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谁是最有才华却又不得志的军事家?

努力的小爬


中国历史上有才华的军事家不乏其人,但若要在“有才华”的前面再加上一个“最”字,能配得上此等称号的军事家则必然是廖廖无几。因为,这不仅是对军事家实际作战指挥能力的考验,也是对军事理论水平的审核,堪称最有才华的军事家必须首先是一名战功卓著的杰出将领,而且还必须具备极其深厚的军事理论造诣,历史上绝大多数的军事家都经不住如此严格的筛选。

但我想,无论怎样筛选,孙武都应当可以入选最有才华的军事家。他是春秋时期的吴国军师,曾经率军先后打败桐国、楚国和越国,尤其是在公元前506年的柏举之战中,他指挥3万吴军千里奔袭、长驱直入、五战五捷、直捣郢都,最终打败了20万楚军,创造了以少胜多的辉煌战例。在他统兵作战的20年间,从未遇到过敌手,是当时最杰出的常胜将军。

同时,孙武还是一位才华横溢、造诣深厚的军事理论家,著有《孙子兵法》广为流传于世,被后世称为“兵家之师”和“兵学鼻祖”。他的军事思想,对此后的人类战争及军队建设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史上的大多数军事家都深受《孙子兵法》的教育和启迪。他提出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等观点,对现代军队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孙武不愧为人类历史上最有才华的军事家。

而且,孙武又的的确确是一位郁郁不得志的军事家。他本是齐国人,却因皇族内部权力倾轧而被迫离开自己的祖国,寄人篱下投奔吴国。到了吴国后,虽被吴王阖闾拜为军师,却并不享有独立统兵的指挥权,始终处在伍子胥的辖制之下。夫差即位后,伍子胥被杀,因受到连带影响,孙武只能退出军事舞台,被迫过起了长达20多年的隐居生活,直至终老。

孙武凭着自己的旷世才学,本可以创造更大的军事成就,却因为吴王夫差的刚愎自用,终其一生不能得偿所愿。因此,孙武的确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才华而又不得志的军事家。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关注慕什塔戈,领略军事百科!


慕什塔戈


我来说一个中国历史上曾经登上军事巅峰后来被赐死的军事家——武昭君白起!白起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一生征战37年未尝一败,杀敌百万,威震六国,六国因白起而不敢攻秦,名副其实的上古战神。最后却因将相失和、功高盖主落得个赐死杜邮!



白起出生于公元前337年,白家村人,又名公孙起。商鞅变法之后秦国迅速崛起,不断对外征战,国力日渐强盛。经秦相冉举荐,白起升为左庶长。公元前293年白起升为左更,领兵在伊阙大败韩魏联军。伊阙之战白起斩首24万!



公元前262年,秦军攻韩上党,韩野王献上党予秦,上党郡守抗命不愿降秦,派使者入赵请降,赵王接纳上党。秦昭王大怒,命王龁再次攻打上党。赵王命大将廉颇出征,廉颇以逸待劳固守,与秦军相持与长平。公元前260年秦相范睢使用离间计,赵王撤主将廉颇改赵括为将,秦王得知消息后,偷偷命白起为上将,王龁为副。赵括上任后领兵攻秦,白起佯装战败溃逃,赵括大喜,命赵军乘胜追击到秦军大营,赵军无法攻破秦营。白起命一支部队偷出大营,绕道突袭赵军后方。又出动5000骑兵截断赵军与大营的联系,断其粮草,包围赵括。赵军断粮46天,自相残杀为食。赵括领兵突围被乱箭射死,剩余20万赵军举白旗投降。随后我们都知道了白起坑杀赵降军。整个长平之战,秦军斩杀赵军45万人,自身也伤亡过半。白起乘胜追击,率主力进攻赵国。赵王大惊,派人贿赂秦相范睢,范睢也怕白起功劳高于自己,所以范睢向秦王建议接受赵国割地求和。秦王命白起撤兵,白起与范睢结怨。



