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弒母少年返校,合適嗎?

主題:12歲弒母少年返校,合適嗎?

作者:歷史學的還不錯——用匠心與讀者對話,用良心與心靈對話;不唯利是圖(不以盈利為目的),不隨波逐流;努力做一個"有態度,有溫度"的自媒體。

據新京報報道,因不滿母親管教用刀將母親殺死的湖南沅江12歲男孩吳某康已經被警方釋放。其父親表示,想送兒子回學校讀書,遭到多數學生家長的反對,希望當地政府幫忙管教。

12歲弒母少年返校,合適嗎?

直接返校顯然是不合適的。如果我是這位少年同學的家長,我也不會同意這個孩子在回到班級裡來上學。雖然我們要為這個少年的未來的著想,但是其他的那些孩子也有未來。他回到學校就真的安全嗎?從筆者所關注到一些報道來看,這個孩子有些冷酷,甚至說冷血,也許這樣說一個少年有些不妥,但是一個能親手殺死自己的母親,並若無其事的請假,外出;在指認現場時有人居然說他是微笑著說"我殺的又不是別人"。如果這樣一個孩子出現在我的孩子的班級裡,我會毛骨悚然,如果不能阻止這個孩子返校,那我只能讓自己的孩子轉學,反正我不會讓自己的孩子置身一個這樣人身邊,太危險。既然已經釋放,那隻能說按照現在的法律還不能懲罰他,適用的法律是否恰當,我不辯駁,但不意味著他沒有危險,而且這個其他孩子的示範效應也不好,殺人了還能若無其事的返校,其他孩子如何看待這些事情,畢竟他們還是孩子,對一些事情的辨別能力沒有成年人那麼強。他們是否會效仿?我都不敢往下想……

12歲弒母少年返校,合適嗎?

從關注的一些報道來看,我認為這個父親應該切實盡到自己的義務。孩子之所以成為現在的樣子,還父母在教育上的錯誤不無關係。遇到這樣的事情誰都會難受,事已至此,無法改變,但是不意味著不能彌補,亡羊補牢為時未晚。但是這麼著急的把孩子送到學校,有推脫責任的和義務的嫌疑。讓政府多幫助管教,政府也許會幫助,但是作為父親也不能推卸自己的責任。孩子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問題與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愛和母愛的缺失有著莫大的聯繫。這個時候,如果孩子一手把孩子推給學校、社會,對孩子的未來成長是非常不利的。如果這位父親真的為孩子著想,就應該切實負起一位父親的責任。

12歲弒母少年返校,合適嗎?

作為政府應該適當給予這位父親一定的幫助。這個孩子需要矯正,包括行為和心理。任其發展,必然會釀成禍患。這位父親短期內可能也無法做到更好地教育這個孩子,就需要政府部門能提供一些切實的幫助,比如能暫時能讓這位父親在家庭較近的位置就業,提供更專業的心理干預幫助孩子儘快轉變。

顯然現在貿然地返校是不合適,對這位少年、對於更多的同在一個學校的孩子都是不合適的。但是我們也需要學者去接納一個已經做出了改變的孩子,哪怕慢一點。我們期望這位少年能知錯,而後知錯能改,我想這需要孩子自身、孩子的父母、社會同時付出努力才能實現。只能祝願這位少年早日從歧途迴歸屬於自己陽光大路。

一家之言,對"12歲弒母少年返校"您怎麼看,留言區見!

2.文中配圖除特殊標註外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若侵權請與我們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