品和精致的生活的。

现在回想起父亲的话,即使家境清平,他和母亲从未在我面前抱怨过生活不易,这些话都是我从外公外婆那里听来的。他也从未将买东西和学习成绩挂钩。相反的,他总是对我说,今天工作挣了多少钱,母亲某次又获得了单位的认可。这让我看到积极乐观生活和认真工作的快乐。

当我有某项需求时,母亲总是及时的满足我,从来不会一拖再拖。有的时候实在不能满足,她也会诚实的告诉我。父母的养育,让我知道了:没有花一百块钱,是父母的事情,而不是我不配得到100块钱的东西。

现在的我,已经工作了,我对金钱方面的事没有过多的执着和纠结。换一句话来说,父母的养育,让我摆脱了对金钱的困惑,我和金钱的关系是比较和谐愉悦的。我买东西,是因为我需要,我不买某样东西,只是因为我不需要,而非我不配。

爸,感谢您在最清贫的日子,用100块富养了我今后20多年的人生

真正的富养可以传递三代

现在我也有女儿了,也感觉到经济的压力。但是,我绝对不会将生活的压力传递给孩子,如她的外公外婆一样,我会尽可能让她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丰盛而流动的内心。

我将如她的外公外婆一般:

听见她真正的的欲求

及时的去回应

诚实的回应

无条件的给予

有人说,越满足,越贪婪。其实不然,当被完全的满足,内心丰盛起来,才能学会辨别和抗拒诱惑。真正一直索取的,恰恰是童年时期没有被满足,内心一直匮乏着的。有的网友一直诟病王诗龄穿戴奢侈,但是我们看一段采访,发现,王诗龄对于玩具和衣服,却没有什么太大的兴趣。她有自己的追求。这就是富养的结果:辨别内心真正的需求,以及克制。

感谢父母,在贫穷里,富养我的精神,让我在今后的20多年甚至更远的日子里,不被金钱的魔障束缚,活的自由而有尊严。

爸,感谢您在最清贫的日子,用100块富养了我今后20多年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