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的净土”—冈仁波齐

今天和室友拉姆闲聊,她说到今年家里人去朝圣的经历,这让我想到去年七月看到的一部电影,一部让我真正理解“纯净”以及“信仰”的电影—《冈仁波齐》。

“人心的净土”—冈仁波齐

冈仁波齐,藏传佛教四大神山之一,同时被中国西藏雍仲苯教、印度教、藏传佛教、 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更是每一位朝圣者心中的圣地与归宿。

“人心的净土”—冈仁波齐

“人心的净土”—冈仁波齐

在大片云集的暑假,《冈仁波齐》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没有任何夸张的标榜,只有安静地在影院上映。

导演张杨和剧组用整整一年时间,跟拍尼玛扎堆(主人公)一家朝圣的整个历程,从芒康到冈仁波齐,走了近3000里,在茫茫白雪中,留下朝圣队伍的剪影,纯洁而神圣。

“人心的净土”—冈仁波齐

在一年的朝圣路途中,有新生降临,有老人逝去,一切都发生的没有任何预兆,一切都发生的那么突然,但又仿佛一切都是上天注定。一年仿佛似一生,自然在变迁,不变的是朝圣者的内心。不管是寒风暴雪,还是道路崎岖,不管是人为事故,还是天降不幸,所有在我们看来完全足以作为放弃朝圣的理由,都没有让他们停止前行,所有朝圣者一如既往地追随着出发时的初心和信念,不因外物而变,冈仁波齐,就是他们所有的信仰,和尊重。

“人心的净土”—冈仁波齐

“人心的净土”—冈仁波齐

电影将朝圣者最鲜为人知的历程完整地呈现给了大众,更把朝圣者内心深处的笃定、坚韧和纯净带给了大众。整部电影安静,平和,没有过多的台词,过多的冲突,只有四季的变迁,只有沿途发生的一切。

主人公在出发前的那一份平静,让我震惊和不可思议。他们没有任何的迟疑和恐惧,每一句话都说的那么自然和坚定。他们有的为了迎接新生,有的为了完成夙愿,有的为了洗净罪恶。

出发时,每一个人下跪,五体投地,再起身。一跪一起,掷地有声,放佛在天地间掷出了一份庄重。

“人心的净土”—冈仁波齐

车轮坏了轮流修,没钱了自己在途中打工挣钱继续走,自己遇到翻车却让撞翻自己的人先去医院,把自己的干粮分给其他朝圣者,让其他朝圣者到自己的帐篷休息。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平静和顺理成章,放佛在他们的世界没有功利,没有恐惧,没有肮脏。

“人心的净土”—冈仁波齐

看过电影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不停的在和长辈交流,去向前辈请教我的疑问我的不安。也在上百篇电影人为此电影撰写的影评中找到了这部电影真正的意义。

还记得一位影评人这样说:“与他们比,我们在逃避,逃避着生活给我们的苦难与危险;我们放不下,放不下权利和金钱;我们害怕,害怕失去害怕得到害怕坠入无底的深渊;我们在看着别人的眼色决定前行的道路,我们太在意别人眼中的自己。我们变成了生活中沉默的大多数,我们变成了谎言的传播者,变成了嘲笑别人的傻瓜。就算在佛祖面前寻求宽恕,何尝又不是为了自己而祈祷。就算你收拾行装启程去远方,又怎不是选择了另一种逃避的方式。当无数的机器扬着尘沙开往所谓的那片净土,你就已经开始在玷污最纯净的心灵了。”

《冈仁波齐》用平静击打着看者的内心,电影结束后,我不想起身,也没有流泪,脑海中只有白茫茫的一片,远方是冈仁波齐,天地之间一行人起起伏伏,留下的是不断被洗礼的灵魂。

“人心的净土”—冈仁波齐

“人心的净土”—冈仁波齐


分享到:


相關文章: