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特集團紀念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暨青特集團成立六十週年儀式

砥礪六十載,共築百年夢

10月30日,紀念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暨青特集團成立六十週年儀式在青島青特產業園舉行。來自青島市、城陽區的各級領導、各合作伙伴以及新聞媒體的近千人參加活動。現場,嘉賓參觀了企業展廳,瞭解了青特60年來的發展史,參加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產品下線儀式,同時見證了相關青特與相關企業及科研院所的簽約。

青特集團紀念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暨青特集團成立六十週年儀式


產品下線儀式上,青特集團的第400萬支車橋總成和第17萬輛專用車現場下線,標誌著青特集團打造的汽車零部件和專用車兩大業務規模化生產再上新臺階,也是青特集團發展史上又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時刻。儀式上,針對當下最新的商用車及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青特與北汽福田、清華大學天津高端研究院分別簽訂了新能源冷鏈物流車以及產學研方面的戰略合作協議,獲得了未來發展的更廣闊空間和更多先進技術支持,青特集團將在高端物流裝備、產學研融合等方面再上一個新臺階。

青特集團紀念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暨青特集團成立六十週年儀式


青特集團創始於1958年,經歷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跨越,如今已發展成為一家集專用車生產、車橋製造、鑄造、鍛造、機械加工、房地產開發、工程施工、國際貿易為一體的多元化、控股26個子公司的大型企業集團。

1958年的青特是人民公社時期的一個農具修配廠,是大躍進時代的產物,當時只有20名員工、6間民房、簡陋的手工設備、幾萬元產值,人力、技術、設備和資金都非常匱乏,青特人本著“艱苦創業”的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難,使企業在艱難的條件下得以存活。

過去的六十年,青特堅韌不拔、艱苦創業,實現了從農機修配發展到汽車鑄件和農機生產、再到特種汽車和支承橋製造、直至跨入汽車驅動橋生產領域的三步跨越,並持續投入30多億元建成了以青島為總部輔以北京、成都、濰坊、長沙、太原的六大全國生產基地,與國際設備製造商聯合研發工藝裝備,立足“兩化”融合,積極推動產品智能研發、智能製造、智能供應的一體化,為青特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青特集團紀念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暨青特集團成立六十週年儀式


青特始終堅持自主創新,將創新視為企業的命脈,在“堅持自主創新、高質量、低成本、國際化”的戰略方針指引下,青特先後承擔國家級計劃項目13項,省、市級106項;擁有國家專利1000餘項,位列全國同行業首位,同時也獲得了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和國家認可中心實驗室。產品方面,在與北汽福田、一汽解放、重汽等主機廠深度合作的基礎上,青特積極踐行國家“一帶一路”倡議,進一步加快“走出去”步伐,先後為卡拉羅、卡瑪斯、戴姆勒、菲亞特、JCB等卡車、工程機械巨頭批量供貨,並與大眾商用車、美國佩卡建立了合作關係,海外合作客戶涉及歐美、澳洲、東南亞、非洲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軍民融合發展方面,青特率先通過了武器裝備資格審查,研發生產的軍用裝備,已批量列裝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和武警部隊。房地產秉承“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的理念,取得了房地產開發一級資質,現已成為青島房地產本土十強企業。

青特集團紀念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暨青特集團成立六十週年儀式


未來,青特集團將以製造業為本,將製造業與置業有機產城融合,實現集團多元化創新模式發展。2025年,將實現年產各類車橋110萬支,專用車2.5萬輛。將重點建設和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軍民融合產業、置業商業模式創新融合產業,從而實現傳統優勢產業向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轉型升級,引領商用車車橋及零部件發展,實現國內國際雙翼同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