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變淡了,對年的情愫卻始終未變!送給奔波在回鄉過年的人們

年味年味,就是那種揮之不去彌久留香的味道,它是中國人複雜感情的融匯與交織。

越來越簡化的儀式,讓春節變成了日曆上一個與其他日子並無差異的一天。

年味得以一代一代傳承下來,靠的是一種儀式感在背後支撐著。

中國人過年本來是很有儀式感的,從臘月二十三小年開始,細緻到規定了每天做什麼,二十三,祭灶神,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等等等……直到三十這一天,儀式感到達最頂峰

現代人即便不嚴格遵從這些瑣屑繁複的儀式,但除夕夜闔家吃團圓飯總還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物質的豐富,使我們再也感受不到新衣裳年夜飯所帶來的喜悅感,再也不會像小時候那樣期盼著過年了。

年味變淡了,對年的情愫卻始終未變!送給奔波在回鄉過年的人們

紀錄片《舌尖上的新年》中有這麼一段話:

“年味越來越淡,只因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年夜飯失去了吸引力……母親每到過年就抱怨:吃什麼呢?你們想吃什麼呢?兒女們都說隨便,您隨便做。只好年年依舊。”

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而越來越簡化的儀式,讓春節變成了日曆上一個與其他日子並無差異的一天。

我們之所以覺得年味越來越淡,就是因為我們忽略了儀式感

儀式感代表著我們內心的重視,找回年味,就得重新找回那種敬重的心態。

可人的心態因勢而生,怎麼會輕而易舉地找回來呢?

社會在突飛猛進的發展,年味被沖淡是一種必然

老舍在《北京的春節》寫道:

孩子們歡喜,大人們也忙亂。他們必須預備過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時顯出萬象更新的氣象;過小年,差不多就是過春節的“彩排”;過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須大掃除一次,還要把肉、雞、魚、青菜、年糕什麼的都預備充足;除夕,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門外貼上了紅紅的對聯,屋裡貼好了各色的年畫;大年初一,午前到親戚家、朋友家拜年……

在現代人的生活節奏裡,已經容不下太多屬於過去的節奏偏慢的年味了。再者,即便是有了時間,我們的生活可能仍然被WIFI、手機、電腦、平板所綁架。

生活節奏的加快,讓生活越來越便利,一些習俗也便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年味,多數要通過習俗來體現。

可是,任何時代都有所屬於那個時代的習俗。

同時,也發生著新的融合。年輕人越來越多地為工作和生活奔波,真正在意習俗並在習俗中墨守成規的人也將越來越少。

所謂“年味”,它真的變淡了嗎?

作為情感凝聚的“年”,卻從未被忽視或忘卻。

民俗的傳承是“變化之中的不變”,就像那些傳統的過年儀式,即使經歷巨大的衝擊,也不會被真正拋棄,而是順應時代的面貌,以各種靈活變通的實踐方式繼續留存。

在“年味”的演變過程中,傳統與現代發生碰撞,繼承與創新時時對話。

只要人們對家的愛、對鄉土的眷戀沒有改變,對團圓、和諧、幸福的祈願也一直存在,又何妨通過一些新的方式去演繹“年”的情懷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