没过多久秦王又命王陵发兵邯郸,邯郸攻城战失利。秦王命白起替换王陵担任主将,白起分析称机会一失,邯郸易守难攻,上次长平之战虽然大胜,但是我们也折损大半,国力空虚,而且我国远离赵国,劳师远征,如果此时赵国联合各诸侯,里应外合,秦军必败,所以不愿出战。秦王后改派王龁出战,楚国发兵援赵,秦军损失惨重。白起跟别人说:“当初大王不听我意,结果如何”,秦王大怒命白起领兵,白起称病推辞。经秦相范睢拜访,白起仍然不愿前往,秦王逼迫白起立刻动身,白起没法只好出发,行至杜邮时,秦王与范睢合谋,认为白起不能为其所用,便派使者命白起自刎。可惜,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我是铁血步兵1927,分享知识,奉献原创,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铁血步兵1927


历史上,并不是有才华的人往往不得志。而是得志的人往往有才华。有才华得志是普遍的事情,有才华不得志很少见,因此关于有才华却不得志的人的故事,更容易流传下来。所谓物以稀为贵,因为少见,才得到高曝光度,令人产生出一定的误解。这就是『幸存者偏差』,完全是一种不合逻辑的谬论。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李白爱喝酒,世人无人不晓无人不晓。他的诸多传世佳作,都是在酒后成章,李白诗篇的数量跟他饮酒的数量成正比的。真可谓:中国文学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李白有才,人尽皆知,但是他不得志,空有做官的梦。

并不是皇帝不重用李白,是李白自身原因所致。皇帝在翰林院选个官职给李白。李白上班期间喝的酩酊大醉,李白经常旷工到处游山玩水。你是皇帝你会重用李白吗?你要是让这样的人去治国,最后遭殃的还是老百姓。只有昏君才会重用这样的人。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历史上,很多时候官场失意的人,并非当权者不重用,而是自身作死,例如苏轼、孟郊、王安石……你有没有发现那些人,一失意就去写诗词,一副酸文人相,不是怪这个,就是怪那个,从没自省过。这个问题显然不成立,请记住:并非有才不得志,遇事多找自身原因,此后才能一帆风顺。





阿桂趣史


我认为当然是辛弃疾老先生了!人们往往认为老先生是一个词人,但辛弃疾首先是一个抗金大英雄,其次才是词人。

由于语文课本上总是选取辛弃疾文采飞扬的一面来歌颂,所以我一直很好奇这样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是如何而来的,于是就在后来查证了一下。发现辛弃疾首先是一个抗金大英雄,其次才是词人。

辛弃疾父亲早逝,由祖父辛赞一手拉扯长大。可能是由于老来失子,辛赞对孙儿很是爱护,也有很高期望。据载他常常携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而未能在北宋灭亡后及时南下的经历,丰富了辛弃疾的人生的同时,也使得他的爱国情怀更加强烈。因为他亲眼目睹了很多同胞被金人欺凌的场景。而辛弃疾在里曾说,余儿时尝入京师禁中凝碧池。说明他是对这段历史有深刻的记忆。

所以王朝被颠覆,国家被占据,祖父在金朝屈辱任职等种种因素,使得一个少年满腔豪情壮志。

那我也不说他十四岁就中举的事,直接说十五岁。在里曾经说过,曾两次被祖父命令“随计吏抵燕山,谛观形势”,希冀有机会“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这两次就是一次十五岁,一次十八岁。

到了1161年,辛弃疾21岁了。这时金主完颜亮开始大举南侵,前面铺垫的种种,说过的辛弃疾的所有经历,也在这时候厚积薄发了。

就像在东汉末年黄巾军四处起义,在南宋末年这个纷乱的时刻,北方的各族人民也纷纷揭竿而起,聚众起义。辛弃疾也组织了两千多人的起义队伍。

这时候他投靠了一个较大的起义队伍,首领耿京。这时候耿京已经拥有了25万大军。自称天平军节度使。

辛弃疾投奔耿京后,任掌书记。有机会施展抱负了,他却犯了个大错。辛弃疾将一个在济南认识的投机分子和尚义端带进耿京麾下,义端很不安分,偷了耿京的印信跑了。耿京气的要杀辛弃疾,辛弃疾立下军令状,抓住义端,杀死叛徒,夺回印信。后来成功做到了。

金主完颜亮南侵的不义之举被北方民众击得粉碎,完颜亮本人也被部下杀了,人民抗金热情高涨,新金主完颜雍上位。

辛弃疾建议耿京“决策南向”,去配合南宋正规军共同抗击金兵。耿京同意了,辛弃疾与宋高宗赵构谈妥招安事宜,赵构也做了个顺水人情,真的任命耿京为天平军节度使,辛弃疾为节度使掌书记。辛弃疾正欲回去告诉耿京,却听说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杀了,而大军人心惶惶,溃不成军。

