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20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还有一系列扶持措施

新一年春耕即将来临,

关注农机的农民朋友们看过来,

国务院出台新政策啦~

重磅!2020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还有一系列扶持措施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满足亿万农民对机械化生产的需要为目标,以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农机服务模式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相适应、机械化生产与农田建设相适应为路径,以科技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为动力,补短板、强弱项、促协调,推动农机装备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推动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升级。

出台背景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就《意见》进行了介绍:

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对农业机械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总体上看,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

  • 一是农机装备有效供给不足,缺门断档和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并存,机具的可靠性、适用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 二是农机和农艺融合不够,品种选育、栽培制度、种养方式、产后加工与机械化生产的适应性有待加强。
  • 三是适宜机械化的基础条件建设滞后,存在农机“下田难”“作业难”和“存放难”问题。

要破解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加大工作力度,出台更多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

重磅!2020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还有一系列扶持措施

发展目标

到2020年

  • 农机装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主要经济作物薄弱环节“无机可用”问题基本解决。
  • 全国农机总动力超过10亿千瓦,其中灌排机械动力达到1.2亿千瓦,农机具配置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机作业条件加快改善,农机社会化服务领域加快拓展,农机使用效率进一步提升。
  • 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小麦、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基本实现生产全程机械化,棉油糖、果菜茶等大宗经济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体系基本建立,设施农业、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取得明显进展。

到2025年

  • 农机装备品类基本齐全,重点农机产品和关键零部件实现协同发展,产品质量可靠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和技术供给基本满足需要,农机装备产业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 全国农机总动力稳定在11亿千瓦左右,其中灌排机械动力达到1.3亿千瓦,农机具配置结构趋于合理,农机作业条件显著改善,覆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农机使用效率显著提升,农业机械化进入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时期。
  • 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粮棉油糖主产县(市、区)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丘陵山区县(市、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5%。
  • 薄弱环节机械化全面突破,其中马铃薯种植、收获机械化率均达到45%,棉花收获机械化率达到60%,花生种植、收获机械化率分别达到65%和55%,油菜种植、收获机械化率分别达到50%和65%,甘蔗收获机械化率达到30%,设施农业、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率总体达到50%左右。

任务举措

重磅!2020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还有一系列扶持措施

6个

  • 一是通过完善农机装备创新体系、推进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和加强质量可靠性建设,加快推进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 二是通过加快补齐全程机械化生产短板、协同构建高效机械化生产体系,着力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 三是通过加强绿色高效新机具新技术示范推广、推动智慧农业示范应用,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能力,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农机装备与机械化技术;
  • 四是通过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进农机服务机制创新,积极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
  • 五是通过提高机械化作业便利程度、完善农机作业配套设施,持续改进农机作业基础条件;
  • 六是通过健全新型农业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农机实用型人才培养,切实加强农机人才队伍建设。

从上述六个方面入手,出台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

《意见》还强调,要建立由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的国家农业机械化发展协调推进机制,各省级人民政府要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意见,重点在公共服务等方面提供支持。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从根本上依靠市场力量和农民的创造性,因地制宜有序推进。

农机购置补贴

说到农机,

农民朋友们当然就得问:

农机购置补贴有哪些政策?

重磅!2020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还有一系列扶持措施

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司长张兴旺就这个问题详细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2018年年初,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在全面总结过去工作的基础上,对未来三年(2018-2020年)农机购置补贴的政策做出了进一步安排。按照国务院会议精神,要稳定实施这一政策,下一步重点要突出四个方面:

一是要更加注重有效性。要着眼于农业各产业对于农机装备的新需求,包括农村生态方面对于农机的新需求,来优化补贴机具种类的范围,加大对短板机具、高端机具、智能装备,当然也包括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所需机具补贴力度,促进装备提档升级,让政策发挥最大效益。一方面是要强化绿色导向,大力支持深松整地、秸秆还田离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绿色高效装备的推广应用。另一方面要突出特色导向,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大力支持包括小农生产对于机械化的需求,还有丘陵山区对于机械化的需求,包括甘蔗这样的特色作物对于机械化的需求,也要给予重点支持。

二是要更加注重便利性。这几年在长期探索基础上,真正操作层面采取了“定额补贴、自主购机、先购后补、县级结算、直补到卡”的操作方法,老百姓在购买农机以前,是不需要先提出申请资格的,买了以后,直接按照程序申请补贴就可以了。同时,这个政策不仅面向农民,还包括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各类生产经营组织等。对于符合补贴范围的机具,实行敞开补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放管服”要求,怎么样把好的政策更好地为农民提供便利化的服务,包括上门服务、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也在积极推动各地在进行探索。

三是要更加注重开放性。在整个制度设计上、安排上,现在无论是国内生产的农机具,还是国外进口的,只要符合补贴资质条件,农民购买以后都是可以申领补贴的。按照2018年-2020年的操作办法,所有符合补贴范围的进口农机产品也可以享受补贴。这样在政策层面上,购买国内外农机产品已经做到了一视同仁,要通过这样的举措深化农机对外开放,促进公平竞争,真正让老百姓得实惠。

四是要更加注重安全性。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监管,不断提高政策的规范化、制度化和信息化水平,坚决依法惩处失信违规行为,严格防控系统性风险。对于在政策实行层面出现的跑冒滴漏情况坚决查处。通过这样的措施,保障政策的廉洁高效实施,不断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政策的实现度。

农业机械化水平越来越高,

做农民真是越来越幸福啦~

重磅!2020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还有一系列扶持措施

想要了解《意见》全文,可以点击此链接(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8-12/29/content_5353308.htm)查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