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你多年以後,仍是這般陽光少年

2月3日,一位叫@小小草的網友發帖講述了一件事:

愿你多年以后,仍是这般阳光少年

2月2日中午,在杭州城站,一個小男孩問我“叔叔,你手機能借我用下嗎?”猶豫了一下後,我還是把手機借給了那個男孩。

打完電話,男孩把手機還給我並說了謝謝,然後走了。

大約過了20分鐘,男孩手裡拎著一個方便袋跑到我面前徑直遞給我,“叔叔,給!這是我給你買的,找幾圈才找到你。”

我問為什麼送給我啊?男孩回答:“剛才我不是借你電話用了嘛。”

霎那間覺得眼前這娃好純樸。“打個電話沒什麼呀,沒必要買這個啊!”我對他說。

“這不中午了嘛,我就是給你買的。”

愿你多年以后,仍是这般阳光少年

最終,我沒有要他的漢堡和粥,看得出他感覺過意不去。我告訴他,讓他把東西留著自己火車上吃。

無奈,他只能把漢堡和粥塞進自己揹包裡。塞好以後,他遞給我兩支口香糖,“叔叔,那你吃口香糖吧!”我說這個行,拿了一片口香糖。

經過詢問得知,這個小男孩姓李,12歲,上六年級,這次是放假從河南老家去諸暨跟父母一起過年。我說你父母心真夠大的,竟然讓你一個人坐火車大老遠趕過去。

男孩說“沒辦法,爸媽工作忙得很。”

之後,有記者採訪了男孩的父親李先生。李先生說,孩子知道怎麼坐車,在南陽那邊,爺爺奶奶幫他把車票買好,送他到候車室,告訴他要坐什麼班次,跟著人流下車,到售票廳買票,再問叔叔阿姨借一下電話,一般他們都會借的,給叔叔買吃的,那是應該的。

“兒子小時候,我很少帶,一年回去一兩次,回家兩三天,見一面,帶他買點吃的和穿的,又出來打工了,最近兩年,跟兒子的相處時間才漸漸多起來。”李先生說,聽班主任講,他在學校團結同學,很懂事。“他成績還不錯,前十名吧。”

“我和他媽媽2015年離婚了,他來陪我過年,還有朋友同事一起。”李先生說。

愿你多年以后,仍是这般阳光少年

我之所以用了這麼大篇幅講述這個男孩的故事,是因為我被@小小草樸實的講述所打動,更被這個12歲的男孩深深感動。

這是春運大軍中一個微不足道卻充滿溫馨的插曲,也是發生在留守兒童身上令人感到心暖又心酸的故事。

我們注意到,這個12歲的孩子有著和他年齡不相稱的成熟:常年沒有父母的陪伴,父母離異,家園殘破,親情殘缺,卻獨自一人踏上從老家到異鄉的旅途,所以,他是勇敢的。旅途有多長,他的勇敢就有多長。

所有在別人眼裡的不幸和酸楚,在他看來,不過是一時的生活艱難,他並沒有因此性格陰鬱,也沒有怨天尤人,而是以優異的成績出現在學校裡,以良好的修養和禮貌行走在一個人的旅途。所以他是自強和獨立的。

彬彬有禮地問陌生人借用手機,使用後回報以數倍話費的食品,這簡直是湧泉相報。所以,他是懂得感恩的。

所以,他是陽光的。他的陽光源於他內心的強大。內心強大的人,一定會用微笑面對坎坷,迎來屬於自己的歲月靜好。

同一天,也是2月2日,在四川大涼山深處,雪下得正緊,9歲半的孩子吉覺吉竹揹著1歲半的弟弟,沿著陡峭崎嶇的山路,在零下11度的氣溫中冒雪前行,他們要去的,是他們新家。父親在外打工,他得和母親共同撐起這個家。200米落差的山路,他們和母親走了50多分鐘。

愿你多年以后,仍是这般阳光少年

1月9日,在雲南魯甸鎮,一大早,8歲的孩子王福滿頭頂風霜,行走了4.5公里,出現在教室裡,他的頭髮和眉毛掛滿了冰霜,面對同學的鬨笑,他露出的是憨厚的笑容。他被稱為“冰花男孩”,和河南信陽這個12歲的男孩一樣,“冰花男孩”也是個留守兒童,他的母親離家出走,父親在外打工,他跟著奶奶和姐姐居住在老家。

愿你多年以后,仍是这般阳光少年

許多年後,我們會記住這個叫做留守兒童的群體,更不會忘記他們給予這個世界的微笑。在那些微笑裡,我們看不出所謂的苦難,也看不到麻木,更沒有桀驁不馴,有的只是堅強和平淡。