他立马率五十骑奔赴敌营,在五万人的敌军大营中抓回叛徒,并号召耿京的旧部反正。他将叛徒张安国交由南宋朝廷处置,最后游街示众,然后砍头。

辛弃疾于是名重一时,朝野震动,皇帝“三叹息”。那一年他23岁。在他25岁时,委任他为江阴签判,看似前途一片光明。然而初入仕途的他并不了解南宋政府的阴暗面,总是费力不讨好。后面的故事大家都了解,我就不说了。

那么后世的我姑且纵观他的一生,不由感慨,辛弃疾的人生就像一条抛物线,在二十五岁时达到顶峰,从此再没有升起过。

但就这短短的几年,和他的一些作品,如、等可以看出,他的军事理论与才能都十分卓越,这些文章也在民间广为传诵。以上。

再说几句。评论区有人说辛弃疾在世时的评价,那么我想在这里说几句我的看法。毛姆曾说,我所说的伟大不是走红运的政治家或者立战功的军人的伟大,这种人显赫一时,与其说是他们本身的特质,倒不如说是沾了他们地位的光。一旦时过境迁,他们的伟大也就黯然失色了。

我想辛弃疾就是与毛姆所说的这种刚好相反的一种伟大,随着时间的磨砺,愈发显露光芒。这点是身处时代中心的人往往看不到的,只能留由后世评说。而当事人衡量自己的功过,我认为就四个字,问心无愧。

鱼里里鱼


我觉得应该是和戚继光齐名的俞大猷吧,看史书多了都不知道怎么去总结他的一生,最后只能用莫名其妙来定义。他一生立功无数,基本运气好时被冒功,运气不好时还会被下狱,被人弹劾简直就是家常便饭。

武学奇才

首先俞大猷应该是个真正的绝世高手,其凶猛程度大抵应该和萧峰一个级别的,因为他上过少林寺,而且还评价说僧众们的武功很菜。这件事儿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里有详细描写。可以确定的是,他肯定不是靠嘴炮让少林僧众皆曰:“愿受指教”。只是当年明月有个小疏忽,俞大猷玩的荆楚长剑不是大宝剑,是棍子,他写的《剑经》其实是一本棍法书。一个敢去少林寺玩棍子还能让僧众愿受指教的人,必然是绝世高手无疑。他上少林寺也不是为了挑衅,据可靠消息说,他下山的时候拐跑了两个棍僧,之后又陆续拐跑了几十个......

初出茅庐

这个出生于1503年的百户之子,少年时是学《易经》的,他没会算命,却学会了虽将百万,可使合为一人也的兵法。嘉靖十四年参加武举升为千户,开始了莫名其妙的武将生涯。最开始这位老兄看到倭寇横行就给监司上书写建议,被揍了一顿板子加免职。之后毛伯温征讨安南时他又上书献策并请求从军,毛伯温很欣赏他的水平,但是没有用他,莫名其妙的军旅生涯由此拉开序幕。

海寇频发,上书监司论其事。监司怒曰:“小校安得上书?”杖之,夺其职。尚书毛伯温征安南,复上书陈方略,请从军。伯温奇之。会兵罢,不果用。——《明史》

俞大猷没有气馁,嘉靖二十一年蒙古俺达入寇,他又自荐去大同参军,和时任大同总督翟鹏论兵法,把翟鹏论的彻底蒙圈,下堂给他行礼,一时全军皆惊,这回俞大猷总该出头了吧?然而并没有,翟鹏也没有用他,老朽和俞大猷同样想知道为什么?喷不过就打击报复?翟鹏你好歹是总督级的封疆大吏,不会连键盘侠都不如吧?

召见论兵事,大猷屡折鹏。鹏谢曰:“吾不当以武人待子。”下堂礼之,惊一军,然亦不能用。——《明史》

半生波折

终于到了嘉靖二十八年,安南发生范子仪之乱,混上备倭都指挥的俞大猷抢了范子仪的船,一路追杀砍了一千二百人,把范子仪的弟弟也给抓了。俞大猷志得意满,终于开始建功报国了。朝廷的奖励过了好久才下来,重赏纹银五十两,平均一颗脑袋0.04两,还没算范子仪的弟弟,厄运光环的威力果然厉害。

嘉靖三十一年,俞大猷先击退进攻宁波昌国卫的倭寇,迫使倭寇转向,之后又海战斩获颇丰,然后他被停发工资了,原因是转向的倭寇把其他地方掠夺惨重。俞大猷看看头顶的厄运光环,表示还抗得住。然后去追击倭寇,烧了五十多条倭船,把工资又争取了回来。

嘉靖三十三年,俞大猷又去打倭寇的据点,打到一半倭寇冲出来把武举火斌等三百人给杀了,俞大猷就又被论罪。俞大猷表示那群菜鸡被砍了,怎么也关我的事?戴罪的他在吴淞打败倭寇,又把罪消掉。为了防止厄运光环发作,俞大猷多打了一仗,升为苏松副总兵,掌大军三百人。但厄运光环没有放过他,总督张经让他去救援金山,彼时进攻金山的倭寇有2万人.....俞大猷告诉张经,我不是数学家,但简单的加减法我还是会的。等到其他援军到了才共同进军打败倭寇,事后功劳别人领,他被贬谪成了事官。

之后胡宗宪来了,有这个猛人庇佑的俞大猷似乎与厄运光环告别,沙场连战连胜,官也越做越大,到嘉靖三十五年已经是都督同知。俞大猷似乎讲述的是一个苦尽甘来的故事,事实证明,真的不是,长久不发作的厄运光环只是在憋大招。第二年胡宗宪和海盗汪直通商的事被御史李瑚弹劾,胡宗宪表示我不知道这件事,一定是俞大猷干的。俞大猷看看胡宗宪的嫡系卢镗,再看看情商极高的戚继光,只能无奈的叹口气。于是他被关进诏狱,解除一切职务,连荫封的百户都被褫夺。

还好锦衣卫大佬陆炳和他关系不错,拿钱贿赂严世蕃才把他放了出来(这是个什么世道),让他去塞外立功赎罪。俞大猷一路打拼,到嘉靖四十二年,又混回总兵的位置,和戚继光一起在沿海剿倭寇。然后厄运光环再次发作,他的下属追击倭寇不利,被倭寇掠夺民船出海跑掉,于是他再次被免职。俞大猷表示心态还没有崩,可以继续猥琐发育一下。

名将余晖

到了万历元年,俞大猷最后一次厄运光环发作,海寇入侵闾峡澳,作为福建总兵的俞大猷又被免职。之后又启复他训练车营,到万历八年,年逾七旬俞大猷表示实在抗不动了,三次上书求去,不久病逝,结束了与厄运光环惨烈对抗的一生。

俞大猷不仅是与戚继光齐名的悍将,也是一个兼资文武的全才。作为军人,他留下《续武经总要》这样的巨著;作为武术家,他留下《剑经》这本棍法让人敬仰;很少有人知道,他那首以物喻人的牡丹诗,他也是一位诗人。老朽可以玩笑式的白描他的一生,但作为当事人,他一生悲苦若和?半生的悲苦、常年有志难伸并未消磨报国之志、救民之心,俞大猷一直坚持有所作为。史书忠实的记录了他波折重重的一生,却在最后告诉我们,大猷负奇节,以古贤豪自期。其用兵,先计后战,不贪近功。忠诚许国,老而弥笃,所在有大勋。报国救民之人,终会光耀千古,俞大猷百年之后,终成不朽。后附俞大猷的《咏牡丹》供诸君鉴赏:

闲花眼底千千种,此种人间擅最奇。国色天香人咏尽,丹心独抱更谁知。


奉天老朽


我个人认为是辛弃疾莫属。

1140年5月28日(金天眷三年,南宋绍兴十年五月十一日),辛弃疾生于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其时距靖康之变已有十三年。其祖父辛赞,是金朝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县)的县令,却经常灌输他抗金复宋的教育,“纡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曾带他两次到燕京考察军情。辛弃疾早年受业于毫州刘瞻,刘瞻在金国担任史馆编修,门生诸多,其中,辛弃疾和党怀英是佼佼者,二人并称“辛党”,后来,党怀英在金国担任职务,但是辛弃疾却走上了抗金道路。辛弃疾十四岁、十七岁时两次参加金朝燕京的科举考试,不中。