我們沒有必要放大他們的境遇,深處那樣的環境,這已經是他們能做到的最好,這些在外人眼裡的所謂苦難,會成為他們人生中寶貴的財富,並伴隨他們在無盡的天空翱翔。

但是,我們還必須記住,在中國,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的父母為了生計外出打工,用勤勞和汗水支撐起一個家庭的希望和堅強,但他們的子女卻留在了農村老家,這些本應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兒童,像是被放養在鄉村的鴨子,頑強地成長,只有到了春節,他們才像候鳥一樣飛到父母身邊,或者看著父母像候鳥一樣飛回家鄉,迎來短暫的團聚,那一刻,家才像家,他們才像被父母關愛的孩子。

這樣一個特殊的弱勢群體,叫留守兒童。

根據權威調查,中國農村目前“留守兒童”數量超過了6000萬人,佔農村兒童37.7%,佔全國兒童21.88%。

他們共同的特徵是父母離鄉打工,他們守在故鄉,缺少蔭庇、呵護和管教,被關愛遠離,甚至隔離。20多年來,進城的農民工們貢獻了城市的飛速現代化,而他們被迫留在鄉土的孩子們,卻成了這一宏偉進程的被忽視者。

愿你多年以后,仍是这般阳光少年

據西部某勞務輸出大省在一縣域內的調查顯示: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幾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兒童與父母通話、通信頻率月均不足1次。

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讓他們跟著父母一起進城,是針對留守兒童的有效解決辦法。然而,諸多現實體制難題擺在面前。城鄉分割的義務教育體制、二元戶籍制度,導致農村入城兒童難以入學,或者入學費用太高,一系列現實壁壘,又讓孩子成了進城務工的父母們最大的難題。

大多數農民工最終都無法在城市紮根,到老,等他們徹底失去勞動力,失去對城市能做的貢獻,失去對家庭的滋養,他們必然蒼老地回到故鄉,像一隻羸弱的山羊。

所以,他們寧願、也不得不把孩子們留在鄉土。

而沒有父母陪伴的童年,很多孩子無力抵禦來自外界的兇險,溺水、交通事故、被性侵。據統計,中國每年有近5萬名兒童死於意外傷害,其中大部分是留守兒童;2014年一份調查數據顯示,49.2%的留守兒童在過去一年中遭遇過不同程度的意外傷害。溺水和交通事故成為留守兒童非正常死亡的兩大隱患。

愿你多年以后,仍是这般阳光少年

一定有人還記得貴州那個被燒得變形的垃圾桶:2012年,畢節市的一個冬夜,5個躲在垃圾箱裡的男孩燒炭取暖,結果一氧化碳中毒而亡。

2015年6月9日深夜,貴州畢節,14歲少年張啟剛帶著三個妹妹,在門窗緊閉的樓房中服下農藥,搶救無效死亡。

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留守兒童。

更重要的是,留守的少年兒童正處於成長髮育的關鍵時期,他們無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及價值觀念上的引導和幫助,成長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關注和呵護,極易產生認識、價值上的偏離和個性、心理發展的異常,一些人甚至會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有專家提出“留守兒童綜合徵”的概念。“綜合徵”表現為:“學習成績下降、厭學、逃學甚至輟學現象時有發生”、“性格孤僻、脆弱”、“道德真空”等等。

愿你多年以后,仍是这般阳光少年

2015年6月10日,湖南衡陽界牌鎮一對姐妹被人毒死,兇手是同村12歲的留守兒童陳某某。3年前,還是界牌鎮,一名13歲的留守男孩殺死了照看他的姑媽、表弟表妹。

2012年,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邵文虹在接受採訪時指出,留守兒童犯罪率約佔未成年人犯罪的70%,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趨勢。

不願意承認,卻不得不看到:很多留守的孩子,不僅遭遇危險,也在製造危險。

關愛甚至拯救留守兒童,將是中國今後長期面臨的一個問題。

“冰花男孩”的被報道後,他所在的學校收到了很多捐助。但是,“冰花男孩”和他的小夥伴們得到了陽光的照耀,其他數千萬留守兒童呢?在物質上的資助之後,這些留守兒童的現狀是否得到了改善,尤其是親情的缺失是否能夠彌補?

對於這些不得不與父母割裂的孩子來說,他們需要的不是善良人被感動後一時的捐助,也不僅是心理的撫慰和疏導,他們要的,除了質量儘可能提高的教學條件外,更是家人的陪伴與呵護,是一家人用團聚的溫暖驅走清貧的孤單。

愿你多年以后,仍是这般阳光少年

家再貧窮,團圓就是擋風的籬笆。

而要改變這些,註定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前提是縮小區域經濟發展的差距,讓農民工不再需要千里奔波,不再帶著怯怯的眼神行走在陌生的城市,而是在家門口就可以找到收入還不錯的工作,既用自己的勞作撐起家的屋頂,又能彌補孩子親情的缺失。

在寒冷徹骨的冬日,我們欣喜地看到這個12歲男孩的健康和陽光,看到“冰花男孩”臉上樸拙的笑容,這是一份未被汙染和感染的,彌足珍貴的赤子之心,唯願在多年以後,不管經歷什麼樣的風雨冰霜,他們仍是這般陽光少年。

(圖片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