归宋

1161年(绍兴三十一年)夏秋季节,金国君主完颜亮入侵南宋,北方抗金部队烽烟四起,22岁的辛弃疾在济南南部山区聚集人马2000人,加入耿京的起义军,辛弃疾担任掌书记。辛弃疾极力劝说耿京“决策南向”,和南宋的朝廷正规军配合,一同抗击金兵,耿京于是派遣辛弃疾等11人奉表归宋,宋高宗召见之后委任辛弃疾承郎务、天平节度使掌书记,耿京为天平节度使。791162年(绍兴三十二年闰二月),辛弃疾在北归途中听说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杀害的消息,率领50骑兵直驱山东,奔入5万人中,将正在饮酒作乐的张安国捉拿,并且号召耿京旧部反正。之后,辛弃疾长驱渡淮,押解张安国到建康城斩首。此时,辛弃疾年纪轻轻,名重一时,南宋君主大为惊异,委任其江阴签判,自此,辛弃疾一直居住在南宋,不再北归。南宋乾道六年被召为司农寺主簿。

南归之后的辛弃疾在余生40余年间,没有受到南宋朝廷的重用,或者浮现闲居,或者沉沦下僚,不得尽用其才。“一腔忠愤,无处发泄”,“自诡放浪林泉,从老农学稼”,并且用“词”作为发泄工具,成了一代词宗。在南宋期间,辛曾任建康通判,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湖北转运副使,湖南安抚使,淳熙五年(1178年),担任江西安抚使等职,是年二月,奏劾知兴国军黄茂材“过数收纳苗米,致人户陈诉故也”召为大理少卿。历任地方官期间,重视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为北伐积极做好准备。他一生被弹劾七次。在被罢职后,闲居在信州上饶(今江西省上饶市)前后近20年,中间虽短期出任福建安抚使等职,但很快就被罢免。1180年,再次任隆兴(南昌)知府兼江西安抚使时,在上饶建园林式的庄园。晚年一度被韩侂胄起用,但仍然得不到信任,最后含恨辞世。据说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

南归十年

辛弃疾归南宋的前十年,对恢复旧山河饱含信心和希望,他虽然官职卑微,但是不断上书献策,其中,《十论》和《九议》是其政论文代表作,体现了其经济救世的才华。但是,辛弃疾的策略没有被朝廷采纳,10年里,他只是担任江阴通判、建康府通判、司农主簿。1165年(乾道元年),辛弃疾写了《美芹十论》给宋孝宗,但是没有回应。1168年(乾道四年),主战派虞允文当宰相,辛弃疾又写了《九议》,仍没有受到朝廷的重视。

辛弃疾南归二十年

乾道八年,辛弃疾担任滁州(今安徽省滁县)知府,开始了南归的第二个十年仕途生涯。当时的滁州因常年兵乱而凋敝,辛弃疾到任后“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改善了当地的社会、经济状况。

淳熙二年四月,以赖文政为首的茶商武装集团在常德府、岳州一带称乱,并先后于湖南、江西大败官军。辛弃疾为宰相叶衡所荐,前往江西任提刑以讨捕茶寇。辛弃疾“亲提死士与之角”,使茶寇“困屈请降”辛弃疾虽然于当年平定这场叛乱,但他对于镇压内乱心里充满矛盾,他既不认同南宋朝廷“偃武修文”的大政策,也不认同“攘外必先安内”的治国方略。他在淳熙六年写成的奏章《论盗贼札子》中提到“民者国之根本,而贪浊之吏迫使为盗”指出农民在南宋官吏豪绅逼迫下成为盗贼,以至“今年剿除,明年扫荡”,希望朝廷下令各路州县“洗心革面,皆以惠养元元为意”。此间可以看出他对农民寄予了深切同情。

淳熙七年,辛弃疾任湖南安抚使。他以湖南“风俗顽悍”、“武备空虚”为由,上疏朝廷请求在湖南建立一支地方军队,命名为“湖南飞虎军”。经朝廷准许后,他于当年夏开始筹建军队,共招募二千步军、五百马军,并在马殷营垒的遗址上建造军营。《宋史》载飞虎军建成后“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此后的八十余年时间里,虽然飞虎军的性质、驻地有所变化,但它始终是朝廷镇压当地叛乱、抗击金兵的重要力量。123-138辛弃疾希望南宋朝廷能够国富民强,再恢复旧山河,但他也渐渐意识到自己在官场中“不为众人所容”。

淳熙八年,辛弃疾任江西安抚使。是年江西一带发生严重的饥荒,朝廷命其处理赈灾事务。他到任后在要道旁张贴“闭籴者配,强籴者斩”,以控制粮食买卖;又拿出官府的钱,派能人从外地运粮。这些举措使得粮价稳定下来,民众得以购买粮食。他也因此受到了宋孝宗的嘉奖。同年冬,他受谏官弹劾,被革职处分,退隐田园。

隐居

淳熙九年之后,辛弃疾开始隐居,取意“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自号“稼轩”,除了1192年(绍熙三年)到1194年(绍熙五年),短暂出任福建提点刑狱和安抚使,这前后18年里,他一直隐居在江西上饶城外的带湖和铅山的瓢泉。

1188年(淳熙十五年),辛弃疾和爱国词人陈亮在瓢泉附近的鹅湖寺相会,两人在鹅湖寺居住10天,“长歌相答,极论世事”,共商恢复大计,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继朱熹和陆九渊之后的第二次“鹅湖寺之会”,两人唱和,辛弃疾写了《贺新郎》词数阙,表达了:“\t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t”辛弃疾曾与理学大师朱熹同游武夷山。1200年(庆元六年),朱熹去世。当时由于庆元党禁,其旧友、门生无一送葬。辛弃疾亲自前往,并写祭文哀悼。文中赞叹朱熹:“\t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t”

再度起用

1203年(嘉泰三年),64岁的辛弃疾起任绍兴府知府和浙东安抚使,辛弃疾欣然上任,“不以久闲为念,不以家事为怀,单车就道,风采凛然”,这个时期,蒙古族壮大,金国被挤压,势力范围往南扩张,河北、河南、山东人民奋起反抗。南宋朝廷宰相韩侂胄利用辛弃疾的名望,派遣他担任镇江知府,辛弃疾打造了1万套军服,招募1万名士兵,训练一支精锐军队准备抗金,但是被南宋官员弹劾而去职。1205年(开禧元年)秋季,辛弃疾从镇江调回绍兴府任知府,他上章辞免,回到铅山。1206年,南宋王朝北伐失败,南宋朝廷委任其兵部侍郎,他仍上章辞免。十二月,南宋向金国求和。1207年,金国要求南宋把韩侂胄的人头送到金国才答应议和,韩侂胄大怒再次用兵,召集辛弃疾出山,但是诏命到达铅山的日子,辛弃疾已经病重,九月十日,一代词宗和爱国者辛弃疾“抱恨入地,赉志以殁”,终年68岁。

辛弃疾一生坎坷,郁郁不得志,终抱恨入地。

我是韦德爱历史,一起分享各自的历史观。


韦德爱历史



庞先生583


我说个人,不知道你们啊认识,蒋百里,国民党抗战前的一名参谋,如果看过他著作的话可以清楚发现他基本预言了中日抗战的流程,并且认为四川会成为抗战大后方,正是根据他的分析和预言,老蒋才提出以时间换空间战略,伟人的论持久战也有受他影响的策略,可以说是一位战略分析家,但是蒋百里几乎没指挥过任何大的战役,甚至抗战还在进行中就去世了,没看到他的指挥艺术,是我国抗战史的遗憾


szliuyun


什么叫得志?得志者有机会施展自己的军事抱负,名震天下。至于结局是军事家明白和政治关系,历史上凡是人生结局好的军事家(帅才)都能够和政治方面有着良好合作,如姜尚、王剪、张良、司马懿等;凡是个人结局不好甚至灭族的将帅都是不会或不懂政治,如白起、韩信、岳飞等。这些事例历史上捡来便是。


书声风声声入耳


这个问题问的有问题,战争年代,对军事家的渴求那是如饥似渴,望穿秋水,战争年代,是军事家出人头地,展翅高飞;没有埋默的军事家,只有淘汰的军事家。应该是和平年代有很多军事家不得志。还是不要出军事家,大家和睦相处多好!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因为日本军部绑架了日本,把日本拖入了战争,让日本人民受了很多苦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